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瑩娉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191-01
無創(chuàng)呼吸機是通過面罩或鼻罩連接呼吸機實施機械通氣,以此來改善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等癥狀。因其無需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術等創(chuàng)傷性治療手段,且操作簡便,患者配合度高,不影響自主呼吸等多種優(yōu)勢,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我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例、Ⅱ行呼吸衰竭患者18例進行治療,經治療后病情均有好轉,現(xiàn)將工作中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上機前準備
1.1 護理人員的準備
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故障排除。在上幾千護理人員必須仔細檢查呼吸機功能是否完好、管路是否嚴格消毒、有無漏氣、過濾網(wǎng)是否更換、有無積灰、濕化液量時候充足、是否加溫。
1.2 患者的準備
護理人員需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鼻罩或面罩。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如需長期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的患者,可選用粘性敷料保護患者面部皮膚,避免因鼻面罩長期受壓造成皮膚損傷。指導患者配合呼吸機工作,在呼吸機打氣時經鼻吸氣,確保人機同步。避免張嘴呼吸,造成腹脹。
2 上機后護理
2.1 疾病護理
2.1.1 在患者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時,可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位、半臥位或坐位,保證患者頭、頸、肩在同一水平位,頭稍往后仰,以有效開放氣道。
2.1.2 鼓勵患者自主排痰,指導患者如何進行有效排痰。對于年老體弱或長期臥床的患者可幫助其進行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痰液粘稠的患者,鼓勵其多飲水,或通過霧化吸入的方法稀釋痰液,幫助痰液排出。
2.1.3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實驗室檢查及精神狀態(tài)變化。如患者出現(xiàn)興奮、抽搐應考慮通氣過度引起的呼吸性堿中毒,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2 生活護理
2.2.1 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溫度保持在18-22℃,濕度控制在50-60%。減少環(huán)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氣、煙塵、花粉及刺激性氣體等。
2.2.2 每日清潔口腔2次,保持口腔衛(wèi)生,有助于預防口腔感染、增進食欲。
2.2.3 飲食宜高熱量、高蛋白和高維生素,并補充適量無機鹽,同時避免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及易產氣食物。多吃綠葉蔬菜及水果,食物烹飪以蒸、煮為宜,食物宜軟爛,以利于消化吸收,同時忌辛辣、肥膩、過甜、過咸及煎炸之品。
2.3 心理護理
2.3.1 慢阻肺及呼吸衰竭的患者常因疾病綿纏難愈,容易出現(xiàn)消極、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及時予以心理指導。
2.3.2 鼓勵患者多與病房病友溝通,交流疾病的經驗,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可通過看書讀報、欣賞音樂、寫字繪畫等怡情怡性,保持樂觀積極的心里狀態(tài),避免長期思慮過重而影響疾病的康復。
2.3.3 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 體會
無創(chuàng)呼吸機操作簡便、痛苦小,更容易讓患者及家屬接受。但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治療效果取決于患者的積極配合及醫(yī)護人員的熟練技術。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詳盡的指導,護理人員的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確保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效果缺一不可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