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港口學校小學部 李亞芳
作文批改、評價是作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作文評語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自我修改,以提高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那么,教師怎樣寫評語,才能發(fā)揮評語應有的功效呢?我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fā),談談我的體會。
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每一篇習作,都是學生絞盡腦汁辛辛苦苦奮筆耕耘的結果,他們寫出作文后,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欣賞。然而,在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的評語中,更多的是千篇一律的套話,如“文筆優(yōu)美,結構完整”“內(nèi)容欠突出,缺乏細節(jié)描寫”“廢話連篇,別字、病句滿天飛”等等。凡此種種,不僅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有些反而深深地挫傷了孩子寫作的熱情。因此,教師要學會巧用評語,點燃學生寫作的欲望。
不少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總是高高在上,用成人的眼光居高臨下地打量孩子的習作,對于孩子習作中的一些錯誤,總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給的分數(shù)也是少得可憐,得“優(yōu)秀”的鳳毛麟角,普遍是“及格”“良好”,甚至還會出現(xiàn)“不及格”。試想,這樣的成績,如何能激起孩子對寫作的熱情,點燃孩子寫作的欲望?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苯處熍膶W生的作文,要蹲下身來,站在孩子的視角,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那么,我們就會感受到孩子寫作過程中的不易,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呵護他們的情感,發(fā)現(xiàn)他們習作中的閃光點,用熱情的評語鼓勵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我們有些教師在評改作文時帶著強烈的感情色彩,把對孩子寫不好作文的怒氣全部宣泄在作文評語中。學生從老師的評語中感受到的是自己的無能,是老師的憤怒,他還會熱愛寫作嗎?
著名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葉圣陶先生也說:“批改要多鼓勵,少挑剔,多指出優(yōu)點,此意好?!币虼?,在給學生批作文時,教師要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的習作,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
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強調(diào)的是“橫向比較”,而且往往以優(yōu)秀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為全體學生作文的參照標準,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不合理的,它嚴重傷害了絕大多數(shù)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時決不能采用“橫向比較法”,而應該采用“縱向比較法”。所謂縱向比較,就是以每一個學生的現(xiàn)有基礎和水平為標準所確立的適合個體發(fā)展需要的內(nèi)差性評價標準。如學生的作文比上一次有進步,就應該得高分。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較,樹立自信,不斷進步。
學生輕視教師評語的一大原因,還在于教師評語的模糊性,如“寫得很好”“選材不新穎”“文章太籠統(tǒng)”等等,學生看了一頭霧水。因此,教師在給學生的作文寫評語時,要用清晰的語言明確指出作文的不足之處,便于孩子修改習作,或者指明文章好在哪里,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學會欣賞文章,從而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謀篇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結構,是寫作的一項重要技能。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就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掌握謀篇布局的能力。因此,我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特別關注學生作文的結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謀篇布局的能力,知道文章的結構要完整,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與過渡等。
學生作文的一大特點就是不能靈活運用修辭,使文字生動起來。一位學生曾在一篇作文中這樣寫道:鳳凰湖景色優(yōu)美。湖面很大很大。陽光下,湖面波光粼粼。湖水特別清澈。坐在湖邊的草地上,微風拂面,真是舒服極了。我這樣寫評語:我從你的這段文字中,知道了鳳凰湖很美,你很喜歡它。如果你能融入自己的聯(lián)想、想象,運用恰當?shù)男揶o手法,把你對鳳凰湖的喜愛之情寫出來,我相信這段文字會更美。結果,孩子修改后給了我一個驚喜:鳳凰湖景色優(yōu)美。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微風拂過,湖面上泛起層層漣漪,陽光在水面上跳躍、追逐,閃閃爍爍??粗粗宜坪跻渤闪艘稽c光斑,在湖面上和伙伴們一起快樂地追逐嬉戲。湖水特別清澈,水底的游魚、水藻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湖邊有碧綠的草地,坐上去軟綿綿的,清風拂面,宛如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我,舒服極了。
教師批改作文時,總是抱怨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空洞。其實,在批改作文時用清晰的評語告訴學生怎么做,學生就能給我們一份精彩。
一位學生在《捉老鼠》一文中這樣寫:老鼠一下子竄進了籠子里,籠門隨即關上了。老鼠急得團團轉。我在眉批中這樣評價:“竄”“關”“轉”這三個動詞的恰當運用,使句子富有畫面感,如果能加入一點聲音,那讀者讀著這段文字,就像在看動畫片了!后來,孩子這樣修改:哧溜一聲,老鼠一下子竄進了籠子里,“吧嗒”,籠門隨即關上了。老鼠急得吱吱直叫,團團轉著,撞得籠子“哐當——哐當”地響。
學生正是在這樣清晰明了的評語中明白了自己寫作中的缺陷,并根據(jù)老師的建議及時地修改自己的習作,長此以往,何愁學生的作文水平?jīng)]有提高?
葉圣陶老先生認為:“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因此,當學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的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自我修改作文。如,我會在有能力的學生的作文后面寫上:文章不厭百回改,老師相信你的文章定能越改越好,試試。我期待你的精彩。孩子在這樣的肯定和鼓勵下自覺修改作文,作文能力也在修改中不斷得到提升。
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評語多一點溫度,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心,扶起學生寫作的自信,燃起學生寫作的欲望,學生們的作文定會越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