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追蹤修正和單詞處理器的英語寫作糾錯反饋研究

        2018-11-30 06:53:14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6期
        關鍵詞:后測延時修正

        苗 佳

        (東北大學 外國語學院, 遼寧 沈陽 110819)

        反饋在教學研究領域一直被認為是提高學習者學習能力和鞏固其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在寫作教學中,反饋指“讀者向作者的輸入,它的功能是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1]。寫作反饋成效會直接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程度,也能夠反映教師的寫作教學效果[2]。外語寫作反饋可分為采取教師反饋、同伴反饋和自查。同伴反饋是指學生之間相互評閱作文并提供修改信息,隨著過程寫作法的盛行近年逐漸受到重視[3]。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媒介交際的研究不僅已成為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領域的一個熱點,而且在應用語言學及外語教學文獻中不斷涌現(xiàn),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勢頭[4]。計算機媒介交際關注的是外語學習者與本族語者或非本族語者之間是否建立語言學習實踐共同體,是否互相給予對方語言反饋,是否有助于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以及是否有助于創(chuàng)建合作項目的社會和機構環(huán)境等。在外語教學領域,計算機交際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促進了寫作修正反饋技術的不斷完善,特別是追蹤修正和單詞處理器。追蹤修正是唯一的一種以顯性和隱性的方式進行修正反饋的技術,有助于學習者對寫作錯誤進行再認識,形式再表示。單詞處理器則提供了針對不同類型寫作錯誤進行糾錯的技術支持,系統(tǒng)可以發(fā)現(xiàn)單詞、短語、句子中的錯誤并在下面劃線,并基于元語言信息建議修正糾錯。目前,在國內寫作修正反饋研究中,關于待糾正的錯誤類型、有效的錯誤修正類型及錯誤修正時機方面的研究還很欠缺。鑒于此,本研究基于計算機媒介環(huán)境下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實踐,進一步深入探討追蹤修正和單詞處理器技術對寫作有效性的促進作用。

        一、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

        1. 外語學習中的糾錯反饋

        糾錯反饋旨在促使學習者加強對錯誤的注意。因此,外語學習者需要注意到目標語和中介語之間的差異及語言產(chǎn)出的表征[5]。糾錯反饋有利于二語習得及增加錯誤被發(fā)現(xiàn)的幾率。Sauro指出了糾錯反饋三個方面的作用:語言加工、語言成效及語言學習方式[6]。Krashen的研究表明,寫作糾錯反饋使學習者注意到錯誤并在以后盡可能避免。無意識的語言加工是語言習得,而有意識的糾錯反饋則是語言學習[7-9]。糾錯反饋對于促進新知識的內化,及加強對已經(jīng)內化語言知識控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Canale & Swain提出了交際能力理論模型[10],該模型強調了寫作中的口語交際技能、寫作中的交際方法實踐、交際方法的不同方面及寫作課堂上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關注于增強學習者學習動機、提升寫作中糾錯反饋的交互作用。多數(shù)研究成果表明,糾錯反饋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程度,也反映了教師的寫作教學效果。

        2. 糾錯反饋的分類

        糾錯反饋研究中的糾錯反饋有多種分類:按照反饋的聚效性劃分,可分為聚焦型糾錯反饋和非聚焦型糾錯反饋;按照反饋的明晰度差異性劃分,可分為直接糾錯反饋和間接糾錯反饋[11-12]。對于第一種分類而言,聚焦型糾錯反饋是針對單個語法特征的反饋。其理論依據(jù)表明,當指向單個特征時學習者更有可能注意并理解此項錯誤糾正[13]。因該類反饋允許研究人員在接收反饋之前測量學習者對目標特征使用的準確度,從而有可能在反饋之后立即確定準確性是否獲得提高[14],受到眾多學者的普遍關注。關于聚焦型糾錯反饋的多數(shù)研究都分析了即時和延遲后測的正向結果[15-16]。相比之下,非聚焦型糾錯反饋是針對一系列語法特征,其相關研究較少,且研究結果不一致[17-18]。因此本研究選取了聚焦型糾錯反饋。對于第二種分類而言,直接糾錯反饋包括識別具體的錯誤并為學習者提供正確的形式,間接糾錯反饋則包括突出顯示原稿中的錯誤而不提供正確形式。在間接糾錯反饋中學習者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語言處理,因為他們必須在自我編輯過程中利用自己的語言知識來培養(yǎng)長期的語言習得[16]。Chandler認為,與間接糾錯反饋相比,直接糾錯反饋消除了學習者在修改或新寫作文時,因語言知識不足而不能準確糾正錯誤的風險[19]。寫作糾錯反饋的元分析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研究更加關注于直接糾錯反饋而不是間接糾錯反饋[20],由于間接糾錯反饋研究的數(shù)量有限,而且迄今為止還沒得出肯定的結論,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直接糾錯反饋對語法習得更有效[21]。如果目標特征是復雜的,且學習者所需知識是不確定的,那么直接糾錯反饋的效果會更好,基于此本研究的關注點選擇放在直接糾錯反饋上。直接糾錯對于教師關注學生寫作語言的準確性,注重文章的整體性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3. 修正反饋的即時性與延時性

