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縣吾峰中學小學 張亞燕
2011 版語文課標在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提出,要讓學生“閱讀簡單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那么,什么是非連續(xù)性文本?
所謂“非連續(xù)性文本”,是相對于“連續(xù)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廣告、地圖、時刻表、憑證單、說明書、購物單據、數據表格、圖表、圖解文字、曲線圖、目錄、索引等形式呈現。直觀、簡明,概括性強,易于比較等是它的特點。
華東師大巢宗祺教授指出:“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實用性特征和實用功能十分明顯。學會從非連續(xù)文本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義的結論,是現代公民應具有的閱讀能力?!?/p>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目標主要是篩選信息。具體表現為: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并汲取有價值的信息。閱讀這類文本,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從中獲取主要信息。因此,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先緊扣題目,初步了解文本材料的主要信息,接著仔細閱讀,從整體上把握文本材料所敘述的內容,抓住文中負載信息的關鍵詞句,找出與閱讀目的相關的或能引起自己閱讀興趣的信息,抓住文中負載信息的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余信息。
在非連續(xù)文本中,人們最常見的形式是將文字和統(tǒng)計圖表結合。閱讀圖表必須關注到的事項為:(1)題目。題目概括了整個圖表的主要內容,凸顯了其主題。如《福建省留守兒童抑郁情緒調查表》,從題目我們可以知道,文本提供的是福建省留守兒童抑郁情緒的狀況。(2)數據。在統(tǒng)計圖表中,存在的問題用數據或箭頭向我們進行反映。因此,在閱讀時,我們只要細致地進行觀察,就可以在縱向、橫向的數據比較中得出結論。如《福建省留守兒童抑郁情緒調查表》的閱讀中,通過數據的比較,我們會發(fā)現很多留守兒童存在抑郁情緒,解決抑郁情緒的主要方式是對同學說。
在篩選出有價值信息的基礎上,還要對零散的信息進行整合才能準確地回答問題。
說明書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非連續(xù)性文本,對說明書中的各種信息如何整合?以《醒脾開胃沖劑說明書》為例。
【通用名稱】醒脾開胃沖劑。
【主要成分】谷芽、香櫞、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葉、白芍、冬瓜子(炒)。
【規(guī)格】每袋裝14g?!緞┬汀款w粒劑。
【是否處方】非處方。
【適應癥】醒脾調中,升發(fā)胃氣。用于面黃乏力,食欲低下,腹脹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成人一次14 克,一日2 次,兒童及老人遵醫(yī)囑。
【注意事項】(1)忌食用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2)不適用于脾胃陰虛,主要表現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3)小兒及老年人,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4)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服用。(5)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6)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7)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藏】密封。
(1)讀通,了解大意。瀏覽全文,知道說明書由以下幾部分構成:通用名稱、主要成分、規(guī)格、劑型、是否處方、適應癥、用法用量、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貯藏。(2)根據問題找準條目。“三歲兒童不愛吃飯,可以服用嗎?如果可以服用的話,應該怎樣服用?”根據這一問題,選擇 “適應癥”“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這三則條目,認真閱讀。(3)信息整合。將在相應條目中,針對所提出問題選取的有用的信息進行整合,最后組織恰當的語音,將獲取到的信息,準確地表達出來。
在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對信息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其閱讀能力、整體把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教科書上的文章,圖文并茂,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在插圖中體現,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從插圖中閱讀出一定的信息或得出自己的結論,再閱讀課文,進行驗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插圖進行“二次加工”;還可以結合書本中語言文字的描述,為文章添上相應的插圖……如《曹沖稱象》一文中的插圖,可以讓學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根據圖中顯示的信息,對故事的內容進行想象、描述。
這樣,教師根據閱讀需要,通過對學生對相關的更形象、直觀的信息收集的指導,通過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的開展,達到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其他學科教材中同樣存在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學習內容,如數學書中的統(tǒng)計圖、科學書中的實驗步驟、品社書中的礦產分布圖、民族分布圖等。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現有的教材資源,將其引入學生的課外閱讀文本資料中,既能提高閱讀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多元閱讀中獲得樂趣。
北師大版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民族之花”,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團結友愛、和諧共處”這一人文主題,我們可以借用第十一冊品社課“走進民族大家庭”這一章節(jié),讓學生仔細觀察書上插圖,認真閱讀非連續(xù)性文本,并思考:看了這個分布圖,你想到了什么?讀了這些文字,你認為各民族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學生通過思考就可以得出結論:漢族只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所有民族都應和諧共處。這樣,學生既對課文有了深刻理解,又從中鍛煉了信息提取的能力。
非連續(xù)性文本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一張藥品、產品的說明書,一則打動人心的廣告,一份讓人心生向往的旅游手冊,一組反映人們閱讀情況的調查統(tǒng)計數據……這些都是生活中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素材,都是進行語文訓練的好機會。
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地關注、搜集,充分利用課堂,利用小組討論,在這些資源中展現語文知識與技能:這張藥品、產品的說明書是否條目清晰,讓人一目了然?這條廣告,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它運用了巧妙的修辭手法,還是因為它風格幽默有趣的語言?商場的示意圖或者旅游地圖透露給你的信息,你能正確理解嗎?常常做這些訓練和練習,長此以往,學生會慢慢找到一些思路,會慢慢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而那就是解讀“非連續(xù)性文本”的竅門,也是語文知識技能得到提高的表現。
非連續(xù)性文本是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是時代發(fā)展對人們的必然要求。它以一種簡潔、明快、信息量大、實用性強的姿態(tài)早已進入我們的生活,更是適應了當下大眾閱讀的需求。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更應高度重視非連續(xù)文本閱讀,深入挖掘,認真教學,切實提高學生應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