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芳芳,吳美玲,沈雪鳳*
(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盛澤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0)
乳腺癌為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育齡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1]。乳腺自查具有簡便易行、經濟實惠、容易推廣等優(yōu)點,非常適合健康人群早期篩查乳腺疾病及乳腺保??;但非專業(yè)女性不易快速、正確掌握該方法等缺陷限制了其臨床推廣及應用。本文采取信封法對照研究圖文資料宣教在乳腺自查中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樣本量為2017年4月~7月我院門診部分兩癌普查人群為調查人群(400例),分為實驗組(n=200)和對照組(n=200),實驗組為圖文資料宣教乳腺自查方法,對照組為文字資料宣教乳腺自查方法,入組標準:1、均質良好的健康適齡女性;2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已有腫塊患者;2、乳腺手術史;3、有乳癌家族史。
本次調研由兩名高年資護士參與,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調研表,調研表由三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為患者一般情況調研,經統(tǒng)計學分析,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第二部分為評估標準,即乳腺視、觸、擠三種自檢方法;包括文字資料法及圖文資料法,自檢時間在洗澡時或睡覺前,月經結束后3~4天,絕經女性每月固定一日為自查日。第三部分為乳腺自檢掌握量表,即為最終的評價指標。
調研者以信封法的形式準備400份調研資料;實驗組(n=200)采用圖文資料評估,對照組(n=200)采用文字資料評估,采取現場調研的形式,三部分內容由一位高年資護士負責解釋說明,另一位高年資護士則負責現場填寫調研表,完成后當場收回。
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則為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驗水準取α=0.05。
實驗組在宣教耗時、正確掌握率、乳腺疾患檢出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實驗組的敏感性(真陽性/200)和特異性(真陰性/200)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乳腺自檢兩種宣教方法的評價指標對比(s,n,%)
表1 乳腺自檢兩種宣教方法的評價指標對比(s,n,%)
備注:*:乳腺自查和鉬靶(乳腺超聲)檢查均陽性;**:乳腺自查和鉬靶(乳腺超聲)檢查均陰性;***:乳腺自查陽性,鉬靶(乳腺超聲)檢查陰性;****:乳腺自查陰性,鉬靶(乳腺超聲)檢查陽性。
評價指標 實驗組 對照組 x2/t值 p值宣教耗時 81.36 21.89 121.06 21.29 t=-18.391 p=0.000正確掌握率 192(96) 175(87.5) x2=9.545 p=0.002真陽性人群* 55(27.5) 38(19) x2=4.049 p=0.044真陰性人群** 133(66.5) 110(55) x2=5.546 p=0.019假陽性人群*** 2(1) 30(15) x2=26.63 p=0.000假陰性人群**** 10(5) 22(11) x2=4.891 p=0.027
乳腺自查是一項方便、經濟、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對乳腺癌的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有重要意義[2]。研究顯示,學習過乳腺自查方法的女性進行自查的比例是沒學習過女性的6.7倍[3]。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采用不同的宣教方法,最終乳腺疾患陽性檢出率、宣教耗時以及正確掌握率均有所不同,而不足之處在于本研究樣本量偏小。從宣教耗時的結果來看,由于社區(qū)婦女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小學及以下人群占了絕大多數,對這一類人群采用圖文資料的宣教模式,可以讓她們更直觀的掌握乳腺自查方法,減少操作時間,最終提高乳腺疾患檢出率。受試者一旦經器械檢查確診乳腺疾患的存在,我們則建議盡早進一步治療,而對于最終結果為真陰性的群體,我們則建議不要放松警惕,繼續(xù)定期自查。
綜上所述,圖文資料的宣教模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女性早期發(fā)現乳腺相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