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芳
2型糖尿病通常會誘導并發(fā)癥,其中骨質疏松癥即是其慢性并發(fā)癥之一,稱為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目前,臨床上多采用雌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雙膦酸鹽等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但是這類藥物常價格昂貴且藥效單一,無法高效治療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限制其在臨床上的應用[1-2]。諾和靈30R作為一種外源性胰島素,不僅能降低患者體內血糖含量,有效延緩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的衰退,還能將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胰島素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從而對骨代謝和骨密度起到保護作用,進而改善骨質疏松癥[3-4]。作者觀察諾和靈30R對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謝及骨密度的影響及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本院接受治療的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納入標準:(1)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ADA2010糖尿病診斷標準:隨機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同時已排除其他型糖尿病的可能。(2)臨床診斷為骨質疏松癥患者。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可能影響骨代謝的腎上腺、甲狀腺及腸道等疾病。(2)對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者。(3)在就診3個月前曾服用或注射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雌激素、降鈣素等。將納入研究的患者根據(jù)入院就診號奇偶數(shù)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中男32例,女23例;年齡56~74歲,平均(63.27±3.58)歲。病程1.2~7.8年,平均(3.21±1.22)年。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 57~71 歲,平均(62.27±2.27)歲。病程 2.2~6.9 年,平均(2.58±2.06)年。兩組患者間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飲食控制、健康指導等基礎干預,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降糖片(口服1.5g/d)、活性維生素D丸(口服0.25μg/d)、鈣爾奇D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600mg,1次/d)治療;觀察組在給予對照組相同治療基礎上,同時加用諾和靈30R(16~40U/d,丹麥諾和諾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所有患者均治療6個月,治療期間,所有患者自備家用血糖儀,叮囑每天定時監(jiān)測血糖,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后立即就診。
1.3 觀察指標 (1)血糖指標:對比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時2h血糖的改善情況。(2)骨代謝指標:分別采集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ml,檢測血清鈣(Ca)、磷指標(P)、堿性磷酸酶水平(ALP)、甲狀旁腺激素(PTH)、Ⅰ型膠原羧基端肽(β-CTX)水平。(3)骨密度指標:采用雙能X線吸收測定法檢測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后的骨密度值(BMD),包括:左股骨頸密度、股骨大轉子、股骨 Ward 三角、L1~4骨密度。
1.4 隨訪 利用健康檢查總表(SF-36)檢測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后軀體部分的評分,包括: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和總體健康。
1.5 不良反應及骨折情況 分別記錄各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治療后1年內的骨折情況。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改善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改善情況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項目 觀察組(n=50) 對照組(n=5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FBG(mmol/L) 12.13±1.58 6.36±1.22*# 12.15±2.01 9.54±2.03*HbA1c(%) 11.44±1.01 7.44±1.21*# 11.52±1.56 8.25±0.99*在OGTT時2h血糖(mmol/L) 17.36±2.52 10.56±2.13*# 17.28±1.59 13.33±1.58*
2.2 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骨代謝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項目 觀察組(n=50) 對照組(n=5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Ca(mmol/L) 2.25±0.03 2.36±0.08*# 2.24±0.06 2.26±0.05 P(mmol/L) 1.31±0.08 1.44±0.05* 1.35±0.02 1.37±0.04 ALP(U/L) 80.35±4.56 91.33±5.52*# 82.35±6.21 85.61±4.95*PTH(ng/dl) 45.32±6.21 33.25±2.13*# 44.91±5.64 38.62±3.45*β-CTX(ng/ml) 0.74±0.14 0.34±0.09*# 0.77±0.12 0.56±0.08*
2.3 兩組患者骨密度指標的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骨密度指標的比較[g/cm2,()]
表3 兩組患者骨密度指標的比較[g/cm2,()]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部位 觀察組(n=50) 對照組(n=5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左股骨頸 0.53±0.10 0.68±0.13*# 0.55±0.12 0.58±0.11股骨大轉子 0.60±0.12 0.68±0.11* 0.58±0.09 0.65±0.03*股骨 Ward 三角 0.51±0.13 0.59±0.11* 0.50±0.12 0.58±0.13*L1~4 0.73±0.12 0.90±0.14*# 0.74±0.16 0.79±0.20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軀體部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軀體部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軀體部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項目 觀察組(n=50) 對照組(n=5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身體疼痛 35.36±5.68 65.21±7.84*# 33.31±8.54 52.14±5.47*生理職能 38.25±6.67 64.21±7.11*# 36.28±8.57 56.34±7.45*生理功能 40.18±5.31 58.65±9.31*# 41.22±5.14 50.22±7.41*總體健康 48.21±4.87 58.41±6.54*# 47.51±8.24 53.45±6.45*
2.5 不良反應及骨折情況 觀察組出現(xiàn)2例嘔吐,1例皮疹,2例腹痛,發(fā)生率為4.76%;對照組出現(xiàn)2例嘔吐,1例腹脹,1例皮疹,1例腹瀉,發(fā)生率為4.76%,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在接受治療后1年內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未出現(xiàn)骨折狀況。
骨質疏松癥是指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人體內骨質發(fā)生變化,骨細微結構被破壞,骨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fā)生骨折的全身性骨?。?]。其中,2型糖尿病是引發(fā)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6]。一方面,成骨細胞表面帶有胰島素受體,當機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成骨細胞與受體的結合受到限制,降低核苷酸和骨膠原的合成,造成成骨細胞的數(shù)目和活性降低,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癥[7]。另一方面,胰島素也存在于破骨細胞表面,當胰島素結合在破骨細胞表面時會抑制破骨細胞的生物學活性。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缺乏胰島素,高濃度的葡萄糖能減弱骨保護素,促進破骨細胞分化與功能活化,破壞骨形成和骨吸收間的平衡,從而減少骨基質的含量,造成骨質疏松癥。此外,當患者體內由于缺乏胰島素導致血糖含量增高時,大量的葡萄糖會存在于尿液中,通過滲透性利尿作用血清中的鈣、磷離子將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使血液中鈣、磷的含量降低,而低含量的血鈣和血磷會刺激甲狀旁腺主細胞大量分泌甲狀旁腺激素,甲狀旁腺激素對骨的分解作用將會誘發(fā)人體的骨質疏松癥。目前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的藥較多,包括胰高血糖素樣肽類似物、激素類藥物、噻唑烷二酮類以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但是這些藥物治療效果過于單一,無法同時實現(xiàn)糖尿病的有效治療和改善骨質疏松癥,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
諾和靈30R是雙時相低精蛋白鋅胰島素,為外源性胰島素,能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補充糖尿病患者體內缺失的胰島素,實現(xiàn)糖尿病的有效治療。同時,諾和靈還能將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胰島素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防止血液中鈣和磷的流失,從而對骨代謝和骨密度起到保護作用,利于患者預后改善。
本資料結果顯示,諾和靈30R能有效減少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含量,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此外,在治療2型糖尿病的同時,改善患者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是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癥的關鍵。諾和靈30R能夠有效增強鈣和磷在腸道內的吸收,增加患者體內β-CTX水平,從而促進骨基質蛋白和骨膠原的合成,進而改善骨質疏松。在治療6個月后,患者的軀體部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增高,表明諾和靈30R對骨質疏松癥合并2型糖尿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