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31南京市浦口醫(yī)院(江蘇)
研究顯示,品管圈能顯著提高護理質(zhì)量、解決護理問題[1]。因此,本門診對品管圈在兒童窩溝封閉護理中的應用100例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窩溝封閉患者100例,電腦隨機分兩組,每組各50例。
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病家族史;②認知障礙。納入標準:窩溝封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女25例,男25例;年齡6~10歲,平均(8.21±1.15)歲。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6~11歲,平均(8.15±1.17)歲,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50例均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50例均使用品管圈護理:①首先成立品管圈護理小組,由護理人員組成,制定不同的護理主題,從可行性、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圈員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將提高兒童窩溝封閉護理效果作為活動主題內(nèi)容,對護理現(xiàn)狀進行分析。②對常規(guī)護理計劃中的缺點進行評估并改進,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品管圈、兒童窩溝封閉護理相關(guān)文獻后,再制定護理計劃并實施,品管圈活動時間2個月,完善品管圈計劃后,再實施。③應保持診室環(huán)境干凈舒適,在診室內(nèi)擺放綠色植物,讓診室內(nèi)墻面保持溫暖和柔和的顏色,能顯著減少患者對門診治療環(huán)境的恐懼感。在護理中,護理人員可用趣味性物品和玩偶,做好患者心理安撫工作,在適當?shù)那闆r下,可使用趣味性語言,拉近和患者之間的距離。④在對患者進行窩溝封閉時,護理人員應遵守無菌原則,將吸唾管妥當安置,將多余雜質(zhì)和水分吸除,預防術(shù)區(qū)污染情況,在治療過程中,應將酸蝕凝膠和酸蝕劑傳遞給醫(yī)生,將隔濕棉卷及時傳遞給醫(yī)生,保持患者牙面干燥,預防唾液感染情況,在治療過程中,應將組織碎片和沖洗液吸出,對患者動作反應進行密切觀察,避免患者由于其他因素導致亂動,使術(shù)區(qū)受到污染。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窩溝封閉保留率、護理操作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家屬的滿意度。
統(tǒng)計學處理:本次研究中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6.0軟件,將兩組患者的窩溝封閉保留率、護理操作評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者各項指標不同,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窩溝封閉保留率:觀察組患者5個月窩溝封閉保留率96.00%,10個月窩溝封閉保留率92.00%,高于對照組患者窩溝封閉保留率(P<0.05),見表1。
對比滿意度:觀察組患者家屬的滿意度96.00%,與對照組患者的80.0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對比護理操作評分:觀察組患者護理操作評分(90.21±1.25),與對照組護理操作評分,(80.11±1.1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在進行窩溝封閉的過程中,實施品管圈后,護理方面取得顯著效果,通過各項配合,在治療前,減輕患者心理焦慮、恐懼感,使患者愉快度過治療時期,促進窩溝封閉能順利開展,再進行交流和溝通,讓患者感覺到趣味性,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預防情緒波動,使保障窩溝封閉順利進行[2-3]。在進行窩溝封閉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預防患者牙面受到污染,還能顯著提高窩溝封閉保留率,由于進行窩溝封閉的患者是兒童,兒童均伴有唾液分泌旺盛、自制能力差、舌神經(jīng)無法自主控制情況,易發(fā)生唾液感染,導致需要重新進行封閉,使醫(yī)生工作效率顯著降低,導致窩溝封閉失敗率增加。而通過實施品管圈護理后,能顯著避免上述缺點,提高窩溝封閉保留率,降低窩溝封閉失敗率;另一方面還能增加患者家屬的滿意度?,F(xiàn)如今,品管圈已經(jīng)成為兒童窩溝封閉護理中的首選護理方式[4-6]。
表1 兩組患者的窩溝封閉保留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家屬的滿意情況比較(n)
表3 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操作評分(±s,分)
表3 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操作評分(±s,分)
分)組別 例數(shù) 護理操作評分觀察組 50 90.21±1.25
綜上所述,通過在兒童窩溝封閉護理中應用品管圈后,取得顯著效果,值得再進一步推廣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