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匯文實驗初中教育集團西校區(qū) 高 云
學生能深思品質是評價學生數學水平高低以及思考能力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是能否具有數學思維的關鍵品質。受長期傳統數學教學的影響,數學教育已經背離了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習慣和能力的意義,而發(fā)展成了“應試教育”。為了順應時代的變遷及教育的發(fā)展潮流,“應試教育”必須積極遏制。本文就對如何通過初中數學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能深思品質表述自己的觀點。
培養(yǎng)學生能深思品質簡單來說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深刻思考的習慣,鍛煉學生的鉆研能力,讓學生能夠透過表象看本質回答問題,了解事物或者問題的復雜性,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解決。通過質疑讓學生產生深思有三步,即發(fā)現疑問、提出疑問以及解疑深思,善于發(fā)現疑問需要學生鍛煉自己的觀察力,提出疑問需要學生樹立自己的信心以增加質疑的勇氣,解疑深思需要學生鍛煉思維能力深入研究問題。看似沒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卻缺一不可。在實際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解題錯誤,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對新學的數學理論創(chuàng)新理解的平等機會,讓學生在“無疑”中產生“有疑”,并鼓勵學生對此提出疑問,這個過程就是學生對概念的深思。引導學生質疑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數學理論上的理解擴展,教師還可以通過增加新的教學形式引導,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評講練習或者考卷時,通過聯想教學在講解單個或者多個問題后,將單個題目進行聯想分析,將多個題目建立聯系,啟發(fā)學生展開深思并尋找題與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尋找數學解題的普遍規(guī)律,建立做題目標;還可以通過“變式教學”轉換復雜數學,數學題目千變萬化卻萬變不離其宗,尤其對于初中數學來說,題型相對簡單,大多數學題目都可以一一歸類為一種,“變式教學”的開展就是輔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思,讓學生對理論、對問題看得更透徹。
初中數學教學引導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僅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初中生心理處在待成熟階段,常會出現“怯場”的現象,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還要在心理上幫助學生突破自己、展示自己。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設疑時要由淺入深,先從簡單的入手,給予學生大膽質疑的信心,然后再緩緩推進,切勿“一步登天”,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不善于深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沒有對課外數學的好奇,沒有深思的對象。深思即為深刻思考,對問題的深刻思考不能僅僅停留在原本的問題上,要對外擴展思考,初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深思的前提是要樹立學生的深思目標。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數學教學只教會了學生如何考試,卻沒有教會學生思考。在實際的傳統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淺嘗輒止地教學,學生也就淺嘗輒止地聽課,僅滿足于淺層次教學,卻從來不滿足學生對課外知識的好奇。初中學生還是有著孩子對未知的好奇心理的,教師為何不去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呢?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深思品質,自己首先就得學會深思,在教學中要深刻,不滿足于考試目標,思想上要懂得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應試,而在于培養(yǎng)人才,因此教師要多方面開闊學生視野,拒絕淺嘗輒止教學。在這一方面,最簡單的方法其實就是在原先的問題上提出新的問題,當然所提的新問題一定要是相較于原題來說有一定難度的,并且輔以誘導性的語氣,增添深思的氛圍。例如蘇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實際教學,在基本教會了學生平方根的知識后,教師誘導性地提出:“同學們,我們學過了平方和平方根,那么我們以前學習的立方也有立方根嗎?如果有的話,可以這樣寫嗎??!边@樣的問題必然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必然會疑惑:“立方也有立方根嗎?”這不就引導學生深思了嗎?類似這種形式的教學,既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還為以后學習立方根的知識做了鋪墊。因此數學教師要深刻教學,在數學教學中鉆研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深思品質。
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全方面發(fā)展,而數學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分支,數學教學必須端正教育的真正意義,要將數學教育作為真正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品質的手段。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能深思的品質,應該將反思或者回思作為探究的突破點,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習慣品質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教師要把握機會,加強思想滲透教學,更加重視學生能深思品質的培養(yǎng),以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素質人才。批判性思維就是對問題原先的思考進行檢查并重新思考,是對他人或者自己原先觀點做出一定程度的否定或者肯定。自我反思即重新思考,也就是深思。最簡單的反思教學就是考試中或者做題后的復查,也就是常見的數學教師對學生提出如果考試完有剩余時間就一定要檢查試卷的要求。復查就是對自己的重新審視,也就是一種反思;其次就是對他人提出的觀點進行正確的反駁,這一方面最鮮明的表現就是不盲目崇拜他人,敢于挑戰(zhàn)權威,重新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者觀點。尤其在數學方面,解決數學問題必須要進行反思,總結經驗,能做出學會一題破十題的效果,主動去剖析他人的思路或者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以尋求最快最佳的思路解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能深思的品質,總的來說就是引導學生對問題再思考,得出更好的解題方法,或者對其擴展思考,獲取到新的學習經驗。學生的深思品質的培養(yǎng)仍需長期堅持,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反思整改,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活動,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并持之以恒,其次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盡量做到讓學生主動養(yǎng)成深思的習慣,以便于以后的學習發(fā)展。
[1]戴文.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與深思品質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10).
[2]王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J]現代教育,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