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珍
讓學引思是一項系統(tǒng)化工程,并不是簡單的以學生為主體或設置問題就可以解決的,其具有非常好的學科應用效果。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讓學引思的具體應用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模式中學生課上思考沒時間,知識消化少,問題引入課下解決的現狀,對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分析讓學引思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構建。
基于讓學引思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探索將課前導入內容交給學生獨立完成。長期以來,導學問題設置大多為教師進行,其具有教師個人色彩,因此導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將這個環(huán)境給予學生,可以實現從學生角度看問題的方式,其導學效果基本可以保證,而且發(fā)揮導學的引導作用,無論是導學問題正確與否,其都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
如蘇教版《認識幾分之一》課程教學中,其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分數的概念和幾分之一的內容,基本沒有計算,因此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但這也是一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認為過于簡單,課上精力分散,沒有很好集中在教學課堂當中的原因。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將導學內容交給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并設置導學問題,如一名同學就從課本內容作為問題的設置,“把六個桃子裝在一個盤子里面,平均分給六個猴子,那么每個猴子都可以得到六分之幾呢?”這種問題很常規(guī),我發(fā)現即使這類常規(guī)的導學問題,讓學生說出也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效果要比教師的好,而且我發(fā)現在一些導學問題設置方面,部分學生設置問題出錯,其更能引發(fā)學生的一輪“導學”,竟然要比正確問題還要好,這也許就是將導學問題由學生進行主導的特點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將導學問題由教師為主題轉為學生設置,這樣學生為了設置問題其必然會進行預習工作,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導學問題由學生提出,也激發(fā)了其他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效果很好。
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預留出足夠的空白時間來引發(fā)學生思考,給予學生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容量一般都比較多,特別是在小學高年級課堂當中,因此有必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進行空白時間的調整,以幫助學生消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如蘇教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夠除)》課程教學中,其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首位不夠除的概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直接進行相關內容的介紹,而是先設置了問題,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概念,理解具體含義。如我舉出了找一找315除以5和698除以5的不同,從最高位的數字上看得出的結果有什么不同?這樣學生自然會結合課件內容進行計算,了解首位不夠除和首位夠除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進而可以加深對教學目標的了解,如在教學內容中,其315除以5與698除以5,在最高位上都是與除數大和小的關系,點名這層關系以后,學生與教學內容相互匹配,其學習理解程度明顯提升。這里還需要特別是相關數學概念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時間,消化教學內容,比如教學中很多學生對除數和被除數的理解就比較模糊,如公因數和因數概念等,需要在課堂上預留足夠時間,讓學生進行概念消化,而不是將問題留在課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預留出足夠的空白時間,給予學生消化課堂內容,找出課堂疑惑點的時間,避免將問題帶到課下,特別是一些概念性問題,一定要在課上解決,課下時間學生很容易遺忘導致學習基礎不扎實,成績出錯和下降。
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學生學習內容掌握情況的了解,以問題作為檢測手段,必要時還可以設置一些錯誤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知識綜合能力。
如蘇教版《運算律》單元教學中,其設計了交換律、結合律等多項內容,在每一項內容進行單獨學習以后,教師應該組織專門課程進行單元總結,在總結過程中設置問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概念區(qū)分能力。在這個章節(jié)學習中,我發(fā)現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概念了解比較多,但缺少實際運用能力,一旦涉及具體問題解答,則又不會了。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判斷題的方式進行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從判斷的角度進行分析,每一名同學不僅要判斷正確錯誤,還要對錯誤的內容進行糾正,培養(yǎng)學生實踐意識,如134-75+25=134-(75+25)是不是正確?125×4×25×8=(125×8)+(4×25)是不是正確?如果不正確,正確的寫法又是什么?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加深了概念理解,有反饋在作業(yè)當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問題的設置和構建,以激發(fā)學生思考,同時不要一味的總會設置錯題進行訓練,而是適當增加正確題目,在真真假假中鍛煉學生思考和解題能力。
讓學引思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構建就是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教學理論概念掌握不嚴格,只重視理論概念學習忽視具體實踐的現狀,幫助學生快速消化教學內容,掌握數學學科思維模式,提升數學解題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做好讓學引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