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冬
1題例呈現
2課堂實錄
教師:學生1是運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看出他較好地掌握這一知識點,值得鼓勵,并且我們也知道三角函數形式多樣的特點,那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教師:很好,這可以看出學生2能很好地運用有關的三角恒等變換公式,真正體現了知識的活學活用,從問題出發(fā)去尋找與條件的關系,這也正是我們解題時需要的重要思想。
還沒等筆者講完,學生3就提出來一個問題,就是這一問題打斷了最初教學設計,但這一“打斷”卻有不一般教學意義。
當筆者聽到這位學生的回答時,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筆者在備課過程中,并未預設到這種情況,那又該如何回答那位學生的問題呢?
教師:同學們,學生3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和之前兩位同學的結論不一致,但好像又有一定道理,所以大家都來想想看,究竟是之前兩位同學的答案不完善呢,還是學生3的結果沒有舍去增根?
全班一下子就安靜了,只聽到筆尖劃過紙張發(fā)出的摩擦聲,過了幾分鐘,筆者提問了一位平常數學成績不錯的學生4。
然后整一個班級又陷入沉思當中,不過很快,有學生給了筆者回應。
此時,班級響起了掌聲。
教師:其實我們能夠通過這道題目,體會到方法多樣性的妙處:雖然過程不同,想法不同,但是最終都能回歸到相同的結論上去,正是這不同的過程,不同的想法才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3總結反思
(1) 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激發(fā)學習熱情,收獲思維碰撞的果實
課堂討論是學生獲取新知,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手段,是引導學生群體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重要措施,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地學習,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敢于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疑難問題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以此一方面讓他們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獨立的個性。
(2)提倡師生平等,尊重學生的不同看法,鞏固學生主體地位
當學生“固執(zhí)己見”時,選擇逃避或強制都只是下策,積極面對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怎樣才算是積極面對呢?首先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看法,并努力想辦法弄清楚學生的真實想法;其次要對癥下藥,相機引導,本著平等對話的態(tài)度與學生共同協商解決問題,教師在和個別學生對話時,一定要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數同學也參與其中,把說服個別學生的過程轉化成促進全班學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