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發(fā)蓮
怎樣的中考作文題才是好的中考作文題,這是中考命題人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從三個角度解讀2018年中考作文命題,大約可以回答這個 問題。
2018年荊州市中考作文題——
27.(50分)還記得《背影》里的“父親”嗎?“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還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在我們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態(tài),有時候為別人,那是付出;有時候為自己,那是成長?;蛟S是身體的苦旅,或許是心靈的跋涉。
請你以“攀爬的姿態(tài)”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一、追隨課文
追隨課文體現(xiàn)在教學上就是要用好教材,“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我們母語學習的基本特點,也是前人學習語文的重要經(jīng)驗。從人教社的前幾套教材和現(xiàn)今的部編本教材來看,對讀寫結合的重視的軌跡是一脈相承的。從研究的視域看,業(yè)界關于讀寫結合的成果豐富,還出了許多變式:“跟課文學寫作”“微點寫作”“微寫作”,等等。這些變式無不緊扣教材,抓住讀寫雙翼,以期整體提高。所以,好的中考作文題,往往追隨課文,讓學生展開讀寫的雙翼向生活漫溯。
2018年湖北省荊州市中考作文命題由課文開始,猶如給了學生一顆定心丸。我們來看看《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研討與練習”中的這兩道題:
三、閱讀課文最后一段,說說“我”從這懸崖上的一課中學到了什么人生經(jīng)驗,這對你有怎樣的啟示?
四、課文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寫的。請你變換視角,從杰利或“我”父親的角度改寫“懸崖脫險”部分。注意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同時人物動作、心理、語言要切合身份。
再結合作文題“攀爬的姿態(tài)”,第三題不就是中考作文題的主題訓練嗎?第四題不就是中考作文題的技法訓練嗎?從這里可以看出:緊緊追隨課文,是作文命題的捷徑,也是基本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命題法則。當然,牢牢地抓住讀寫結合,也是寫作訓練的“捷徑”!
二、基于生活
優(yōu)秀的習作必定是有生命的文字。有生命的文字一定是基于生命的創(chuàng)造。從命題的角度看,我們力求讓學生們在這個重要的人生關口,在各自生活的土壤中綻放自己,即我們常說的“我手寫我心”。從應試的角度看,我們就是要打破“做文章”的桎梏,跳出“小文人篇”的泥淖,做真實的表達,即我們常說的“說真話抒真情”。引題中提示:“在我們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態(tài)”,請注意核心詞:生活!從本質上說,語文即生活。一方面,語文學習的素材源于生活;另一方面,語文又影響生活,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語文學習的源頭在生活那里,作文更是如此!
讓我們看看《背影》的這道課后習題——
四、下邊兩題中,選做一題。
1.有人說,本文失之傷感?!耙粋€20歲的大男孩是不是還要父親這么照顧,而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么容易流淚,我很懷疑?!蹦愕目捶兀靠梢耘c大家討論一下。
2.課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說自己“聰明過分”“太聰明”,為什么這樣說?你在自己的長輩面前,也有這種自作聰明的情況嗎?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一下。
教材的指向多么明確——語文來源于生活,到生活中去!把我們的所學用之于生活,把我們的生活用之于所學!這是不是學習最大的訣竅呢?
三、認識自我
“潤物無聲”“教而無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中考作為初中生整個學習階段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的完美才是學生們整個學習階段的完美。而作文差不多又是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環(huán)。幾乎每一個中考命題人都在苦苦追求:在中考作文命題這一環(huán),把教育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認識 自己!
我們來看引題中的提示:“在我們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態(tài),有時候為別人,那是付出;有時候為自己,那是成長?;蛟S是身體的苦旅,或許是心靈的跋涉?!睆闹形覀兛梢蕴釤挸鲞@樣幾個詞語:別人、自己,身體、心靈!康德曾經(jīng)講過,當一個小孩學會用“我”來說自己并且能夠正確使用它時,就意味著智慧開悟了。而一個小孩子基本上要到三四歲才會正確地使用這個“我”。在人類歷史上,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太陽神的德爾菲神廟上有一個神諭:認識你自己。而寫作,多像一把靈巧的刀啊,剔除所有歲月的多余,凈剩下的是真實的自己!人生何嘗不是“自己”和“別人”的往返:從別人中找到自己,從自己回到別人 中去!
當考生注目于人生的“攀爬”,各色的體驗、感悟定格成各色的“姿態(tài)”:有時為了成全,有時為了成長;有過得意揚揚、有過暗自神傷;偶爾流連的大千世界,時常駐足的青春學堂。學生們的認知,始之于身體,得知于心靈。
“攀爬的姿態(tài)”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讓學生自然地走進生活的世界,找到最好的自己!
(湖北省公安縣教學研究室;4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