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楠
摘要:大學生勞動教育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在培育人才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開展大學生勞動教育,不僅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水平,還強化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诖?,各大高校應當正確認識大學生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不斷探索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分別從課堂陣地、實踐基地、寢室生活、閑暇時間、家庭教育等途徑入手,探索相應的方法,以供人們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勞動教育;途徑;方法;探索
前言: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推行,各大高校越來越注重大學生勞動教育。如何切實提高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效性,是各大高校需要深思的重大問題。所以,詳細探索大學生勞動教育途徑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利于服務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全面實施。
1.堅守課堂陣地,形成勞動課程體系
1.1課堂講授法
課堂講授法適用于高校本身富有專業(yè)特點的勞技課程。從目前來看,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教學目標?;诖耍瑸榱伺囵B(yǎng)更多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各大高校應設與專業(yè)特色緊密相關的大學勞動技能課程體系,并有效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例如,幼兒教育的手工制作、工業(yè)大學的繪圖制作以及服裝設計專業(yè)的成衣制作等。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專任教師應通過系統(tǒng)生動的講述,幫助大學生強化自身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從而為大學生日后服務社會奠定基礎。
1.2專題講座法
專題講座法適用于與個體生活相關的勞技課程。由于課時受限,與個體生活相關的勞技課程并沒有規(guī)劃在原本的課程中,所以,高校可以為此編寫專門的教材,并采用專題講座法貫徹實施。高校應充分掌握大學生的實際需求,編寫《家政手冊》為勞技教材,并結(jié)合《家政手冊》由專任教師進行相關的專題講座,例如,《一起略知皮毛 成就慧心匠手》、《學會收納藝術 有條不紊一生》等,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
1.3主題團隊訓練法
主題團隊訓練法是指通過學生主題班團會進行的勞動教育方法。專任教師應根據(jù)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明確主題并開展相應的專題活動,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例如,開展以《見賢思齊—成就團隊英雄》為主題的專題活動,可以強化大學生的團隊意識;開展以《平語近人—用我們的勞動托起中國夢》為主題的專題活動,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勞動意識。
1.4學科滲透法
學科滲透法是指有意識結(jié)合本學科內(nèi)容,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勞技知識進行的勞動教育方法。專任教師應樹立學科滲透的意識,積極探索與大學生勞動教育整合的接洽點,從而潛移默化的引導大學生,例如,聲樂學科可以讓大學生創(chuàng)編以勞動光榮為主題的歌曲、生物學科可以讓大學生真正認識動植物等,這對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2.依托實踐基地,開拓學用結(jié)合載體
2.1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通過大學生動手實際操作進行的勞動教育方法。專任教師可以組織大學生種植綠色植物,讓大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勞動的樂趣。同時專任教師還可以布置分擔區(qū)任務,并定崗定責,讓大學生在清掃中增強自身的責任感,也讓大學生學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勞動。
2.2志愿服務法
志愿服務法是指通過共青團組織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進行的勞動教育方法。共青團組織應開展與大學生勞動教育相關的職員服務活動,例如,開展與留守兒童“大手拉小手”活動。同時共青團組織還應積極提倡勤工儉學,并鼓勵大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有所長,從而為大學生日后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3.融入寢室生活,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3.1常規(guī)檢查法
常規(guī)檢查法是指通過每天檢查督促大學生形成勞動習慣的方法。從目前來看,很多大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寢室衛(wèi)生習慣,這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生活輔導員必須每天檢查督促,并定期開展評比活動,以此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寢室衛(wèi)生習慣。
3.2熏陶法
熏陶法是指通過建設寢室健康向上的風氣達到勞動育人的方法。與家庭風氣一樣,寢室風氣也具有傳承和帶動影響的積極作用。所以,高校必須做好寢室風氣的歸納整理宣傳和推廣傳承,樹立寢室風氣的榜樣,幫助大學生形成優(yōu)良品質(zhì)。
4.占領閑暇時間,促進自我教育成長
4.1榜樣法
榜樣法是指通過榜樣引導閑暇生活內(nèi)容達到勞動教育目的的方法。從目前來看,大學生的閑暇時間都被手機電腦所占據(jù),這不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榜樣?;诖耍咝ㄟ^榜樣法,為大學生樹立學得到、摸得著、看得見的勞動榜樣。
4.2活動法
活動法是指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閑暇生活方式達到教育目的的方法。高校應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大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例如,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手工創(chuàng)作、大力提倡學生晨練與夜跑、開展《爸爸媽媽我愛您》感恩活動等,這些舉措都有助于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
5.注重家庭教育,全員培育勞動品質(zhì)
5.1家庭延伸法
家庭延伸法是指將勞動教育拓展到家長,以多樣化教育提升家長認識水平的方法。通過開辟網(wǎng)絡家長學校,定期開展與大學生勞動教育相關理論、技能的傳授及系列化活動,以補齊家長勞動教育課程,同時讓家長在生活中自覺培養(yǎng)孩子勞動習慣、勞動品質(zhì)、勞動情感等,這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5.2檔案記錄法
檔案記錄法是指通過攝錄畫寫等手段,記錄勞動瞬間形成勞動成長記錄的方法。通過檔案記錄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拍攝他們的勞動實踐照片與視頻,并上傳給高校作為檢驗材料。與此同時,在校期間,教師應將拍攝的勞動時刻發(fā)給家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從而提高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教學質(zhì)量與成效。
6.結(jié)語
總而言之,詳細探索大學生勞動教育途徑與方法是尤為重要的。通過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使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相輔相成,力圖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
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劍雄;在素質(zhì)教育評價理念指導下開展勞動教育的體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2]田山俊;論盧梭的勞動教育思想:政治觀與哲學觀的角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王景勤;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專項課題:大學生勞動教育途徑與方法研究
GZE131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