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增秀
(呂梁市人民醫(yī)院呼吸科,山西 呂梁 033000)
COPD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1]。COPD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使其出現(xiàn)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呼吸衰竭、胃潰瘍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從而對其生命健康構(gòu)成嚴重的威脅,降低其生活的質(zhì)量。近年來,臨床上常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COPD患者進行治療。臨床實踐證實,為COPD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阻止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有研究表明,肺康復療法也是治療COPD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顯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本文主要探討用肺康復療法治療COPD的臨床效果。
將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呂梁市人民醫(yī)院呼吸科收治的122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47例,女14例;其年齡為56~67歲,平均年齡為(63.90±4.37)歲;其體重為52~77 kg,平均體重為(65.78±10.09)kg。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48例,女13例;其年齡為57~68歲,平均年齡為(63.82±4.45)歲;其體重為53~78 kg,平均體重為(65.87±10.06)k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其病情符合COPD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1)患者患有血液疾病。2)患者長期酗酒。
為兩組患者均使用抗氧化劑、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等藥物進行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為試驗組患者使用肺康復療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COPD患者因長期患病易產(chǎn)生多種不良情緒。呼吸科醫(yī)師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向患者介紹成功治愈該疾病的病例,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與治療。2)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呼吸科醫(yī)師向患者介紹COPD的發(fā)病原因、治療的方法及吸煙對病情的危害等,并向其發(fā)放《COPD健康知識手冊》,增加其對疾病的了解,提高其對肺康復治療的依從性。3)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訓練。呼吸治療師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并告知其將左手放在胸部,將右手放在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地吸氣時,腹部向上隆起,然后,用放在腹部的手與腹部進行對抗用力;呼氣時,腹肌收縮,放在腹部的手隨之下沉。在進行呼吸肌訓練的過程中,患者胸前的手始終保持不動。每次進行呼吸肌訓練的時間為3~5 min,2~4次/d。4)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運動鍛煉。運動體療師告知患者通過使用啞鈴、拉力器等器械進行上肢運動鍛煉。進行上肢運動鍛煉的初始時間為5 min/次,然后,循序漸進地增加鍛煉的時間至22 min/次。1次/d。同時,告知患者通過散步、慢跑、爬樓梯及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進行下肢運動鍛煉。進行下肢運動鍛煉的初始時間為10 min/次,然后,循序漸進地增加鍛煉的時間至25 min/次。1次/d。5)對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呼吸治療師為PaO2<60 mmHg的患者進行吸氧治療,將氧流量控制在0.5~2.5 L/min,將吸氧的時間控制在12~14 h,1次/d。6)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支持治療。呼吸科營養(yǎng)師告知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蛋白質(zhì)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食用碳水化合物。同時,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指數(shù),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VC的水平、PaCO2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
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FVC的水平、PaCO2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其PaCO2的水平有所降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更高,其PaCO2的水平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和血氣指標的比較()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和血氣指標的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FEV1(%) FVC的水平(L) PaCO2的水平(mmHg) PaO2的水平(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61 55.36±10.44 60.17±13.22 2.01±0.36 2.41±0.55 55.03±5.32 46.44±0.52 68.32±6.41 80.36±7.22對照組 61 55.38±10.42 55.82±10.53 2.02±0.35 2.22±0.31 55.04±5.33 52.33±8.31 68.36±6.45 69.11±8.52 χ2值 2.1564 8.9633 2.1114 12.0232 2.8965 15.1152 2.0023 20.15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COPD患者常因氣道重塑、支氣管纖維化、氣管狹窄等,導致其肺功能下降,從而降低其生活的質(zhì)量[2]。因此,改善肺功能是治療COPD的主要原則[3]。本次研究中的肺康復療法包括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運動鍛煉、呼吸肌訓練,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健康宣教等。其中,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可提高其對治護的依從性,從而促進其康復。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支持治療能夠保證其營養(yǎng)供給,從而增加其呼吸肌的耐力。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運動鍛煉、呼吸肌訓練可有效地改善其呼吸困難的癥狀。對患者進行氧氣治療能夠糾正其缺氧狀況。本文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其PaCO2的水平有所降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更高,其PaCO2的水平更低。這說明,用肺康復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