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國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馬集中心小學,甘肅 臨夏)
抽象思想主要指通過歸納多種事物之間的異同點,對異同點進行統一的歸納和整理,進而提取出多種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歸納形成的一種固定的規(guī)律。在小學階段教學中,基本的抽象思想是數學入門教學的重要內容。比如數字的形成就來源與抽象思想,教師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會通過多種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數量來強化學生對于數字的理解和認識。
推理思想指在已知的單個或多個判斷中,通過合理的推理演繹出新的結論和判斷的思維方法。推理思想是邏輯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適當地將推理思想引入到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小學課程中,教師在帶領學生證明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基本運算規(guī)律時就可以使用簡單的推理思想。
在數學學科中,建模思想一直以來都是一種形象描述問題、分析解決方法的重要手段。在針對問題進行建模過程中,多種圖形、表格、公式等形象工具一方面有利于將抽象問題具體化,方便學生對問題進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建模式教學來幫助學生進行解決問題方法的教學。在小學數學課程中,通常在應用題的求解過程中廣泛使用建模思想。
數形結合思想主要將數與形的有機結合來充分體現數與型之間的具體關系。這種方法在初中階段廣為運用,而在小學階段較難的運用比較少,多在幾何圖形問題求解中。在小學階段教師主要通過對幾何體多種體積、面積的計算來培養(yǎng)學生初步教數形結合思想。
教師作為課程的主體,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知識點的具體特點通過多種數學思想工具的解釋來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演示,讓學生在理解知識點意義的同時學會多種數學思想。所以說數學思想教學的第一步驟是需要教師充分地整理數學思想與數學知識點間對應關系,通過積極對應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具體來說,比如在小學四年級下冊中加法運算定律、乘法運算定律的課程講解中,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對加、乘法運算定律的核心概念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為學生講解,并介紹相應的數學思想。
由于數學思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根據圖像的抽象程度教師需要按照相關的形象工具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在相關呈現方法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法來開展,比如數學思想口訣、兒歌、規(guī)律圖表、模型模組等形式來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學,從而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當前在小學階段,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來教授數學思想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將相關知識點間的關系、數學思想通過思維導圖呈現出來,以此幫助學生進行生動和形象的記憶。教師在課堂中將思維導圖呈獻給學生后,也可以在后期復習時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點進行思維導圖的描繪,從而形成數學知識點到數學方法、數學思想體系式的學習模式。
數學思想屬于一種比較高級的知識,所以在具體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對知識點進行多種數學思想交互滲透的教學手法予以開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數學思想的教學工作能夠收獲到實際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加法交換律的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具象化的思想來為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的主要內涵進行介紹,如題目“小明上午走了48km,下午走了36km,總共走了多少km?”在此題目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問同學們“如果上午走36km,下午走48km,則小明總共走了多少km?”這種推理論證的方式可以直接幫助學生對相關題目進行解釋;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設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推理的同時通過圖形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交換律的解釋,圖表建模的方式可以幫助充分理解交換律的具體意義,形象且直觀。
圖表建模數學思想在交換律教學中的應用
從上面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上午加下午還是下午加上午,其總路程是不會變的,兩種不同的運算方式,其結果是一樣的的,線段的總長度是相同的,這就是加法交換律的特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于新課改對于數學教學的影響和作用,其教學要求的中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需要強化學生數學思想的構建與提升。廣大小學教師需要認真進行教學研討,探索小學生數學思想培養(yǎng)有效途徑,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