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偉文,身份證號440602198209191818
電子技術課程知識包括很多基本的電工知識。比如電阻的串并聯(lián)、電容與電感和LC電路。近年來技校生源不足,學生素質偏差,初中應屆畢業(yè)生馬上學習電工基礎這樣的專業(yè)基礎課,肯定會不適應。如果沒有學好電工基礎,在學習電子技術課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吃力。短短幾節(jié)課時間,學生就會備受打擊,表現(xiàn)出厭學情緒,專業(yè)教師很難完成教學目標。改變教學現(xiàn)狀、提高教學效果,是擺在電子技術專業(yè)老師面前的難題。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假如教師不想方設法讓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和振奮智力的心理狀態(tài),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會導致疲倦,如此學習也逐漸變成了負擔,因此提高技校電子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調動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此,在技校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引入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采用問題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留心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充滿了電子技術科學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穿插這些具體的生活例子和生活現(xiàn)象來刺激學生,激發(fā)其學習主動性,從而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講“模擬電子放大電路工作原理”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適當引入生活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在收聽收音機時,有時候播放的聲音出現(xiàn)顫抖?學生在通過積極思考后,認為主要是收音機電量不足。然后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收音機電量不足為什么會產生上述現(xiàn)象呢?”學生們左思右想,依然尋找不斷準確的答案。此時教師在引入“模擬電子放大電路工作原理”,如此一來,通過引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案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對電子技術這門課程而言,實驗至關重要,這也是學生參與實踐的重要途徑,更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基礎知識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技校教師在電子課程教學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為其設計并制作更多的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技校電子技術傳統(tǒng)實驗教學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即首先由教師提出實驗目的,逐一講解實驗的內容、實驗步驟以及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然后學生再依葫蘆畫瓢動手實驗,獲得實驗數據,得出本次實驗結論。傳統(tǒng)實驗教學的目的局限于驗證書本理論知識,因此在整個教學中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對此,筆者認為電子技術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性實驗,教學步驟為:教師首選提出實驗需要探究的目標和方向,然后讓學生自主開展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實驗室巡視,主要檢查學生電路設計是否合理、操作過程是否規(guī)范、實驗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等,并鼓勵學生總結實驗現(xiàn)象,歸納實驗數據。此過程不僅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而且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探究性實驗時,應該注意實驗內容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設計的探究性問題難度要適中,要符合學生知識現(xiàn)狀,以便學生順利完成探究性實驗,獲得正確的結論。例如在教完“555時基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實驗室自制簡單的音樂門鈴、催眠器等電路,并讓學生思考如何通過555定時器來組成電路從而實現(xiàn)不同使用要求。通過親自設計實驗,學生掌握了使用555定時器的正確方法,調動了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將書本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這種模式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來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其中以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和電子實驗平臺為典型代表。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能夠將教師需要授課的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并且可以反復調用。這樣便可以將電子技術中原本抽象、難以表達的概念、現(xiàn)象、過程等再現(xiàn)于課堂中,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另外,在教學中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還有助于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應適當,不可過分依賴。對于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某些電子實驗,學校缺少相應的實驗設備和器材。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便可以利用電子仿真軟件(如計算機仿真設計軟件)輔助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虛擬的實驗環(huán)境,讓學生在該實驗環(huán)境中動手實踐,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三極管電路的放大原理”這一章節(jié)知識時,教師便可以利用計算機仿真軟件為學生制作一個放大電路,學生在觀看信號放大過程中便對三極管電路的放大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當學生在掌握了計算機仿真設計軟件的基本操作后,便可以通過計算機自主學習相關的課程內容,進一步開展開放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了各種電子技術課件,對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網絡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通過網絡進行授課,開展虛擬實驗,從而提高電子技術課堂教學的質量。
電子技術課程的改革。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如學校改造實訓中心,培養(yǎng)一體化教師,專業(yè)教師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學生自主參與到一體化教學中。這樣電子技術課程改革就會順利進行并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