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梓
(貴州省貴陽市第十八中學)
“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是現代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育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體育課程可以將多元化的體育項目融入其中,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重點練習,培養(yǎng)體育愛好,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在初中各科教學當中,具有明顯個性的就是體育教學。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而是給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讓學生可以在眾多的運動項目當中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進行學習。
1.放松心情,愉悅身心。初中課程設有體育教育,在體育課上學生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支配時間。在運動之時,學生們可以忘記學習壓力,放松下來,愉悅身心。
2.在運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放松。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運動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處于一種亢奮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敏銳,因此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在運動中,好多的體育項目不是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要小組合作的,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同學之間的交流。因此,長期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還能使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學生的自我價值得以體現。
1. 缺少一定的興趣點。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的多是學??荚囁婕暗哪菐讉€項目,例如:跳繩、鉛球、蛙跳、足球、籃球等,大多數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且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的成績上面,從而導致學生對體育項目存在的興趣不太大,積極性不高,這樣就導致學生在體育教育中個性發(fā)展效果不理想。
2.學生缺少個性發(fā)展的空間。首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整節(jié)課帶著學生進行授課,教學內容比較充實,但是學生并沒有消化的時間和發(fā)展自己所喜歡的項目的時間。其次,課上教師大部分時間是向學生講解原理,而實際練習的時間很少,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個性化發(fā)展的空間。
3.體育課相對比較少。一周五天課,體育課最多兩節(jié)至三節(jié),相對于語數外比較少,當語數外教師課緊的時候還有可能被占用。體育教師只能利用上課的時間進行授課,在課余時間很難實現體育項目的練習,因為學生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語數外等學科的復習之中,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在課下進行自己喜歡的項目的練習。
1. 充足的空間。如果在教學中學生的空間完全被教師占據,那么學生就沒有空間去發(fā)展自身的個性,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就會淪為空談而不能實現。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重預留出學生的自由時間和空間。
(1)教師應該特別注重留給學生適當的自由。由于學生的經歷、家庭條件、學習成績的不同,對不同的體育運動所持有的態(tài)度和好奇心也不同,所以教師一定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發(fā)展空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免發(fā)生矛盾。
(2)營造更加愉快的學習氛圍和安全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2. 做到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心理和生理不同,所以具有差異性。
(1)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2)讓學生發(fā)展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不要以教師的想法壓制學生。例如小明喜歡跳繩,教師覺得籃球對小明以后的發(fā)展有好處,要求小明學籃球。這種情況就不適于目前我們所說的個性化發(fā)展。
(3)針對基礎差的學生,教師需要做出相應的更改,降低難度;對于基礎較好、掌握情況較好的學生則要求適當地提高一點兒,對其進行鼓勵。
3.拓展課外體育練習空間。體育項目需要大量的實踐,學生需要進一步拓展課外練習,加長下午的課余活動時間,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項目練習所需要的時間、空間、資源,如場館、設施、教師指導等。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參加課外體育練習,可以利用一些節(jié)日進行體育比賽,使學生更愛運動。
4.在激勵措施的實施下,通過設置學習的關口讓學生突破, 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體育教育是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拓展課外練習時間,使其多元化,從而促進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個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