浙江常山縣教育局教研室(324200)
統(tǒng)編教材每篇課文后面都有習題。這些習題設(shè)計精巧,與課文構(gòu)成一個整體。這不僅是編排意圖的體現(xiàn),也是課堂教學目標的具體呈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應(yīng)重視課后練習這一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逐一落實,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擴大語文學習的容量與空間,優(yōu)化教學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下面以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為例,談?wù)勅绾巫屨n后習題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統(tǒng)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圍繞“相處”這個主題安排了《狐假虎威》《狐貍分奶酪》《紙船和風箏》和《風娃娃》4篇課文。每篇課文后的第一道習題都是讀課文(表一),但是要求不同,循序漸進。
表一
同樣是讀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目標不同、任務(wù)不一:有理解題目的,有猜字音的,有分角色朗讀的等。這既告訴學生不同的課文要采用不同的朗讀方法,也暗示著這一篇課文要采用不同的朗讀方法。根據(jù)習題一的要求和本單元課文的特點,筆者在教學時便“借題發(fā)揮”,引導學生學習。請看《狐假虎威》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個成語故事,題目叫——狐假虎威。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生:不清楚。(大部分學生)
師:沒關(guān)系,好好地朗讀課文就知道了。請同學們看看課后習題一的要求,記住要一邊讀一邊思考“狐假虎威”的意思哦。
(學生認真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課文中有一句話其實就告訴了我們“狐假虎威”的意思。誰能很快找到它?
生:“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p>
師:真棒!那么,狐貍又是怎樣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呢?我們來一邊讀一邊感受吧!接下來,讓我們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吧。
(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表演后,教師請兩個小組的學生上臺表演朗讀)
師:同學們朗讀得太好了!現(xiàn)在,如果老師請大家像講故事一樣,用自己的話說說“狐假虎威”的意思,爭取把它說得具體完整,會嗎?同學們可以默讀課文一次,做到不出聲,一邊默讀一邊在心里講一講。
生:一只正在尋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貍。狐貍騙老虎說,自己是被派來管百獸的,并借著老虎的威風在百獸面前走了一趟。老虎信以為真。
在充分解讀本單元的課后習題的基礎(chǔ)上,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shè)朗讀的情境,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這種漸進式的朗讀訓練,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識字寫字是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綜觀課后練習的編排,不難發(fā)現(xiàn)在每篇課文后面的練習中,均編排有描紅的練習以及讀抄常用詞語的練習,旨在指導學生練好寫字的基本功,鞏固復習所學的生字,為今后的正確運用字詞打下基礎(chǔ)。統(tǒng)編教材更注重多元識字?!熬C合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是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教學的重點。為此,本單元特意安排了《紙船和風箏》《風娃娃》兩篇全文不注音的課文,旨在引導學生把之前學習的方法綜合運用到課文的學習中來,為二年級下冊不再全文注音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本單元課后習題對字詞教學設(shè)計得獨具匠心。(表二)
表二
本單元的字詞教學有簡單的讀讀記記法,有猜讀識字法,也有形象表演法,形式多樣且活潑有趣。因此,在處理這一類練習時,教師應(yīng)進行扎實有效的指導與訓練,切不可把它當作常規(guī)練習而忽略不計。請看《紙船和風箏》的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松鼠和小熊是怎么變成好朋友的?
生:松鼠折了紙船,上面寫著“祝你快樂”送給小熊,小熊樂壞了。小熊扎了風箏,上面寫著“祝你幸福”,送給松鼠。松鼠抓住風箏,也樂壞了。
(根據(jù)學生回答大屏幕依次出現(xiàn):箏 鼠 抓 幸)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好。大家看,紙船上漂來了許多生字寶寶。你能猜猜下面加點的生字寶寶叫什么名字嗎?課后習題二可要求同學們用猜的方法,你會嗎?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生:我認識風箏的“箏”。因為它的下面有一個我認識的字——“爭”。
師:哦,原來你采用的是用熟字認生字的方法,不錯。
生:我知道第三個字是“抓”。因為它左邊是提手旁,右邊有一個爪子,很像我們用手在抓東西。
師:哇,你根據(jù)“抓”字的字形特點認識它,真了不起。
師:為什么?
生:我在課外書中經(jīng)常見到它。媽媽告訴我,它讀“shǔ”。
師:對呀,聯(lián)系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認識很多字呢。還有一個字,誰認識?
生:我認識,我從課文中的“祝你幸?!辈滤切腋5摹靶遥▁ìng)”字。
師:原來,遇到不認識的字我們還可以到課文中尋找,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猜出它的讀音。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讓識字變得饒有趣味。在教學本課生字時,筆者根據(jù)課后習題的提示,引導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借助圖畫、字形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等方法猜字。本單元是二年級下冊的最后的一個單元。教學時,筆者盡量把之前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了一次梳理和總結(jié)。在教學最后一篇課文《風娃娃》時,我更是讓學生完全獨立識字,努力把整篇文章讀正確。
說話寫話是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另一個教學重點。統(tǒng)編教材重視說話和寫話訓練。對二年級下冊的學生而言,說話和寫話都不陌生,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材在課后練習的安排上巧妙地降低了難度,用演一演、評一評、仿一仿等方法學習說話(表三),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有趣活潑的說話與寫話的氛圍。
表三
請看《風娃娃》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文中的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好多事情。那風娃娃只會做這些事情嗎?當然不是,生活中風娃娃還能做些什么呢?趕快看課后習題三,根據(jù)它提供的詞語,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說一說。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用例數(shù)(n)及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使用卡方(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生1:看到“涼風”這個詞,我想到了風娃娃還可以當電風扇。昨天傍晚我和媽媽出去散步,風娃娃涼涼地吹在臉上,好舒服呀!
生2:可是,看到“寒風”,我就想起冬天的風娃娃吹在臉上可冷了。去年,我的耳朵上生凍瘡,爸爸告訴我就是風娃娃惹的禍。
師:看來,就像書本上說的,風娃娃既會做好事,也要做壞事。同學們,看到“風調(diào)雨順”,你又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在一本課外書里看到風娃娃還可以為植物傳播種子呢。
師:對呀,大家熟悉的蒲公英、蒼耳就是靠風娃娃傳播種子繁殖下一代的。接下來,請同學們按照“風娃娃來到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寫一句話吧。
“生活中的風還能做些什么?”原本是一個枯燥的問答題,但因為習題中有了10個有關(guān)風的詞語提示,給了學生很多想象的空間,搭建了學生聯(lián)系生活的橋梁,使本次的說話訓練變得輕松自然,也讓之后的仿寫水到渠成。另外,對課后習題二“根據(jù)下面的提示講講這個故事”,筆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習題中的提示,以第一個提綱“風娃娃來到田野”為例,向?qū)W生提問“風娃娃來到田野做了些什么事情”,指導學生復述課文,總結(jié)方法。隨后,再讓學生根據(jù)后兩個提綱獨立復述課文,發(fā)現(xiàn)他們的復述有條有理,而且通順流暢。
教材的課后習題體現(xiàn)了教材編寫者選編該篇課文的初衷。這些形式多樣的課后習題大致勾勒出了每篇課文教學的基本線索。教學時,教師要參考這些課后習題,以迅速地抓住課文的重點內(nèi)容并制定出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讓課后練習題成為教師課前備課的一條“輔助線”,課堂教學中的一條“中軸線”,課后練習的一條“延伸線”,讓小小的課后習題“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