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創(chuàng)
(宜賓翠屏區(qū)棠湖學校,四川 宜賓644000)
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塑造優(yōu)良的品格,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感興趣或是貼近他們生活的角度講授教學內容,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生活化教學法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學生也會有意識地運用生活的體驗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從而降低他們學習語文的坡度,激發(fā)其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感悟文本的能力。
《背影》是一篇描述父親的文章,而字里行間透露著父親對兒子的愛。我在講授這篇文章時,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法,使學生運用自己的感情經(jīng)驗體會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而具體教學過程如下:首先,閱讀文本,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我給學生15分鐘的時間閱讀文本,從而使其整體認知文章的內容,為后續(xù)的教學奠定基礎。其次,認真篩選,品味情感。我會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再次閱讀文章內容,尋找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明喜歡的原因,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體會!”再次,展示成果。在學生閱讀完畢后,我適時地詢問學生:“誰可以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小陳積極地舉手回答說:“我喜歡文章中的這句話:‘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而從這段文字中,我聯(lián)想到媽媽送我上學的場景,媽媽本來不打算送我,但是她怕我一個人去學校不放心,便特意請了半小時的假,把握送到了學校。而將兩件事情進行對比,我能體會出作者的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生活化教學法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注入到了文章的理解中,從而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差異性孕育這更多的可能性,而這也是小組合作法形成的必要前提之一。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法,并創(chuàng)設非常規(guī)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進而提升他們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拓展其思考問題的維度,提升其思辨能力。
《愚公移山》是一篇漢族的寓言故事,文中講述一位老者為了搬移巨山,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而其這種精神感動玉帝,并幫其移山的故事。在講授這篇文章時,我運用小組合作法,巧設非常規(guī)問題,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思辨能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科學分組。我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依據(jù)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水平將其分組。其次,設置目標。我對學生說:“假如愚公移山這件事情發(fā)生在現(xiàn)在,你怎樣看待?你們可以分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再次,展示成果。在學生討論完畢后,我詢問學生:“誰可以發(fā)表自己討論的結果?”小焉積極地舉手說:“我不贊成文中老者的做法,其原因有以下兩點:其一,他可以將自己的家搬到別的地方,從而減少后期這些事情的發(fā)生。其二,他的這種做法也會使自己的子子孫孫受到牽連,影響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我微笑說:“你的觀點很獨特!誰還有不同的看法?”小碧說:“我贊同文中老者的做法,因為它體現(xiàn)出為事業(yè)的成功堅持不懈的可貴品質,而這對我們日常的生活的和學習都會有積極的作用!”我通過運用小組合作法,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思辨能力。
實踐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知識產(chǎn)生的整個過程,而學生通過實踐也能培養(yǎng)出自己獨特的觀察視角,使他們的文字表達更具表現(xiàn)力和有生命力的同時,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寫的一篇游記,而文中對于夜景的描寫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因而我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夜景,并在課上進行分享,從而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我讓學生閱讀課文,并與自己描寫的景象相對比。其次,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我截取其中其中一段進行介紹。小月說:“晚上樹的影子落在高樓上,就像是一幅古代的繪畫,還有夜的寂靜和祥和的氛圍相襯托,忽而有一陣風吹過,樹的影子也隨之擺動,特別有古風的韻味,此也與文中的意境相似,而我特別喜歡這種靜謐的景致!”我通過實踐教學法使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感知文本的內容,并提升自己的文字表達技巧,從而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有效性。
語文是一種表達的工具,而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開展教學,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提升他們的語言的文字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