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摘要 :在法律板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潛心研究課程標準,虛心研究學生,立足課堂教學,關注生活實際,優(yōu)化教材內容,努力通過法律課堂涵養(yǎng)學生品格。一、學習課程標準,明確德育目標。二、立足課堂教學,注重學生體驗。三、優(yōu)化教材內容,提升課堂實效。
關鍵詞 :法律課堂;課堂教學;涵養(yǎng)品格
思想品德課是人性的教育,是提升學生公民素養(yǎng)的教育,是重視學生人格的教育,思想品德課的首要任務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提升學生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公民素養(yǎng)。因此,我認為在法律板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潛心研究課程標準,虛心研究學生,立足課堂教學,關注生活實際,優(yōu)化教材內容,努力通過法律課堂涵養(yǎng)學生品格。
一、學習課程標準,明確德育目標。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應準確把握思想品德課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傳授和記誦知識,努力使知識的學習服務于學生思想道德發(fā)展的需要?!庇纱丝梢钥闯鲂抡n標不再過于追求知識的邏輯線索以及知識的系統(tǒng)性,而更加重視學生如何發(fā)展;重視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道德需求,強調學科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因此,為了追求教學實效,我在備課過程中一定會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放在第一位考慮,努力挖掘社會生活中的、嚴重困擾學生的典型素材,通過有效設疑,積極營造學生說心里話、合作探究的良好課堂氛圍,力求達到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的德育目標。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下冊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第二節(jié)《同樣的權利同樣的愛護》這一內容時,我不是簡單列舉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xiàn),語言說教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我們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而是用心選取了國內外都很重視的校園霸凌現(xiàn)象,列舉了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事件,讓學生們試著體會被霸凌者的內心世界、分析霸凌者的心理動機,然后交流自己身邊有沒有類似現(xiàn)象,如果有類似現(xiàn)象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該如何應對?這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或激動或氣憤或正氣凜然,整間教室被人間正氣、人性溫暖的能量而充盈。本節(jié)課經(jīng)由同學們的積極參與、體會、交流,不僅能引導學生對生命健康權形成有效認知,有助于他們提升關愛自己及他人生命健康權的生存能力,最大的實效是有助于引導他們形成關愛生靈、關愛他人、遠離暴力、做一個既遵守法律又樂于助人的人的道德情感。
二、立足課堂教學,注重學生體驗。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教師要善于利用并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與感悟,在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深化思想認識?!倍獎?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情境,教師就應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吃透教材,根據(jù)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情,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準確、生動、有效的情境,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在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追求價值觀念的確立、態(tài)度的改變,以促進其道德信念和行為方式的形成。
例如:在教授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第二節(jié)《維護消費者權益》這一內容時,我杜撰了中學生王強被假廣告忽悠的故事情境。
【情景一廣告的誘惑】八年級學生王強,身高 158cm,這讓他很自卑……一天,王強看到一則增高產(chǎn)品海報……
學生活動:模擬銷售 ---營業(yè)員向王強推銷哈佛戴高樂增高產(chǎn)品。(營業(yè)員、王強均由學生自愿挑角色扮演,先后請三組同學上臺模擬銷售現(xiàn)場,以便于同學們作對比。)
教師設問: 1.在王強剛才的消費行為中,你認為他哪些方面做得比較理智? 2.我們在平常的消費購物時還應注意些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1.你認識安全食品標志嗎? 2.如何識別真假產(chǎn)品? 3.面對各種打折,你如何判斷是否購買?
教師設問: 1.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2.有關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有哪些?
【情景二真實的謊言】哈佛戴高樂增高藥品的宣傳廣告是虛假廣告……王強傻眼了……
教師設問: 1.大家認為此時王強要不要去討個說法? 2.假如此時王強的消費只有幾元錢,你們認為還要不要去呢?
【情景三討個說法】王強來到藥店,要求退貨、退款,營業(yè)員拒不承認,由于沒有購物憑證,王強無計可施。
教師設問: 1.此時王強的心情怎樣?他可能會怎么做 ? 2.王強在與經(jīng)營者協(xié)商和解無效的情況下開始向消協(xié)投訴,你知道怎樣向消協(xié)投訴嗎?投訴時,應注意些什么?
