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文
摘 要: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每一個字的演變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進步。也因為漢字的存在,中國民族的文化得以繼承和發(fā)揚。因此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是繼承和發(fā)揚祖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因該充分把握好每一節(jié)語文課,讓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從每一堂課開始。
關鍵詞:語言;漢字;語文課;文化
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說《最后一課》中韓麥爾老師是這樣描述法國語言的:“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們,只要牢牢地記住自己民族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共同語言是一個民族形成最重要的標志,民族語言能凝聚人民力量,激發(fā)民族斗志,繼承民族精神!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有著古老而又年輕的語言——漢語。她樸素又優(yōu)美,她沉默又強大,因為有她,中國古老文化得以繼承,因為有她,中華民族優(yōu)秀精神得以發(fā)揚光大。為什么她如此令人著迷?那是因為——她具有直觀性。圖畫式的形象思維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維方式,這種最直接最直觀的方式與現(xiàn)代人們的思維想通。
她是音形意的結合。漢字不是隨意拼湊,而是有理的組合。尤其是形聲字,看到字我們就可以知道她屬于事物的哪一類,是拿著兵器表示軍事,還是拿著農(nóng)具表示勞作。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在當今計算機網(wǎng)絡時代,傳統(tǒng)的漢字正在經(jīng)受巨大的考驗。在社會各界保護祖國語言文字的同時,語文新課標的課程標準里面中就提出:“語文課程應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薄罢Z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于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發(fā)展學生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p>
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體會到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責任,都無疑擔負著“龍的傳人”這一重任。我也正在從自己的教育生活中發(fā)現(xiàn)著、反思著、成長著。
當前的語言文字教學,尤其是識字教學只從字形和音義方面簡單教授,有的時候會將一個生字強制拆分成幾個部分,靠死記硬背、東拼西湊來掌握漢字,而不是從根源、從字理方面去理解漢字。在低年級階段這種方法可能看不出問題,好似識字的效果還不錯,但是到了中高年級,孩子面臨的詞語句子含義越來越深刻,沒能從根處理解,就會將學生攔在準確體會詞義、句意的大門之外。
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呢?
一方面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就要對祖國語言文字滿腔熱情滿腔愛。正如魯迅在自己的《雜文》提到的:“無論愛什么,——飯、異性、國、民族、人生等等,——只有糾纏如毒蛇,執(zhí)著如怨鬼?!苯處煂ψ鎳Z言文字產(chǎn)生濃厚的感情,就能孜孜矻矻,深入其中,尋求知識的寶藏,進而帶領孩子徜徉在祖國語言文字的海洋。
另一方面,如同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在有限的課堂中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激情。
一、識字中體味語言文字樂趣
抓好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課堂的重點。除了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意愿之外,新課標還指出:初步了解構成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初步掌握漢字的形體美。
多數(shù)漢字都包含線的藝術,由橫豎撇點捺提鉤組成,各個部件組合的緊湊有韻味,形體勻稱,給人以圖畫美的感覺。真正的識字應該從漢字的構成角度去考慮。除此之外,從字理角度分析字形也是一種有趣的方式??梢栽谡n堂中與孩子們滲透基本的構字方法,例如象形、形聲、會意。我們現(xiàn)在接觸的漢字大部分是合字體,其中造字的部首表意,構成字后,其意義也沒有變。因此想要知道一個字的意思,就可以從部首分析。例如帶反犬旁的字多與小動物與關,帶草字頭的字多與植物有關。會意字也是如此,如“日”和“月”構成明,小土為塵,小大為尖。甲骨文則更加直觀形象,例如立即的“即”和既然的“既”,有些學生就感到區(qū)別很困難,但從造字角度看,“即”是一人靠近食物,表接近的意思;“既”為一人吃罷反身離去,是已經(jīng)的意思。從以上角度入手,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可以舉一反三,高效率地識字,而且可以一勞永逸地掌握,永不混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誦讀中感受中華語言魅力
新課標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帶領學生誦讀古往今來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寫成的佳作,猶如在無數(shù)瑰麗璀璨的珠寶中觀賞遨游,美不勝收。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哪怕是一首小詩也有無窮的趣味,如杜甫的《春望》寫國破之憂愁,筆筆憂,句句愁,花草鳥木皆添愁;馬致遠的《秋思》三句話,九種物,構成一幅秋天黃昏的圖景。同時,富含振興民族、熱愛祖國情感的佳作更應該讓孩子多讀多體會,從而在朗讀中感受到祖國錦繡山川的壯麗優(yōu)美,愛國志士的可愛可敬。
漢語,她就像蒼茫宇宙中閃爍的群星,讓世人著迷。她連同中國的文物一起成為祖先留給我們的珍寶,煥發(fā)出永久的光彩。就讓我們從孩子們學習的每一個漢字、每一個句子、每一篇美文中去體會和感悟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與經(jīng)久不衰的美麗吧!讓我們培養(yǎng)孩子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從每一堂課開始!
參考文獻:
魯迅.魯迅雜文[M].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