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玉,林玉玲,劉琳,籍胤璽,金文波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甲亢合并肺部感染在臨床并不少見,關于此類患者的診斷、治療及疾病發(fā)展轉歸相關反應指標的研究均較多,而對疾病發(fā)展轉歸具有反應意義指標的研究是臨床研究的重點。炎癥反應作為在多類疾病中均有變化波動的重要指標,在甲亢或肺部感染單病患者中的變化波動均較為明顯[1,2],但是關于兩病并發(fā)患者的炎癥介質表達變化研究卻十分不足,因此此方面的進一步細致探討價值較高。故本文中我們即就甲亢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的表達情況進行細致探討,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于本院進行診治的64例甲亢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為A組,64例單純甲亢患者為B組,64例單純肺部感染患者為C組,64例健康人員為D組。A組的6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齡18~53歲,平均年齡(37.0±3.7)歲,基礎代謝率(根據(jù)第 8 版《內科學》中對于甲亢分級的標準進行評估)[3]:20%~30%者18例,31%~60%者 29例,>60%者 17例;肺部感染嚴重程度(CPIS評分):輕度(4~6分)者19 例,中度(7~9 分)者 30 例,重度(10~12 分)者15例。B組的64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41例,年齡 18~54 歲,平均年齡(36.9±4.0)歲,基礎代謝率:20%~30%者 18例,31%~60%者 30例,>60%者16例。C組的6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齡 19~54 歲,平均年齡(37.2±3.6)歲,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輕度者19例,中度者30例,重度者15例。D組的64例健康人員中,男性23例,女性41 例,年齡 18~56 歲,平均年齡(37.3±3.5)歲。四組研究對象的性別與年齡無明顯差異,A組與B組的基礎代謝率構成無明顯差異,A組與C組的肺部感染嚴重程度構成無明顯差異,P均>0.05,具體見表1。
1.2 方法 取四組研究對象的外周靜脈血進行離心處理,取上清液進行抗炎介質與促炎介質的檢測,前者指標為IL-10及TGF-β1,后者則為IL-12、IL-18及 TNF-α, 檢測方法均為 ELISA 法,檢測試劑盒為上述四項指標分別對應的ELISA試劑盒。然后將四組的血清抗炎介質與促炎介質表達水平進行比較,并比較A組和B組中不同基礎代謝率、A組和C組中不同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者的血清表達水平。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檢驗軟件為SAS5.0,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類后以t檢驗和χ2檢驗處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比較A組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表達水平均高于B組、C組及D組,B組及C組則高于D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2.2 A組和B組中不同基礎代謝率者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比較 A組中不同基礎代謝率者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均高于B組不同基礎代謝率者,且A組與B組中代謝率較高者高于代謝率較低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2.3 A組和C組中不同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者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比較 A組中不同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者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均高于B組不同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者,且A組與B組中肺部感染較重者高于較輕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4。
甲亢與肺部感染均是臨床常見就診情況,而兩病并發(fā)在臨床存在升高的情況,因此與兩病并發(fā)相關的研究占比不斷升高[3,4],而眾多關于甲亢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研究中,關于炎性應激相關的炎癥介質的研究卻相對不足。臨床中關于甲亢或肺部感染單病患者的炎癥介質變化研究并不少見[5],但是對于兩病并發(fā)的抗炎介質及促炎介質指標變化研究的探討仍相對匱乏,因此此方面的探討空間仍較大。促炎介質中的 IL-12、IL-18及TNF-α均是臨床中敏感度較高,且在甲亢與肺部感染中其均有相關的研究,但是關于其在兩病合并患者中的變化研究卻十分少見,同時上述指標對于機體的炎性應激具有較高的反應價值,因此對于上述三類指標的研究價值較高[6,7]。抗炎介質中的IL-10及TGF-β1是在甲亢及肺部感染患者中均研究較多的指標,其對于機體的炎性狀態(tài)具有應激性的調節(jié)作用[8-12],因此對其的變化探討價值也較高。
表1 四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比較
表3 A組和B組中不同基礎代謝率者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比較
表4 A組和C組中不同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者的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比較
本文中我們就甲亢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的表達情況進行研究觀察,并與單純甲亢、肺部感染及健康人員進行對照性研究,結果顯示,甲亢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抗炎及促炎介質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單純甲亢、肺部感染及健康人員,而單純甲亢、肺部感染患者則明顯高于健康人員,同時甲亢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不同基礎代謝率者、不同肺部感染嚴重程度者的炎癥介質表達水平也存在明顯差異,且代謝率較高及感染程度較為嚴重者明顯高于代謝率較低及感染程度較輕者,說明其不僅僅對于兩病并發(fā)有積極的反應價值,對于患者的甲亢情況及肺部感染嚴重程度也有積極的檢測意義[13-15]。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甲亢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抗炎與促炎介質呈現(xiàn)高表達狀態(tài),且感染及甲亢疾病狀態(tài)均對其表達有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