學生活動:現(xiàn)場投訴 ---假如你是王強,在現(xiàn)場向消協(xié)投訴,你會怎么說,怎么做?(消協(xié)工作人員由老師扮演,先后請三位同學模擬現(xiàn)場投訴,以便于同學們作對比。)
教師設問:一般來說,沒有任何消費憑證的投訴,消協(xié)不予受理。那王強只能自認倒霉?他還有別的辦法嗎?
通過以上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會理性消費,增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意識”、能力目標“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掌握一些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的有效方法”、知識目標“掌握有關消費及消費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知道消費者權益受侵害后尋求解決的有效途徑”,在學生們興致高昂的角色扮演、消費生活分享、模擬投訴等活動中悄無聲息地實現(xiàn)。
三、優(yōu)化教材內容,提升課堂實效。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資源,教師應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教材中有很多教學資源隨著時代的變遷、學情的變化會有滯后感,而教師就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fā)和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 ”優(yōu)化教材內容,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 新聞播報,以新事替舊聞。 2014年我在教授八年級下冊第十課第二節(jié)《自覺維護正義》這一內容時,放棄了教材“相關鏈接”中德國新教牧師的短詩,取而代之的是向學生出示了 2014年 5月 1日 11名維吾爾族大學生抨擊烏魯木齊“ 4·30”暴恐襲擊事件的聯(lián)名信《我們不再沉默》,揭露恐怖分子“就是制造恐怖氛圍,在各族百姓中制造恐慌,挑起矛盾,煽動仇恨……我們不愿意再讓暴恐分子抹黑新疆的形象……”在學生們慷慨激昂齊讀這封信時,教材觀點“面對非正義行為,選擇消極的態(tài)度,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會損害別人的權利和機會,進而危害整個社會”早已潛入學生心底。
2. 用事實說話,以實例替說教。在教授八年級下冊第六課第一節(jié)《知識助我成長》這一內容時,我先后出示了同一女孩初中與大學時的照片(初中時相貌平平,大學時貌美如花),讓學生猜猜看兩張照片中的人物是同一人嗎?學生們大喊“怎么可能?當然不是一個人!”我揭曉答案:兩張照片中的人物就是同一人,她是我曾經(jīng)的學生伊合帕麗姆,這有力印證了廣告詞“大學就是一所美容院”,知識提升了伊合帕麗姆內在的氣質、學識、修養(yǎng),是她的內在美提升了她的外在美,因此曾經(jīng)的灰姑娘脫胎換骨成了如今的大美女;乘熱打鐵,接下來我讓一女生朗讀了伊合帕麗姆應我邀請給同學們的來信,她在信中講述到:曾經(jīng)是“差生”的自己,經(jīng)過辛勤努力,不僅考上了內高班、而且還讀了大學,大學的生活滋養(yǎng)著她的精神、提升著她的能力、開闊著她的眼界,是知識讓她的生命之花綻放得越來越美麗。“為了詩和遠方,讓我們努力讀書吧!”我用這一句為伊合帕麗姆的故事畫上圓滿的句號,頓時學生們掌聲一片,這片掌聲是送給我、送給伊合帕麗姆、更是送給他們自己的……
3.以案說法,以視頻替講解。在教授八年級下冊第十課第二節(jié)《自覺維護正義》這一內容時,我播放了《感動中國》視頻資料:醫(yī)療器械行業(yè)打假人士 ---醫(yī)生陳曉蘭的故事,為了舉報劣質藥品,她曾 32次自費進京,向國家藥品監(jiān)督局等部門反映上海部分醫(yī)療機構存在“使用假劣醫(yī)療器械”問題。為了獲得證據(jù),她不惜親身試用這些有可能危害健康的器械;哪怕丟掉了工作,受到人身威脅,她也不言放棄。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我清晰聽到學生們由衷發(fā)出的憤慨聲、唏噓聲、贊嘆聲……觀影結束, 30秒的沉寂過后,我請同學們談談此時此刻的所思所想,雖然同學們語言表達不同,但是發(fā)出了共同的心聲:社會需要像陳曉蘭這樣有正義感的人;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要為集體的正義去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