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榮
摘要:隨著新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中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小學生打好運算能力的基礎,現階段小學教材中整數四則運算都是從生活角度出發(fā)符合學生實際生活案例,并且在混合運算中簡便運算與順序運算還要應用到分數、小數運算當中去,足以可見小學數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筆算、口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本篇文章對小學數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展開深入的分析討論,從情境教學、合作教學、技能訓練能方面談一談我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課堂教學
引言:通過小學數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課堂,學生需要掌握如下幾點知識與技能:第一,理解掌握混合運算的正確運算順序,并且能夠通過正確的運算順序算得最終答案。第二,能夠運用整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問題解決過程中歸納匯總提升運算能力。第三,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完善學生認真、細致計算的習慣,通過整數四則運算的學習培育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特點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在數學學習過程當中多是以直觀的形象思維與實踐操作為主,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如若僅僅是通過語文文字的描述,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掌握知識,對于自己直接發(fā)現的或是實際動手操作得出的結果就會更加容易接受。正是基于這一特點,數學課本教材當中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圖片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與推導能力,為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提供認識上的支持。數學學習的經驗要求學生要聯系生活實際,所以我們的教學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經驗對數學學習感興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小學數學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具體教學措施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數學學習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學習狀態(tài),為此教師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課堂氛圍最直接的創(chuàng)造者,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而言,良好的課堂氛圍至關重要,在課堂初期教學階段通過生活化的情境導入新課程。
例如,課堂初始教師可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為學生準備符合生活化的例題,如購物類型的題,很多學生都喜歡下象棋,教師就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現數學圖片,讓學生從圖片中找出數學信息,學生得出一副象棋12元,一副圍棋需要15元,教師需要3副象棋與4副圍棋,這時教師就可拋出問題教師買這些棋一共需要多少錢?第一步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出題目的數量關系,嘗試自主列出表達式,讓學生明確象棋的數量乘單價等于象棋的總價,圍棋也是如此,二者相加就是需要付的總價錢,通過推導學生會列出以下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下面進行第二個步驟,進行集體訂正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讓學生對比12×3+15×4與自己所列的三個算式有個區(qū)別,學生會清楚的得出教師所給出的算式是混合運算,更加簡便快捷,如此在貼近生活化的情境練習題中開展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法則的學習。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教學法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并且?guī)椭M行知識結構的建立。自主學習的意義不在于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的,而是要去激發(fā)起全部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主動的去研究、去認知,并且通過開放的溝通交流,加強同學們之間的合作,多一些正確的認識,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學習活動。
我們以下面這道練習題為例,12 ÷ 3+15×4、280-300 ÷ 6×2、300-(220 + 25×2)、660÷[(91-79)×5],讓學生拿出計算本自主運算,在自主運算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時教師就可將班內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實現以優(yōu)帶差,在關鍵時刻教師予以一定的指導,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總結出如下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法則:1.在沒有括號的題中,只有乘除或加減法的,要遵從由左到右的的運算規(guī)律,依次計算。2.沒有括號的算式中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的,要遵循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運算規(guī)律。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的,再算括號外的,括號內部的遵循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規(guī)律。3.在一個算式中既有中括號又有小括號的,要遵循先算小括號后算中括號的運算規(guī)律。
(三)對學生要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加強基本訓練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加強口算教學和練習。對學生要有計劃地進行練習,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除了要重視算理和法則的教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教學,運算定律的教學,有計劃地組織練習,對于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yè),要及時地發(fā)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使學生的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yè),分析錯誤原因,找出錯誤規(guī)律,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做題和驗算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結束語:總而言之,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而言,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豐富課堂形式,通過數學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數學知識,使得學生學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之后能夠奠定良好的運算基礎,不斷增強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為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慶,周仁科.“小數混合運算”教學實錄與評析[J].小學數學教育,2018(1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