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要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廣附實驗學校,廣東廣州 510168)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共同學習探討、相互提高的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具有趣味性,也具有有效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小組活動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小組的合作功能,使得班上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與后進生相互激勵、促進和提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組織和開展小組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班級實際情況,人數(shù)較多,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交流有限,教師為了趕進度,又不得不縮短時間等原因,教學時即使是對話的方式,也只是提問個別學生;而在舉手的情況下,回答問題的僅僅是會的學生或被點到的學生,其他學生尤其是自信不足或不勇于開口的,并沒有得到機會鍛煉[1]。
在當今應試需求下,教師需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為了趕進度,教師容易課堂灌輸,因此留給學生訓練的機會很少,更不用說在課堂上設計豐富的活動。課堂內(nèi)容單一,一旦學生產(chǎn)生疲乏和厭惡感,失去了興趣,課堂也就失去了魅力,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也得不到保證。
目前,教師除了備課、上課、考試,白天的時間幾乎都被批改作業(yè)所占據(jù),對學生的了解收效甚微。另外,教學中還需承擔培優(yōu)輔差的重任,任務繁重,效果不佳。
小組合作學習貫徹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避免了“教師在講臺上講得龍飛鳳舞,臺下的學生無動于衷”的尷尬場面。在合作活動中,教師會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相關的活動,如按組完成任務、兩人對話、小組表演、分工完成、小組間進行PK等,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又能激發(fā)教師的熱情和創(chuàng)新,使得課堂既有活力又有魅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提前設計好活動,學生積極配合完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開展活動,分工完成任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和交往能力,也將生生互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學生進行相互切磋,共同進步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競爭性促使每個成員積極探索,激發(fā)其求知的欲望。
在之前的課堂中,常出現(xiàn)教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吸收的情況,而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克服了以前教學的覆蓋率不高、學生口語交際不夠、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逐步改變了學生懶于開口、過分依賴教師的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生進行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和促進,使得彼此有機會借鑒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減少教師的負擔,而且可以增強學生間的相互學習能力,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等方面有著明顯的效果,因此積極探索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在教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方式。
受班級學生人數(shù)和師資力量的限制,英語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檢查學生是否完成背書任務,尤其是后進生。如果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首先,可要求每組成員到組長處背書登記。學生之間的檢查督促也許不到位,而平時的早讀又不可能做到逐一檢查,因此,可采取以下方式:每組合作背書,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在講臺上完成背書接龍,這樣每個成員為了完成任務都會認真對待。有了這樣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而在分配背書任務時,能力稍強的學生可以背多點,稍弱的可以背簡單點的,相互配合,協(xié)力完成,既有效快速地檢查了學生的背書情況,又幫助教師減輕了負擔。小組的良性競爭又可以促使學生認真準備,盡最大努力展現(xiàn)自我。
英語教學比較有趣的是表演對話和話劇,完成教學內(nèi)容后,學生通過模仿,扮演角色朗讀對話,或依情節(jié)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進行表演。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分角色朗讀課文,尤其是男生模仿反串其他角色時,惟妙惟肖,模仿很到位。話劇方面,如八年級上冊牛津版英語unit8的課文Robin Hood中,通過角色分工和臺詞分配,進行聲情并茂的表演,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與人交流,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將各個小組的表演展示給全班同學。這個過程中既創(chuàng)設了一個英語語言環(huán)境,也讓學生通過表演將語言應用其中,班級氣氛歡樂,學生感受到了小組合作的快樂和英語話劇的樂趣。
由于班級人數(shù)眾多,每天教師需要批改的作業(yè)量很大,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快速解決這個難題。例如,每單元的單詞短語過關,由小組長批改;或兩組組員直接對換改,教師收齊檢查。平時練習和測試也是如此,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每組都有學習成績優(yōu)秀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但因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可以安排成績較好的學生課后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默寫單詞、錯題分析、難題指導等,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力量,減輕教師的負擔,一舉多得。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選擇合適的體裁,通過不同的方式,使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例如,在牛津英語七年級上冊的國家介紹France is calling后,可布置小組采集組內(nèi)成員去過的地方,進行小組合作:制作PPT、英語講解、制作小海報展示、情境重現(xiàn)等環(huán)節(jié),完成對“旅游”話題的小組匯報工作,既能很好地對課文文本進行拓展補充,又訓練小組成員收集信息、合作講解匯報的能力。又如,在牛津英語八年級下冊How to make a cartoon中,可通過配音或者英語流利說的APP應用等,完成配音、角色的互動和扮演、聲音的模仿和表達,使得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應用,而且現(xiàn)代的各種APP工具也給予了課堂很多的便利,便于教師組織和實施操作。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中適當組織和開展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真正做到以生為主,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師生積極互動,真正感受和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更需注意,應全面把握小組合作的實質(zhì),如合理建立學習小組,落實小組量化評價,組織有序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小組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使得英語教學既有趣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