        Williams認為,影響語言輸出的要素之一是時間壓力,在寫作糾正反饋上的體現(xiàn)就是其持續(xù)性,即反饋處理時間的長度[22]。目前關于寫作修正反饋的相關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23-27],其中大部分關于延時糾錯反饋。研究證明,學習者通過利用寫作糾錯反饋的時間差,把修改稿與原稿相比較,這樣的修正方式不僅提高了修改稿的語法準確度,還有效地減少了以后新作文中語法錯誤的出現(xiàn)。

        在計算機媒介的環(huán)境下,即時寫作糾錯反饋的優(yōu)勢逐步顯現(xiàn)[28]。有些研究已經(jīng)考察了在線聊天中外語學習者之間的同步對話[29-33]。Yilmaz探討了使用Google Docs作為工具,發(fā)現(xiàn)了促進英語作為外語進行有效寫作修改的三種方法:教師反饋、同伴評價與協(xié)作寫作,從而證明了在外語寫作教學中實施即時與異步編輯技術的潛在教學價值。這些研究表明:外語課堂上提供在線即時糾錯反饋是可行的,并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與延時糾錯反饋相比,即時糾錯反饋涉及不同的寫作過程。但迄今為止少有研究考察學習者進行作文原稿寫作時教師提供的同步糾錯反饋[34],還沒有國內研究者進行即時糾錯反饋和延時糾錯反饋在外語寫作提升效果的比較研究。Bitchener研究發(fā)現(xiàn),寫作糾正反饋中語法準確度在即時測試和延遲測試中都得到了提升。Ellis得出結論,聚焦型反饋相對于非聚焦型反饋來說在延遲測試中的作用更強,同時對即時測試的糾錯反饋沒有顯著的影響。直接的反饋對延遲后測中的修改后的作文呈現(xiàn)顯著作用[18],相類似地Chandler認為延遲的、間接反饋比即時的、編碼過的糾正反饋準確度更高。依據(jù)Bruton,研究者需要分析接受寫作糾正反饋的作文原文的錯誤類型,但不包括進行準確度測量在新修改的作文中出現(xiàn)但在作文原文中沒有出現(xiàn)的錯誤。如果從寫作教學的角度考慮,應該進行中長期的寫作研究,而第一步就是從即時效果入手,考察教師對學生的反饋在修改稿中是否等到體現(xiàn),然后再進行相關的延時測量。

        4. 計算機媒介交際環(huán)境下糾錯反饋的認知和社會過程

        寫作過程是一種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思維創(chuàng)造和社會交互過程,寫作者通過寫作過程中的一系列認知、思維和交互活動提高認知能力、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交互能力及書面語言表達能力[35]。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在即時糾錯反饋和延時糾錯反饋條件下進行作文寫作涉及到重要的認知過程,該過程包括三個組成部分:計劃、翻譯和文稿修訂,且受到學習者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36]。這兩部分在寫作過程中同時發(fā)生,并且雙向交互[37]。圖1總結了同步糾錯反饋在外語寫作過程中的作用。

        圖1 即時修正反饋條件下二語寫作過程

        學習者可以使用同步糾錯反饋進行錯誤修正,或者通過回顧計劃過程中的反饋和翻譯過程中的反饋對寫作進行自我監(jiān)控。在線修正反饋的促進作用也得到了二語習得研究者們的驗證[38]。Long認為,提供口頭修正反饋的輸入有助于形式—功能映射,因為輸入發(fā)生在學習者接受修正反饋的關鍵時刻[39]。同步寫作糾錯反饋的過程與口語修正反饋類似,學習者均在外語產(chǎn)出時獲得各種糾錯反饋信息,此外持續(xù)的同步糾錯反饋可能有助于注意并修正錯誤,這被認為是外語知識鞏固的重要標志。異步糾錯反饋與同步糾錯反饋有所不同。異步糾錯反饋不是在寫作任務中進行管理,而是要求學習者執(zhí)行修訂任務。學習者接收異步糾錯反饋時,主要關注文稿修訂而忽略了計劃和翻譯。因此,異步糾錯反饋的修訂任務與圖1中的“文稿修訂”部分過程相似,同時可能減輕學習者的工作記憶負荷。

