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志在2018年9月17日《光明日報》撰文指出: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逐漸成為很多學校的“標配”。這不僅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也得到很多家長的認可。開齊開足體育課,是關系到下一代孩子成長的大事,切不可搞形式主義,不可讓體育課變成體育展示課。但要開齊開足體育課,不是寫在課程表上就行,還需要有關各方跟進各種軟硬件配套。
首先就是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轉變,這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情,也是家長、社會的事情。當然,最重要的是教育部門要真正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扭轉不正確的理念和風氣,“指揮棒”要指對方向。其次是場地設施的建設。目前在中西部很多地區(qū),體育設施仍然是開好體育課程的最大難點。這需要有關部門重視落后貧困地區(qū)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力爭讓更多孩子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再次是師資力量的配備。編制限制、人才資源有限等是目前學校在開足體育課中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解決師資問題,一方面要培養(yǎng)更多體育教師人才,同時也不妨向社會借力,針對專業(yè)性更強的項目課程,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讓有資質的體育人才走進校園教學。還有保障校園體育安全的問題。安全問題成為不少學校開展體育課程,尤其是有一定對抗性體育課程的“攔路虎”。這和一些家長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傷,動輒就找學校有關,也和一些學校缺乏安全保障意識和能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有關。從學校角度看,要提高安全意識和保障能力,盡量避免出現(xiàn)運動意外傷害,同時要提高學校應對意外傷害的基本救護能力,完善學生意外傷害險等基礎保障。從家長方面來說,則要從自身杜絕“嬌氣病”,放手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并能客觀對待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