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穎 鄧愛萍
【摘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診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觀察組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健康教育干預。對兩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記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并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評分進行評估。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評分明顯升高,且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及生存質量,值得臨床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冠心??; 老年; 健康教育; 服藥依從性; 生存質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24-0-02
冠心病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稱,又稱為缺血性心臟病,其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冠狀動脈血管腔狹窄或者阻塞,病變持續(xù)發(fā)展進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1]。冠心病以老年人群最為多發(fā),再加上老年人群健康意識不強,防控疾病知識水平低,患者通常不能堅持按照醫(yī)囑進行治療,從而增加了再次入院治療的風險,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2-3]。本研究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制訂了健康教育方案,探討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7年9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診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納入標準:均符合WHO制訂的冠心病診斷標準[4];年齡高于60周歲且低于80周歲者。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惡性腫瘤,具有聽力、意識或者精神障礙者。本研究已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獲得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納入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其中觀察組男4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67.85±7.50)歲;平均病程(5.65±2.50)年。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齡(68.06±7.42)歲;平均病程(5.83±2.5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對癥治療,并在冠心病相關防控知識掌握情況方面進行評估,隨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觀察組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護理健康教育干預:(1)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認知,讓患者了解不良的情緒刺激是冠心病的重要誘因,幫助患者學會自我情緒調節(jié),減輕激動、緊張及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從而降低不良心理情緒因素誘發(fā)冠心病的概率;(2)通過看視頻、溝通交流等方式讓患者掌握冠心病的相關臨床癥狀、治療藥物服用時間及不良反應,讓患者知曉按時服藥的重要性;(3)通過教育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合理健康飲食等;
(4)指導患者正確對血壓、血脂、血糖及體重指數(shù)進行定期檢測,告知上述指標的正常值范圍,叮囑其及時遵醫(yī)囑以促進異常指標恢復,并告知按時復查的重要性。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均隨訪6個月,記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并對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變化情況進行對比觀察。服藥依從性:根據患者治療期間服藥情況進行評價,分為如下級別,依從性高指治療期間每個月漏服或者不按醫(yī)囑藥量服藥少于3次;依從性中指治療期間每個月漏服或者不按醫(yī)囑藥量服藥達3~6次;依從性低指治療期間每個月漏服或者不按醫(yī)囑藥量服藥超過6次。生存質量:應用生存質量測定量表表(QOL)對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5],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包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
接受相應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高42例(70.00%),依從性中17例(28.33%),依從性低1例(1.67%);對照組服藥依從性高19例(31.67%),依從性中22例(36.66%),依從性低19例(31.67%)。觀察組服藥依從性中高患者所占比例(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68.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19.44,P=0.00)。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變化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QOL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QOL量表評分均有所增高,且觀察組患者QOL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6-7]。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治療藥物,對于降低冠心病老年患者再次入院治療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多數(shù)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服藥依從性均較高,但出院后因無醫(yī)護人員監(jiān)督管理,再加上老年患者對冠心病防控知識缺乏,故常會出現(xiàn)漏服、少服治療藥物等現(xiàn)象,甚至改用其他藥物,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8-10]。故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開展相關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置管重要。
健康教育是依據對患者進行評估的結果,制訂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后整體性健康教育計劃,并在患者住院期間通過醫(yī)護人員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使患者掌握冠心病的防控知識,遵醫(yī)囑定時、定量服藥的必要性,并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11-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提示健康教育可以明顯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這與通過健康教育提高了老年患者在冠心病相關知識儲備方面,從根本上糾正了患者錯誤的認知有關。同時,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這與張钘[13]相關研究所得結論一致;提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陳雄華.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前后血清肌鈣蛋白T、超敏C反應蛋白的水平變化及與預后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3):409-410.
[2] Girinsky T,M'Kacher R,Lessard N,et al.Prospectiv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creening in asymptomatic Hodgkin lymphoma patients us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Results and risk factor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2014,89(1):59-66.
[3]卞娜娜,胡立群,李紅旗,等.N末端B型利鈉肽原聯(lián)合冠狀動脈鈣化總積分對老年穩(wěn)定性冠心病患者預后風險評估的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1):62-66.
[4] Steurer J,Held U,Miettinen O S,et al.Diagnostic probability function for acut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arnered from experts' tacit knowledge[J].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13,66(11):1289-1295.
[5] Schoormans D,Mulder B J,VanMelle J P,et al.Illness perceptions of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d their predictive value for quality of life two years later[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journal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2014,13(1):86-94.
[6]侯永蘭.冠心病與非冠心病患者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基本生物學特性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6,20(50):7481-7486.
[7]丁藝,朱軍.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和條件分析揭示非加性效應和族系互作對冠心病的重要性[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17,43(1):1-14.
[8]顏君,楊巧紅,林春喜,等.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16): 2675-2678.
[9]邸興偉,郝春艷.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單硝酸異山梨酯膠囊的依從性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3): 3281-3283.
[10]毛貴如,王麗姿,許楨楨,等.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狀況及服藥依從性調查分析[J]. 護理研究, 2016, 30(27): 3344-3347.
[11]方向陽,鞏維佳,侯原平,等.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血壓、血糖達標狀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7):4198-4199.
[12]王小琳,羅仕蘭,徐欽,等.雙模式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冠心病PCI術后服藥依從性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4,43(16):2101-2103.
[13]張钘.健康教育護理路徑對冠心病PCI術后病人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研究[J].心理醫(yī)生,2017,23(32):256-257.
(收稿日期: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