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縣盤陀中心學校 林慧怡
識字,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進入語文知識殿堂的一把金鑰匙。部編版一年級新教材一改以往拼音教學為先的格式,把識字放在伊始,可見識字的重要性。
新教材識字的編排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重視打好識字寫字基礎。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體現(xiàn)漢字規(guī)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大膽使用教學媒體和課件,積極采用有趣的、吸引學生的方法,使孩子們能輕松習得生字。
老師的角色是“教”,學生的角色是“學”,這些亙古不變的教學,激發(fā)不了低年級孩子的好奇心,調(diào)動不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中學生沒有主動參與的愿望,只能是一味地接受,這樣遺忘率是很高的。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在識字教學中設計了爭當“小老師”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爭當“老師”,發(fā)現(xiàn)生字寶寶音、形、義的特點,并能教會自己的“學生”。課堂上,“小老師們”為了讓自己的學生能夠學得更好,也真是各顯神通啦!有的小老師從字音入手,提醒大家要區(qū)分好平舌音與翹舌音,前鼻音與后鼻音;有的小老師抓住了字形特點,用“合一合、分一分、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等方法指導大家記住字形;有的小老師能通過形近字比較的方法教大家區(qū)分易混淆的生字;還有的小老師能以自己豐富的想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析生字的字義?!靶±蠋煛钡闹v解形象生動,“學生們”聽得可認真啦!
課堂上大家爭著當“小老師”,這時的課堂氣氛異常熱烈。這樣的學習方法,使孩子們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而小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自我學習及鞏固強化的過程。這樣的識字課堂充滿了趣味性,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
歸類識字教學就是根據(jù)每個生字字形的結構特征,將生字分門別類,以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識字結構體系。歸類識字有利于學生更準確地理解字形、字義,又能幫助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種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識字能力,更好地提高識字效率。
如在教學部編版一年級上冊“我的發(fā)現(xiàn)”時,我先用課件出示了課本上的兩組生字,學生認讀后引導他們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然后根據(jù)學習伙伴的提示歸納出兩組漢字的特點——“花”“草”“蓮”“蘋”四個生字都有草字頭,大部分有草字頭的生字與植物有關;“樹”“林 ”“桃”“橋”四個生字都有木字旁,大部分木字旁的字都與樹木有關。接著,讓學生再說出幾個有關“草字頭”和“木字旁”的字。隨后,出示了“三點水”“女字旁”等幾個偏旁讓孩子找生字。孩子們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高漲。在孩子們完成了小練習后我告訴他們,一個偏旁就能有這么多的好朋友,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要多留心這樣相同偏旁的字,成為識字小達人。
歸類識字法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可以幫助低年級的孩子鞏固已學知識,避免過度遺忘。低年級孩子對知識的遺忘率很高,而教材中每課需要孩子們記憶的生字都有十幾個,這些課堂上學習過的生字要是不經(jīng)常復習是很容易就生疏的。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對已學的有相同偏旁、同音字等進行歸來復習。如學習了“送”這個生字后,會讓學生們回顧學過的生字中哪些也有“走之兒”,這時,課堂氣氛就會活躍起來,“近、遠、這、進……”孩子們爭著搶著,卯足勁兒地把頭腦中的生字挖出來。我覺得這樣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它如同調(diào)味劑,使平常無趣的識字變得趣味橫生;使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滿吸引力。輕松愉悅的氛圍能激起孩子學習的欲望,調(diào)動起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第一冊識字課文《日月明》的生字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蘋果樹,樹上貼上蘋果,并在上面寫上本課所學的生字,接著請學生來認讀。如“明,日月明”讀對了,學生一起說“對對對,摘下一個大蘋果”。樹上的蘋果全部采摘下來后,指導學生對蘋果進行分類,哪些是兩個字組成的,哪些是三個字組成的,它們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這樣一個小游戲,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很輕松地就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完成了。
這種游戲形式不但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較大范圍地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激發(fā)學習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識字教學伊始,我會用開火車的形式認讀生字;而后在鞏固復習階段用開火車的游戲進行鞏固和補強。“小火車”開起來,孩子們的興趣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課堂上小手林立,爭著搶著要讓自己小組的火車先開動。讀對了,大家齊應“答對了!”讀錯了,就趕緊請個“修理師傅”來幫忙,課堂氣氛非?;钴S。每個孩子都想表現(xiàn)自己,因此在學習的時候也會特別認真。
摘果子,開火車,歡樂對對碰,動作表演……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適時、合理地選擇游戲形式,不但能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識字,使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還能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死記硬背較復雜的生字,或是聽教師的講解分析,這樣的學習效果是不盡人意的。學生對猜字謎是非常感興趣的,恰到好處地運用字謎幫助學生識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運用識字口訣進行教學,生動有趣,瑯瑯上口,使復雜的生字變得簡單又形象,學生們記得牢,學得好,課堂氣氛活躍,又體現(xiàn)出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學生開動腦筋,自編了一些字謎。有根據(jù)字形編的字謎,如:大雨落到田上——雷;牛走獨木橋——生;又多了一寸——對。有根據(jù)字義編的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是“坐”;“四面不透風,口字在當中”,謎底是“回”。學生能想出這樣的字謎讓我很驚訝!我驚嘆學生竟然有這樣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猜字謎的方法,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與輕松。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激發(fā)了識字興趣,還發(fā)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口語表達能力,真是一舉多得的巧妙方法。
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多樣化的,而我們也是在不斷摸索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采用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枯燥無味的識字變得生動有趣,提高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