        由于糾錯反饋是一種互動現(xiàn)象,所以考慮所涉及的社會過程也很重要。同伴糾錯反饋涉及作者與反饋提供者之間的互動,其流程是:①學生犯錯;②同伴對文本提供反饋;③學生記錄反饋并修改;④同伴監(jiān)控修正并提供進一步的反饋。這種互動寫作教學方式是由社會文化理論支撐的。寫作的指導協(xié)助在對話的背景下進行時,其互動的支撐具有有效性。研究結果顯示:學生接受寫作同步糾錯反饋,其寫作過程發(fā)生了從同伴矯正到自我矯正的轉變、從其他調節(jié)到自我調節(jié)的轉變。延時糾錯反饋只有學生和學生均看過原稿時才能進行信息交流,即同伴閱讀后提供寫作反饋;學生收到反饋后修改作文。學生完成連續(xù)的寫作任務通常會有較大的時間差,因此監(jiān)控、追蹤學生的寫作進程對于同伴來說并不容易。

        綜上所述,作為反饋教學與研究關注的焦點,來自計算機媒介交際環(huán)境下中國外語學習者寫作修正反饋的研究還比較缺乏。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與移動技術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在線交流空間,在線寫作日漸成為傳統(tǒng)寫作模式的延伸。本研究將主要探討中國以英語為外語的學習和教學環(huán)境下,在追蹤修正和文字處理器技術的支持下,對即時修正反饋模式和延時修正反饋模式對于提高語法準確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分析,旨在探討適合我國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反饋模式,以避免采用單一反饋模式帶來的諸多弊端,對二語習得與外語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

        二、 實驗設計及實施

        1. 研究問題

        本研究擬回答,在計算機媒介環(huán)境下的如下問題:

        ① 追蹤修正和單詞處理器技術如何搭配選用才能對英語即時寫作成績產(chǎn)生顯著影響?

        ② 追蹤修正和單詞處理器技術如何搭配選用才能對英語延時寫作成績產(chǎn)生顯著影響?

        2. 研究對象

        本研究基于大學英語寫作課程,歷時8周。受試為東北某重點大學一年級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共64名,其中男生16名,女生48名。其專業(yè)涵蓋計算機、管理、金融、機械、材料、通信、商貿、建筑、物理、數(shù)學、政治、新聞、法律、藝術等14個學科。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平均分486.32,標準差53.398,最高分592,最低分330;其中四級作文分項平均分142.12,標準差14.982,最高分184,最低分117。隨機將受試分配到四個組:3個實驗組和1個控制組,每組4名男生和12名女生。實驗組1采用追蹤修正法,實驗組2采用單詞處理法,實驗組3采用追蹤修正和單詞處理混合法,控制組不采用上述任何方法。每組再細分成四個合作小組。所有小組在同樣的學習時間內均由筆者執(zhí)教,使用相同寫作教材,教學內容一致。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沒有學生缺席。

        3. 實驗材料

        本研究依據(jù)Microsoft Word 2010提供的方法,將主要的寫作錯誤分為以下11種:大小寫字母的區(qū)分使用、不完整句子和粘著句、單詞錯用、否定含義表達、名詞短語、所有格和復數(shù)、標點、疑問句、關系從句、主謂一致、動詞短語。

        4. 實驗步驟

        本研究需要9周研究時間。在第1周開始時完成前測。然后從第1周到第8周,被試需要在每周用一小時完成一個寫作任務,其中包括25分鐘的作文寫作,接著被試10分鐘的作文修正反饋,然后每個合作小組成員的10分鐘的針對反饋的討論,最后被試5分鐘的自己作文的修改。四個組均需要在每周末進行即時后測,并在第12周進行延時后測。詳見圖2。

        圖2 研究設計

        5. 實驗程序

        被試隨機分為四組, 表1展現(xiàn)了研究過程。 教師用10分鐘時間向被試布置實驗要求, 并說明在計算機環(huán)境下進行檢查錯誤、糾正錯誤、追蹤修正的修正反饋的使用方法, 以期每個被試在實驗前熟悉計算機為媒介的糾正反饋技術。 各組均在第1周開始時進行前測,均由筆者授課,使用相同的寫作教材。

