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汽車工程職業(yè)學院 侯志華
《汽車構造》課程是高職院校汽車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及應用性。為了達到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既懂理論又能實操的目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教學改革。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時間,我們在課程中引入了幕課教學;為了使學生能更真實地體驗實操過程,我們引入了模擬仿真教學與VR教學。我們的目標就是探索一種適合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汽車構造》課程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熟悉教材內容之后,制作相應的課件資料,然后給學生講授,學生主體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忽視。長期以來,學校的主要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社會需要的人,學生處于“受教育”“被塑造”的狀態(tài),“教師教,學生學”這種單向“培養(yǎng)”模式已經(jīng)成為教學過程的基本準則,學生接受的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塑造。受傳統(tǒng)學生觀、教育觀、師生觀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容易忽略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被當成知識的接受者,不知不覺就會喪失學習的主動性。
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適合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我們采取督促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以任務引領的模式開展教學。以汽車轉向系統(tǒng)為例,首先任務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汽車轉向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能認識汽車轉向系統(tǒng)的構件等,把這些要求以教學工單的形式發(fā)送給學生,學生接到學習目標后自行討論并制定實施計劃,利用微課資源庫學習知識點,利用網(wǎng)絡查找資料,利用模擬軟件與VR技術進行操作學習,并完成相應的知識點練習,達到充分自主學習的目的。最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匯報,展示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效果,對重點難點進行總結歸納,完成教學目的。
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要求學生主動去學習就必須提供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不同,他們對抽象的理論推導過程很難理解,提不起學習興趣,但對直觀的技能操作興趣頗高。抓住這個學習特性,針對高職生我們開發(fā)了大量的微課教學視頻、操作視頻及仿真動畫,讓學生去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研討,同時為了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我們還開發(fā)了一些VR操作視頻,學生可以模擬操作,當然也有相應的題庫用于學生觀看或模擬操作完后的項固練習。有了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結合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便能實現(xiàn)快樂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學評價形式往往單一,以最終一張試卷來評定學生學習情況,對高職學生不能采取這樣的評價,考核的不單是需要理解的內容,還應該有實操的技能,所以以一張試卷來衡量學生學習的好壞很不科學。我們在課程改革中也對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實施分步驟、分過程考核,學生在學習資源庫中的知識點后就會有相應的題目進行考核,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學生可以重新學習,再次進行考核,直到達到自己滿意的成績?yōu)橹?,這就使得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在模擬操作過程中按步驟分步給分,錯誤的地方還會有不同的動態(tài)效果提示,這樣便能不斷地激勵學生學習。
學生學習技能的目的就是能夠將來在工作上應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往往是與實際工作脫鉤的,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因此我們便充分利用學校與寶馬、保時捷等多家企業(yè)合作開發(fā)的資源,在上《汽車構造》課時,將學生安排到這些校企合作的場地,讓學生去自主探索,同一個功能,在不同的車上是怎樣實現(xiàn)的,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還增長了學生的企業(yè)文化知識,為他們愛上汽車這個行業(yè)打下基礎。
在《汽車構造》課程中我們引進企業(yè)的先進技術吸引學生主動探索學習,根據(jù)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開發(fā)構建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來豐富學生學習的路經(jī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主動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學習效果不斷提高,同時還使得學生愛上汽車并去探索汽車知識,為后續(xù)課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