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婕
摘要: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德育與美育的體現(xiàn),音樂學科本身屬于素質學科,在學生道德培養(yǎng)以及審美塑造方面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音樂學科的作用,為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德育;美育
引言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它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為人民大眾普遍接受和喜愛。眾所周知,音樂課程屬于美育領域。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音樂課程的德育作用也引起了我們的重視。音樂課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審美體驗,還在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人格完滿和良好道德品質養(yǎng)成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將美育教滲透到小學音樂教學的方法
在小學課程中開展音樂教育,這不僅使得學生能夠從小對于美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而且能夠建立一個正確的審美觀,感受到身邊的美。
1、選擇適當的歌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歌曲的選擇對學生的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選擇音樂課程時,一定要考慮到這對學生美育方面能夠產生的影響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一首積極向上的歌曲對于學生來講非常重要,并且對學生成長有很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選擇歌曲時要考慮到德、智、美等全面的因素,只有選擇全面積極向上的歌曲,才能夠起到教育意義。
2、要教會學生發(fā)聲的技巧
學生正確的發(fā)聲對其音樂的感知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學習音樂中的發(fā)聲技巧,嚴格對學生開展發(fā)聲的訓練,時刻對學生的錯誤之處進行糾正,確保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技巧。同時教師還應該時刻關注學生在唱歌時,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不論是喜悅還是悲傷,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與歌曲相結合,進而將自己的音樂感情充分激發(fā)出來,實現(xiàn)個人音樂修養(yǎng)的不斷提升。
3、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每一首歌曲都具有不同的情感和價值。不同的歌曲其中所具有的價值不同,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將歌曲中所具有的這種價值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理解其中所具有的優(yōu)美價值。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僅從視覺上來感知事物的美好,還應該從聽覺上給予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其真正理解音樂中所具有的美感。最關鍵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在唱歌的同時感受到歌曲中的魅力,進而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二、對學生德育教育在音樂課中的對策
教師在將德育教育融入到音樂課程中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對音樂產生強烈的感知,之后在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德育不斷的融入到音樂學習的內容中,不斷引導學生對德育進行理解,使得德育真正的融入到小學音樂教育中。
1、教師可以挖掘小學音樂課本中的德育內容
教師在將德育引入到小學課程中時,可以挖掘音樂課本中的一些德育內容,現(xiàn)在很多的教材中都具有德育的內容,可以作為教師使用的題材。比如,《愛我中華》、《我們多么幸?!返茸髌贰_@些作品與小學生息息相關,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音樂作品中所具有情感,學生會自主的對這些內容進行分析,并且與自身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對這些德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針對音樂內容進行分類,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作品,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之后教師在予以適當的點撥。
2、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教學情境
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所得到的進步與其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教師在帶著學生學習《賣報歌》作品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下歌曲中的主人公的情況,這個主人公是一個地層人民,雖然生活的環(huán)境比較貧寒,但是為了生活他堅持賣報,賣報很是艱苦,但是沒有放棄。在分享主人公的經歷之后,使得學生能夠與其進行對比,讓學生知道自己生活是多美好,應該好好珍惜當前的生活。音樂對于教師來講,也是一個美德教育的載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得學生能夠對音樂內容進行良好學習,同時掌握其中所具有的美感。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使用一些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還要將教學活動進行升級,實現(xiàn)音樂和德育的良好結合。因為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多數來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這些歌曲都比較積極活潑,不僅很容易讓學生了解,還能夠讓學生很好的對歌曲的美感進行理解。教師教學時,要選擇一些適合學生并且能夠讓學生喜歡的音樂,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還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德育的開展。比如,教師帶著學生學習《聽,誰在唱歌》時,可以適當的開展戶外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歌曲的帶動下,感受到大自然所具有的美感,這樣不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還能夠讓學生對大自然產生自主保護的思想。
3、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去引導學生
教師在小學教學中,起著直觀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還要輔助學生對作品進行分析和理解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過音樂作品之后,將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和情感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召開一個比賽,讓學生相互之間分享歌曲所帶給自己的魅力,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和價值深入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教師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進而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音樂課程中擁有豐富的德育與美育資源,小學音樂教師要僅僅依托教材,從教材中挖掘德育與美育元素,整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尹靜.以美育德 以德育人——淺談小學音樂課程的德育滲透[J].當代音樂,2017(22):49-51.
[2]馮燕.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和美育體現(xiàn)分析[J].藝術品鑒,2017(05):293.
[3]査慧蘭.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和美育體現(xiàn)[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5):139-140.
[4]史東祥.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和美育的滲透[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