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劉 敏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學生是語文閱讀活動中無可替代的主體力量,“個性化發(fā)展”則是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因素。有了這一理念和明確定位,教師應當本著“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指導思想,善于通過各類途徑和方式,組織并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個性化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讓他們在“情趣性閱讀”中激發(fā)個性,在“生活化閱讀”中涵養(yǎng)個性,在“問題式閱讀”中凝煉個性,在“自主性體驗”中深化個性,在“激勵性評價”中滋潤個性,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元素?!敖虄簨牒ⅲ虌D初來”,究竟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呢?筆者試對此做出一些簡要性闡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生對于“情趣”有著無可擺脫的依賴性。在老師的有效主導下,有了內在情趣的驅動,小學生才會形成無可替代的閱讀期待,才會樂此不疲地沉浸在閱讀其中,才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想象,從中攫取不容忽視的“情緒智力”實際效益和令人期待的良好效應。以《趕?!窞槔?,筆者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了《趕海的小姑娘》的視頻,并領著全班一起學唱。孩子們從像文互動中看到了一個光著腳丫的小姑娘背著竹簍,在黃色的沙灘上歡快地撿海螺、抓對蝦,唱著歌、奔跑著,情緒不由地高昂起來?!澳氵€能從沙灘上看到什么呢?我們快來閱讀《趕海》課文吧!”在課文閱讀中,他們“看”到了螃蟹、海魚、大蝦、海鷗,還“看”到了泥螺在爬行、螃蟹在斗架……
“社會即學校,生活即語文?!痹谛W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了社會生活元素的豐富涵養(yǎng)和有效滋潤,小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廣,閱讀源頭更活,個性發(fā)展會更加實在、更具內涵。比如,筆者正在解讀《游園不值》,有位小男孩遲到了,他不管不顧地推門而入,把全班師生都嚇了一大跳。筆者隨機提問:“作者為什么說是‘小扣’柴扉呢?如果沒有人出來開門,他是不是就可以‘猛烈地敲打’院門呢?”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可以”。筆者繼續(xù):“那么詩人‘小扣’柴扉,這種行為說明了什么呢?”有說“怕影響園子主人”的,有說“很注重禮貌”的,有說“怕驚擾了園中花仙”的,還有說“就應該這樣”的……此時此刻,那位小男孩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當行為,不由得臉紅起來。
強調“個性化”閱讀,就是要讓學習思維從“固定模式”和“標準答案”中不斷地解放出來,走向更加自由開放的潛在空間。正因為如此,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空間”,以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振翅飛翔、力所想象,逐步培養(yǎng)并有效凝煉他們的學習思維個性。如《蟬和狐貍》教學結束后,筆者提問:“為什么狐貍能夠騙取烏鴉嘴里的肉,在蟬的面前卻行騙失敗了呢?”從“被騙者”的角度思考,與蟬相比較,有說烏鴉“喜歡聽好話”的,有說烏鴉“自以為是”的,有說烏鴉“做事不動腦子”的。從“行騙者”的角度思考,有說“四處行騙終有失手”的,有說“狐貍總是贊它唱歌,騙術單一”的,有說“狐貍遇到強手,自愧不如”的……小學生的個性潛能由此可見一斑。
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彼庠诒砻鳌白灾黧w驗、學用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語文閱讀更應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體驗感悟,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放大個性化發(fā)展的效應。以《負荊請罪》為例,教學結束后,筆者組織小學生把這出小話劇改變?yōu)檎n本劇,并且引導他們在表演中深刻地感悟人物形象和情感特征。有些小學生認為藺相如是“宰相肚里能撐船”,有些小學生非常欣賞廉頗“耿直磊落、知錯能改”,還有些小學生認為藺相如算得上“寬容大度”,但是“深明大義”不如廉頗,其理由是——他沒有急國家利益之所急,主動去解釋并教育廉頗,假如廉頗“知錯不改”,此時秦軍又乘隙來犯,結果會怎樣呢?這種想法的確“個性”且很有深度。
小學教育不僅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而且是閱讀人生的啟蒙階段。在這一起始之初,作為主導者、引領者和推動者,我們應以“個性化發(fā)展”為指導思想和根本追求,更要把“情趣激發(fā)、能力培養(yǎng)、情感深化、意識增強、習慣養(yǎng)成”作為閱讀教學的基礎常規(guī)項和有效著力點。正因為如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一方面根據實際教學和學生發(fā)展需要,積極開展必不可少的“因材施教”閱讀活動;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以賞識為主的激勵性評價機制,如“不用一根尺子量人”,對小學生的個性化見解倍加珍視并進行必要性保護,善于把“教師評學”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把對小學生的“個體評價”與“群體評價”有效結合起來,以有效保持個性化發(fā)展的活力態(tài)勢。
總之,“弘揚個性”既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又是“核心素養(yǎng)”中的關鍵詞和核心語,更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中的追求目標和最終落腳點。作為責任主體,我們應為之貢獻智慧、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