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紅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薛家鎮(zhèn)衛(wèi)生院婦產科 江蘇 常州 213125)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生育觀念的逐漸改變,人工流產術已經成為常見的婦產科手術之一[1]。藥物流產也是終止早期妊娠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較藥物流產與人工流產在終止早期妊娠中的作用價值,現對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隨機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62例要求終止早期妊娠孕婦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中孕婦的年齡在18~34歲,平均年齡為(24.28±4.11)歲;停經時間35~55d,平均(41.26±6.97)d。對照組中孕婦的年齡在18~32歲,平均年齡為(24.55±4.09)歲;停經時間35~55d,平均(44.04±4.13)d。兩組孕婦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所有孕婦均自愿要求終止早孕,終止妊娠前采用B超檢查,顯示孕囊直徑20~25mm,并且入組的孕婦無藥物流產術、人工負壓流吸宮術禁忌證。
兩組孕婦均排除相關禁忌癥,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給予米非司酮口服,清晨空腹口服50mg,用藥2小時后進食,距首次服藥時間時間12小時后,再次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第二天服藥與第一天相同,第三天清晨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mg,一小時后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留院觀察六小時。手術采取人工流產術治療,手術后給予常規(guī)健康指導。記錄兩組的陰道出血量、腹痛持續(xù)時間、陰道出血時間、完全流產率及不全流產率等指標。
(1)完全流產:手術后或用藥后有妊娠物排出,無需接受刮宮者;(2)不全流產:藥物流產或手術后仍需刮宮者;(3)失?。核幬锪鳟a或手術后第8天B超檢查仍可見孕囊增大,會有胎心搏動;或者兩周內,雖無妊娠物排出,但胎死宮內。
觀察組孕婦的腹痛持續(xù)時間、陰道出血時間更短、陰道出血量更少,與對照組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完全流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全流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對照組中不全流產者需再次接受清宮處理,兩組患者術后均無繼續(xù)妊娠發(fā)生。
表 兩組孕婦的相關指標比較
藥物流產和人工流產術是目前臨床上終止早期妊娠應用最廣泛的兩種方法,藥物流產主要應用藥物為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屬于孕酮競爭性阻斷劑,進入體內后可拮抗孕酮,造成蛻膜細胞變性壞死,米索前列醇可促進子宮收縮,使妊娠物盡快排出[2]。部分女性認為手術可能會對機體造成嚴重損傷,因此更傾向于選擇藥物流產,然而藥物流產雖然可減少手術損傷,但同樣具有較大的副作用。而隨著手術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了廣泛驗證[3]。且手術的完全流產率更高,可減少陰道出血量和縮短腹痛的時間,當然手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術中操作不當可能會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因此要求臨床醫(yī)生必須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嚴格掌握手術禁忌癥。
本研究中,觀察組孕婦的腹痛持續(xù)時間更短、陰道出血量更少,與對照組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完全流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全流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中不全流產者需再次接受清宮處理,兩組患者術后均無繼續(xù)妊娠發(fā)生。提示相比于藥物流產,人工流產術的安全性和完全流產率更高,更有助于促進孕婦在早期內康復,可減少出血量、術后陰道出血時間及腹痛持續(xù)時間,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