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琛
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一本好書能夠改變?nèi)说囊簧?,提升一個民族的思想境界。初中階段學生認知快速發(fā)展,高考壓力暫遠,是培養(yǎng)讀書習慣、掌握閱讀技巧、激發(fā)閱讀興趣、進行大量高質量閱讀的黃金時期,也是奠定國民一生閱讀根基的關鍵時期。
一、中學生閱讀現(xiàn)狀與問題
語文閱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包括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語文閱讀教學應當立足課內(nèi),引申課外。課內(nèi)閱讀是主體,強調精讀精煉,掌握和提升學生的基礎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而課外閱讀是不可或缺的補充,作為開放個性化的廣闊空間,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當前國民閱讀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據(j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所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人均紙質閱讀僅4.66本,其中很大部分是課本教材。中學課堂的閱讀情況也令人擔憂,根據(jù)2016年某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調查報告顯示,當前學生閱讀情況主要如下:1.學生對閱讀教學的實踐與任務不夠明確,閱讀時間不足;2.學生對閱讀的意義沒有足夠的認識,較少閱讀經(jīng)典作品,部分教師和家長更重學習成績,強調閱讀對成績提高的功利性;3.大多數(shù)學生對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認識不到位,交流少,導致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無法凸顯。此外,娛樂化閱讀充斥,學生主動性不強,教師引導和推動力不足,也是當前課外閱讀主要存在的問題。
二、課外閱讀教學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總目標”中提出:“具有獨立閱讀的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痹凇胺蛛A段目標”中,第四學段(7—9年級),要求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為了貫徹重視課外閱讀的理念,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從“重視課本選材,明確閱讀要求”、“引導整本書閱讀”和“強化課外閱讀觀念”出發(fā),“部編本”在初中教材編寫落實上,將名著導讀位置提前了,并增設了“閱讀方法指導”,增設了“專題探究”,增加了以“重點閱讀”和“自主閱讀”為形式的主次結合的推薦閱讀量。
總體而言,從中外閱讀教學策略上來看,國外閱讀教學都強調對作品的整體宏觀指導,重視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閱讀評價側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評價。
三、課外閱讀教學設計實踐
綜合當前的實際情況、課程標準、課改理念和國外的經(jīng)驗,從總體目標、學年整體安排、綜合實踐活動三個方面對中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進行整體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讀書動力,擴大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質量。
(一)課外閱讀教學設計的總體目標。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體會不同體裁文學作品的特征,完成教材內(nèi)名著閱讀必讀內(nèi)容,完成課外自讀任務,培養(yǎng)閱讀興趣,并樂于且學會與同學分享自己讀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二)學年閱讀任務的總體安排。一月開展1-2次課后線下讀書交流會活動,兩個月開展1次綜合閱讀課程,一學期完成兩本課內(nèi)必讀作品,一學期每人提交4篇讀書報告,一學年開展1次小組期末讀書匯報演出。
(三)綜合閱讀課程活動設計。走進圖書館,讓學生了解圖書館,熟悉查閱信息工具,為閱讀得更好更快更高效做準備;了解名人讀書習慣,搜集閱讀故事,開展讀書故事會,進行評優(yōu);學會“悅讀”,讓學生能夠掌握閱讀技巧和工具,學會閱讀的具體方法;進行專題研討,據(jù)學生興趣和課本,選擇相應的交流主題,在此基礎上,學生確定不同角度并進行分組研討,最后進行小組研究成果匯報與點評,讓學生學會分享交流,獲得讀書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