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銀銀
(江蘇省如東縣洋口港實驗學校,江蘇如東 226413)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但是,現(xiàn)在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于英語閱讀教學存在隨意化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了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低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教師要善于對他們進行有效指導,以此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非常喜歡模仿,教師可以通過范讀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這樣就會讓學生出于主動的模仿來進行朗讀。教師在進行范讀的時候,學生會在聽的過程中想象,教師朗讀得越是動聽、婉轉,學生就會越容易融入情境中去。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5 B Lesson4中的A baby panda一課的教學為例,一位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了聲情并茂的朗讀,同時還配合了和課文相應的動作,讓學生通過聽和看融入情境中。在讀“What animal is it?”的時候,教師雙手托腮好像在進行思考,讀到“Oh, it' s a baby panda.”時候突然拍手來表示興奮,讀到“The children are saying goodbye to the baby panda.”的時候教師招一招手。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了很好的范讀,讓學生有了可以模仿的典范。反之,如果教師在朗讀的時候沒有動作和感情,就會讓學生喪失聽的興趣,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時間一長,就會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非常不利于他們的英語學習。
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讓那些具有良好閱讀能力的學生起到帶頭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內心產生想要進行競爭的欲望。讓優(yōu)秀的學生在課堂上多表現(xiàn),不但能夠讓優(yōu)秀的學生變得更加優(yōu)秀,還可以激發(fā)英語稍差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調動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信心。通常情況下,女生比男生具有更強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開展小組朗讀時,要注意優(yōu)秀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之間的互補,同時還要兼顧男女搭配。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在小組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競爭、討論和互補。教師還可以讓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引讀,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英語語感得到增強,還可以讓他們通過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和學習。
讓學生進行“泛讀”,即進行快速的閱讀。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通過多種多樣并且具有趣味性的英語活動將課文里面的生詞、短語和句型引出來,讓學生基于此進行感知[1]。再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對課文進行快速的閱讀,從整體上對課文意思進行理解,并將自己不認識的或者看不懂的單詞和句子畫出來,以便在課堂上展開有效的學習,讓閱讀的“攔路虎”得以消除。
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疑問能夠促進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閱讀上。要讓學生思考問題,并回答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展開有效和深入的閱讀。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6 A Unit 2What a day!中的Cartoon time板塊時,通過圖片來進行導入,為學生展示圖片之后讓他們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預測,并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What' s up with Bobby?What are Bobby and Sam talking about? Where did Tina and Bobby fly the kite first?Where did Tina and Bobby fly the kite then?What happened finally?……
讓學生進行精細化閱讀,學生在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要讓他們再次進行閱讀。再次進行閱讀時,學生要放慢速度,全面、仔細地對課文內容進行了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基于上下文來對詞義進行猜測,反復地推敲和揣摩關鍵字詞和重難點部分。
教師可以利用課前預習,來讓學生進行精讀訓練,通過對學生的英語閱讀進行指導,讓他們清楚精讀的過程中需要獲取的信息,學生要邊讀邊思考,找到問題,探尋答案。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6 A Unit 7Protect the earth一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的預習為例,一位教師讓學生對課文展開精讀,對課文里面所有的部分都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教師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認真地閱讀了課文,學生再基于認真的思考,找到了教師所提問題的答案。學生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會進行思考,讓他們的英語閱讀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閱讀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fā)。
教學的氛圍和環(huán)境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一個好的語言環(huán)境能夠讓學生展開高效的學習。要想讓小學英語教學更加高效,首先要創(chuàng)設出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和使用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要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的了解,對它的背景進行研讀,基于此來對合適的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這樣,便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習,讓他們更有效地通過英語來進行交流。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課時,先將相關動畫片播放給學生,將強者和弱者間的競爭呈現(xiàn)到學生眼前,然后教師讓學生展開相關閱讀,進行板書時,選取一只小老鼠、一只獅子、一個大網、一棵大樹當作板書內容。將重點單詞和短語寫到樹葉和樹干上,讓學生可以方便地對課文進行復述。這樣便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語篇的情境,并讓學生可以很好地復述課文,提升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非常喜歡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經常使用游戲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進而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What's it like?”這一句型時設計了小游戲:猜一下老師最喜歡哪種動物?然后教師將一些動物的造型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小猴子的造型非常討人喜歡,他們的注意力一下便被吸引住了,學生都非常踴躍地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行了快樂的思考和學習,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詞句認讀的比賽,比如,讓學生之間比賽讀一個英語片段,比一下哪位學生讀得最好、最有趣,比賽結束之后進行評比,并將小獎品頒發(fā)給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小游戲,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學生在游戲中對主要句型進行了認讀和練習,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還使學生的口語朗讀能力得到了提升。
總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思考,找到合適的閱讀材料,通過合理的教學策略,并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情境,基于學生所具有的特點,來對他們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結合聽、說、讀、寫,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