        表1 實驗研究過程

        6. 數(shù)據(jù)收集

        三個測試主要關注發(fā)現(xiàn)并修改11種寫作錯誤過程中的寫作成績。寫作成績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有33題項,是單項選擇題的形式,11種寫作錯誤中每種都會出現(xiàn)3次。每項回答正確得到1分,錯誤得0分。第二部分也有33題項,11種寫作錯誤中每種都會出現(xiàn)3次。要求被試發(fā)現(xiàn)并改正,回答正確得1分,回答錯誤則0分。所以整個測試的總分是66分。測試結果由三位英語寫作資深教師評定。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0.87,可接受。為保證內部一致性信度,測試的第二部分分別由三位專家進行評定。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4,符合統(tǒng)計學標準。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為0.86,可接受。本研究中前測、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都采用同樣的方法。

        在被試作文寫作和同伴糾錯反饋中,每個班級的學生都隨機坐在計算機實驗室里,教師也坐在同一間教室。被試的作文修正反饋由小組同伴通過計算機完成。作文三個實驗組的每名被試都需要在8周中完成對應8個題目的8篇每篇150~200字的作文,然后交給教師。每篇作文的寫作時間為25分鐘,作文類型可以包括描述文、記敘文、說明文或議論文四種文體。作文刪除了被試的姓名、學號。各合作小組對組員之間的作文予以分別討論,并提出糾錯反饋。實驗組1使用追蹤糾錯技術來修正。實驗組2用到單詞處理器糾正錯誤。實驗組3用到追蹤糾錯和單詞處理器相結合的技術進行修正反饋。被試完成作文后交給教師,教師查看完成后再返還給個人進行修改。另一方面,控制組的被試只是完成作文,并沒有任何來自同伴的修正反饋,而三個實驗組的被試對作文進行討論完成反饋,控制組被試把時間用于作文的思考、完成和編輯。

        7. 數(shù)據(jù)分析

        為了發(fā)現(xiàn)同伴評價帶來的不同寫作修正反饋類型的影響,對于實驗組的被試進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中的Post Hoc測驗比較糾正反饋類型中不同組群之間的差異,并將糾正反饋類型和時間作為自變量,將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學生的平均分數(shù)作為因變量。分析涉及到平均數(shù)和標準偏差。從第1周到第8周的11種寫作錯誤的總體錯誤、平均錯誤、總體反饋、平均反饋的數(shù)據(jù)都得了準確的測量結果。

        三、 研究結果

        前測表明四個小組在11種主要寫作錯誤上得分無顯著差異,F(3,63)=0.73,p=0.52,見表2。

        表2 前測中各組平均分方差分析結果

        注: *表示在0.05水平上顯著,下同

        表3中均值、標準差的結果顯示,計算機媒介交際環(huán)境下不同糾正反饋技術類型存在顯著差異。

        表3 即時后測中各組平均分方差分析結果

        實驗組3的均值最高,接著依次是實驗組2、實驗組1、實驗組4。數(shù)據(jù)結果是顯著的(p<0.05)。Scheffe(多重比較)結果表明,實驗組3的后測成績顯著優(yōu)于其他實驗組(p<0.05)。而且,實驗組2與實驗組1沒有顯著差異,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實驗組1、實驗組2和實驗組3中任意一組與控制組有顯著差異(p<0.05)。

        表4顯示延時的全部錯誤、平均錯誤、全部反饋和平均反饋各數(shù)值的變化情況。

        表4 第1周~第8周由齊性方差得出的全部錯誤、平均錯誤、全部反饋和平均反饋

        第1周測量的各組平均錯誤、平均反饋的數(shù)值高于第3周測量的數(shù)值,這說明兩點:①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更多的錯誤。②這并不表示學生的寫作錯誤會更多,相反他們發(fā)現(xiàn)、修正錯誤的能力會在第1個月后有所提高,能夠避免以后錯誤的發(fā)生。但平均反饋從第4周直到第8周呈現(xiàn)規(guī)律性減少,這表明11項寫作錯誤發(fā)生的次數(shù)逐漸遞減。表5方差分析的結果顯示,對于即時后測結果是顯著的,F(3,63)=22.73,p=0.00,延時后測的結果是顯著的F(3,63)=42.42,p=0.00。方差齊性分析顯示,從第1周到第8周平均錯誤和平均反饋顯著減少。

