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法國馬賽的學生在街頭抗議,反對政府的學校改革計劃。
(文見第十六版)
●本報駐法國、德國特約記者 董銘 青木 ●任重 王會聰
“這是馬克龍上臺18個月以來首次做出‘U形大轉彎。”據英國路透社6日報道,為了平息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機”,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5日決定徹底取消在2019年上漲燃油稅的計劃。上周六,持續(xù)三周的“黃背心”抗議活動吸引超過16萬法國人上街,巴黎的抗議者在最繁華的街區(qū)燒車、砸窗、涂鴉,引發(fā)大規(guī)模騷亂。雖然收回燃油稅調整政策令馬克龍堅定改革者的形象嚴重受損,然而法國政府對本周六繼續(xù)舉行的“黃背心”抗議更加擔憂,害怕其演變成嚴重暴力事件。同時令外界擔心的是,聲勢浩大的“黃背心”鼓勵了擁有不同訴求的法國人站出來抗議政府。6日,法國當局扣押至少140名對教育改革不滿的示威者?!皯嵟姆▏币貧w了嗎?
本周六“向愛麗舍宮前進”
當地時間5日,法國總統(tǒng)府宣布在2019年徹底取消調漲燃油稅的計劃,這距離法國總理菲利普宣布延期上調燃油稅6個月不到24個小時。法國生態(tài)轉型與團結部長德呂吉5日晚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馬克龍在電話中告訴他,部分民眾認為暫緩調漲是個“騙局”,現(xiàn)在沒有騙局的問題了。5日當天,法國政府派出9名部長通過電視與廣播電臺向公眾解釋政府立場。自上周末從阿根廷參加G20峰會回國后,馬克龍至今未親自出面做公開表態(tài)。
在法國媒體看來,這是法國政府對“暴力感到害怕了”。“我們有理由擔心(本周六將出現(xiàn))嚴重暴力事件?!睈埯惿釋m一名消息人士對法新社表示。截至目前,“黃背心”抗議活動已導致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取消加征燃油稅是好消息,但我們并不滿足于此。”據法國BFM電視臺6日報道,來自法南部地區(qū)的“黃背心”成員瑪麗琳當天說,政府也有可能以征收另一種稅的方式彌補取消加征燃油稅的損失,“我們已經習慣政府右手給東西,左手加倍收回”。英國路透社6日援引法國預算部長的話說,放棄2019年上漲燃油稅意味著國庫損失40億歐元。
“我們正在經歷的時刻并非關乎政治反對,而是關乎法蘭西共和國的命運?!狈▏l(fā)言人格里沃5日說,馬克龍在當天的內閣會議上敦促決策者發(fā)出“清晰明確的聲音”,以呼吁民眾“保持冷靜”?!包S背心”主要成員德魯維6日告訴BFM電視臺,他們本周六抗議行動的目標是“向愛麗舍宮前進”。
法國《費加羅報》注意到,馬克龍對菲利普暫緩調漲燃油稅的決定“修正”得太快了,這背后顯示兩人或存在分歧。文章稱,如今,菲利普如同“坐在彈射座椅上”,其政治生涯在“黃背心”事件后變得不明朗了。
“沒有領袖,沒有中間人,誰都可以穿上黃背心”
“更低的稅收,更高的工資,不必為生計擔憂,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許多外媒這樣總結“黃背心”參與者的訴求。美國《紐約時報》說,許多抗議者表示,多年來他們的購買力已大幅下降,幾乎入不敷出,更別說外出旅游、度假或者偶爾下館子打牙祭。2016年,法國的月收入中位數為1700歐元,很多抗議者的收入接近這一數值。
起初,抗議者多為來自鄉(xiāng)鎮(zhèn)與大城市郊區(qū)的居民,他們依賴小汽車通勤與生活,對汽油價格非常敏感。如今,馬克龍面對的麻煩不僅是他們。路透社6日稱,學生已經開始躁動起來。農民抱怨他們被零售商壓榨,對政府推遲本該在5日出臺的上調10%最低糧食價格政策怒不可遏。此外,退休人員、公路與鐵路工人、卡車司機、自由職業(yè)者、小企業(yè)主、警察、消防員都加入示威行列。法國政府不僅要面臨周六的“黃背心”活動,還有多個行業(yè)在周末、工作日舉行的罷工。法國《解放報》稱,如此復雜的人群組成的“黃背心”是一場“人民運動”,“沒有領袖,沒有中間人,誰都可以穿上黃背心,這才是愛麗舍宮將面對的前所未有的正面沖擊”。
“黃背心”是民粹主義運動嗎?《紐約時報》稱,雖然馬克龍被貼上“富人的總統(tǒng)”的標簽,但“黃背心”與通常的“民粹主義劇本”不同,它沒有受某個政黨的引領,不聚焦種族、移民問題,只是關乎生計的自發(fā)行為。巴黎擁有眾多奢華的購物街,這些街道成為城市特權的標志,是與部分其他毫無生氣的省份形成鮮明對比的“傲慢”象征,因此成為“黃背心”聚集的主要場所。
由于“黃背心”風波愈演愈烈,法國政府6日一項看上去與之并不直接相關的舉動也有了別樣的解讀。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6日宣布,如果在明年3月之前沒有與其他歐盟國家就向谷歌、蘋果、臉譜等互聯(lián)網巨頭征收3%廣告銷售收入稅一事達成協(xié)議,法國自己將在明年考慮引入這一稅項。路透社6日評論說,法國政府想以這樣的表態(tài)迎合“黃背心”反對大企業(yè)的情緒。
“憤怒的法國回歸”
美國《華盛頓郵報》5日說,法國依然因長期的社會與政治問題陷入困境:失業(yè)率高(9%)、經濟增長率低、城鄉(xiāng)差距與貧富差距大。文章稱,曾經承諾解決這些問題的馬克龍變成了一個不接地氣的精英,他的行事風格冰冷,屢次對普通民眾出言不遜,讓他們停止抱怨、到大街上找工作等?!熬⒖紤]的是世界末日,我們擔憂的是月底的日子”“對于月底買不起食物的人,馬克龍的建議是買電動汽車”……這些抗議者的表態(tài)已經說明了許多問題。
“這場運動完全出乎各方預料……法國的體制正陷入危機?!薄都~約時報》援引政治學家雷尼的話說。《華盛頓郵報》認為,此次風波暴露馬克龍的政治地位以及法國政黨體制的脆弱性。馬克龍當選很大程度上是法國傳統(tǒng)政黨式微的結果。他的支持來自自己政黨,缺少草根大眾的支持。
在外界看來,“黃背心”事件給法國帶來多方位的影響。法新社6日文章列舉了五大后果。首先,由于在調整燃油稅上讓步,馬克龍此前堅定、有抱負的改革總統(tǒng)形象被削弱。其次,馬克龍一直致力于吸引外國企業(yè),尤其是創(chuàng)新領域的投資,打造“法國回歸”的形象,如今“憤怒的法國回歸”令該國吸引力再次下降。第三,戰(zhàn)勝極右翼政黨上臺、在國際舞臺上呼吁多邊主義的馬克龍受打擊,會讓民族主義者十分欣喜。第四,降低財政赤字的努力被動搖。最后,促使社會對法國予以總統(tǒng)極高權力的現(xiàn)行政治體制的新一輪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