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延峰
學習數(shù)學離不開解題,解題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基礎知識,熟練運用和鞏固知識及培養(yǎng)技能的過程,又是幫助學生學習數(shù)學思想方法,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但在教學中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學生缺乏對知識的遷移,對新題型無從下手,對反復講解的基本題目也總是會而不對,這使教師感到困惑,究其原因,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用什么樣的方法可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摒棄模仿式的解題習慣呢?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教學實踐,談談解題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其整改策略.
1 變“容量過大,學生囫圇吞棗”為“精挑細選,讓學生探究悟透”
教師為使學生能“靈活應變”,往往總是想方設法找到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料,進行仔細的疏理,試圖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為一種一種的類型,然后非常詳盡地把每一種類型題目所對應的解題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記住這些解題方法并“對號入座”地解題,然后進行反復操練、機械重復,由于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堆習題做下來,收獲甚微,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出示的題目應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要讓學生親自探究悟透,例如復習二次函數(shù)在閉區(qū)間上的最值時,筆者挑選了這樣四道題目:
求解二次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最值,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影響二次函數(shù)在某區(qū)間上最值的是區(qū)間和對稱軸的位置,上述四道題就區(qū)間和對稱軸的變化進行分類,先讓學生解答討論后教師再作指導和總結,它們既典型又較靈活,且由易至難,層層遞進,意在讓學生探究悟透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求二次函數(shù)在閉區(qū)間上最值的方法.
2 變“急于提示,遏制學生思路”為“耐心等待,鼓勵學生嘗試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前作了精心的準備,每一個教學過程都作了詳細的考慮,在上課過程中,總是一點一滴地“啟發(fā)”學生:看到這個條件,能想到什么結論;要證明這個結論,需要什么條件等,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迎著自己的思路,“引君入甕”般使學生得到問題的解答,整節(jié)課似乎非常流暢,這樣“絲絲入扣”的講課,以教師的思路代替學生的思考,以教師的講解取代學生的實踐,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成為知識的接受器,這樣的教學并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扼殺了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學生的思維空間變得非常狹窄,
其實,給學生以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空間時,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審題、思考、嘗試、探究,讓學生在解題中把問題暴露出來,教師只要進行適時、適度、適量的點撥即可,這樣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jīng)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探究問題的渠道,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因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不是通過教師的講解或完全靠課本上的間接經(jīng)驗達到的,而是通過靠學生自己的探究和經(jīng)驗而獲得的,學生只有充分體驗思維的過程,才能享受到解決問題的快感,從而激勵他們有信心去解決新的問題.
3 變“個人承包,一講到底”為“集體參與”
個人承包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教師由審題到解題一人完成,一講到底;二是教師指定某一學生一問一答,一說一寫,直到結束,前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后者忽略了全體學生參與的重要性,教學變成了獨角戲或個別提問,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兩種做法最大弊端是教師所指出和強調的問題難以轉化為學生自己遇到的問題,致使學生在聽教師解題時可能存在的問題較少或無法暴露出來,
教學活動應是多邊活動,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要挖掘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充分利用學生的求新、爭強好勝、渴望成功的心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恰當?shù)慕虒W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筆者在上習題課時,時常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好差學生搭配,并選定一名組長),教師選編幾道難度相當?shù)念}目,讓各組長抽簽來選定本組要做的題,然后各組同時思考并完成解題,解題結束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板演,再對其答案由各組自己點評或相互點評,最后教師進行評比和小結,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觀念,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4 變“平鋪直敘,缺乏懸念”為“設置懸念,討論批判”
如果教師備課時對題目挖掘的深度不夠,則上課時便不敢放開、變化,而是平鋪直敘,缺乏懸念,在解題時沒有設下陷阱,平淡無奇,就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整個課堂可能會毫無生氣,學生根本提不起精神,更談不上學習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要走出這樣的誤區(qū),教師首先應盡快轉變教學觀念,探尋適合學生的生動課堂教學形式,在教學中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充分闡明自己的觀點,暴露其思維過程,如果思路正確,則給予肯定與表揚;如果思維有誤,則是暴露學生弱點的良機,這時教師可以抓住癥結,激勵其他學生共同診斷,把題目講清、講透.
解題教學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途徑,其根本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潛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上述幾點僅是筆者多年課堂教學的體會及感悟,數(shù)學教師要立足課堂,深化解題教學的作用,自己不但要盡快走出教學的誤區(qū),還要不斷探索和總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精心選編習題,善于發(fā)動學生,更多地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讓學生盡快走出模仿天地,真正做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