        表6是所有小組在前測、后測和延時后測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從前測到即時后測三個實驗組的即時后測得分比前測顯著提高,而相對于延時后測略顯提高。方差分析結果表明, 寫作修正反饋具有顯著的影響(p<0.05),并在8周時間內有顯著變化。表5中齊性方差分析顯示, 實驗組3的平均分從前測到即時后測較其他3組提升明顯(p<0.05)。

        表5 全部測試平均分的方差值

        表6 各組的均值和標準差

        雖然實驗組的得分優(yōu)于控制組,但實驗組1和實驗組2之間的得分比較沒有顯著差異。依據(jù)延時后測結果得出,修正11種寫作錯誤過程中追蹤糾錯和單詞處理器混合技術明顯優(yōu)于單獨的追蹤糾錯、單詞處理器技術及無任何反饋技術。齊性方差比較表明,在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中三個實驗組沒有顯著效應,而控制組的得分在一定時間段內有顯著的效應,換言之在即時后測結束后的第12周實驗組的被試仍會在寫作中犯些常見錯誤。除了反饋類型上的差異,四個小組的寫作教學是一致的,可以得出使用計算機為媒介的修正反饋類型引發(fā)了延遲后測中被試得分出現(xiàn)了顯著差異。

        四、 研究討論

        在實際寫作過程中,采用追蹤糾錯和單詞處理器技術結合的方法的實驗組3明顯優(yōu)于其他三組。追蹤糾錯、單詞處理器有助于計算機輔助的寫作修正反饋,一方面,追蹤糾錯工具使用刪除線刪除和使用不同顏色插入,作為一項高級技術有助于學生識別錯誤及錯誤的再形式化。因此,該方法具有隱形和顯性糾正反饋的特征,雖然沒有闡明錯誤的本質,但寫作錯誤的隱形再形式化得以呈現(xiàn)并跨越。另一方面,單詞處理器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的模塊,為用戶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錯誤信息。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學生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糾正錯誤。本研究的前三周,全部錯誤和平均反饋增加,但隨后出現(xiàn)減少。換言之,學生掌握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錯誤的方法,在接下來的寫作中較少地犯錯誤。

        五、 研究結論及未來展望

        本研究調查了計算機為媒介的修正反饋對于提升語法準確度的有效性。結果表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的能力顯著增強,寫作成績得到提高。

        未來相關研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第一,在被試語言水平上,本研究的樣本具有英語熟練度的中等水平,其研究結果不可能包括廣大的英語學習者,未來的研究可以對樣本的層次進行擴大,盡可能涵蓋初級、中級、高級英語學習者。第二,在糾正反饋的類型上,本研究關注了追蹤糾正、單詞處理器和追蹤糾正單詞處理器混合三類,未來的研究可能進一步探究計算機媒介交際環(huán)境下顯性、隱形及重塑三種類型。第三,在研究材料上,本研究的調查材料局限于11項主要寫作錯誤,未來的研究可以將聚焦型錯誤和非聚焦型錯誤納入研究范圍。寫作糾錯是互助寫作活動,外語學習者需要在寫作過程中協(xié)作解決各種問題,即時、延時寫作糾錯反饋則為教師提供了多樣的寫作指導方法,為學習者提供有效的、積極的支持。同時,也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調查二語寫作和語言學習的新途徑。

        猜你喜歡
        后測延時修正
        Some new thoughts of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Miall's paper(1985)
        修正這一天
        快樂語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30
        基于級聯(lián)步進延時的順序等效采樣方法及實現(xiàn)
        合同解釋、合同補充與合同修正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28
        軟件修正
        CBI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巧用“一課三測”優(yōu)化數(shù)學教學
        順學而教,提高記敘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基于前后測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反思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船舶力學(2015年6期)2015-12-12 08:52:20
        亚州韩国日本区一区二区片|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国产精品6| 在线不卡中文字幕福利|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色猫咪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mm在线精品视频| 日本老熟妇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丰满女人又爽又紧又丰满|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熟女av中文字幕|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天堂√中文在线bt| WWW拍拍拍| 精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那有一级内射黄片可以免费看| 精品999日本久久久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不只是精品| 日本经典中文字幕人妻 | 一区二区三区字幕中文| 中国人妻被两个老外三p|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奶头又大又白喷奶水av|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美腿丝袜在线一区二区| 老女人下面毛茸茸的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精品久久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日本欧美小视频| 亚洲av第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久久久久麻豆v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