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萍
讓學引思,就是讓學生主動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使學生的大腦處于積極思考狀態(tài),從而達到會學、樂學、善學、勤于動腦、樂于思考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出話語權、讓出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讓學”的主要關鍵點是能夠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主動構建學習過程。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原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遵循小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與心理需求,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學習的空間,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釋放出學習的潛力。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周長”的相關知識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的一匹馬,馬被一根繩子拴在一片圓形草地的正中間,動畫中的馬一邊吃草一邊圍繞著樁子轉圈。學生看了這個動畫之后,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他們高興地指點著動畫。當動畫播放完畢后,我請學生嘗試著根據這一情景提出問題,有的學生說:“馬走過的路線為什么是一個圓圈?”“馬轉這一圈,走的路程是多少?”“完成這一圈的路程需要多長時間?”學生根據這動畫,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我請學生想一想“圓的周長是怎么求的呢?”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對待這個新問題充滿了期待,于是,我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一下如何得出正確的答案。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借助網絡學習資源預先學習,給予了學生充分消化、吸收的空間,讓學生在上課時高效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掌握所要學習內容。
在學習中,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大膽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認知上的矛盾沖突,激活學生思維,使他們產生渴望探究的欲望,同時也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學”的教學模式,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對學生的活動置之不理,而是在學習中,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指點迷津。同時,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要精心研讀教材,為學生提出具有價值和探究意義的問題,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思考、被動互動的局面,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負數(shù)”相關知識時,由于學生在學習中,已經知道了什么是自然數(shù),什么是正數(shù),但是對于負數(shù),在認識上存在偏頗,為了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我從學生的生活實例出發(fā)。首先,拿來一支溫度計,請學生認真觀察溫度計上的刻度,看一看與平時我們所見到的數(shù)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溫度計上邊標有“-”的標志,在學生觀察后,我請學生想一想“應如何讀這個‘-’這個符號”,有的學生說:“讀減號”,有的學生:“讀負號”,針對學生的回答,我指出正確的讀法,緊接著引出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的內容,我對學生們說:“所謂的負數(shù),就是與正數(shù)相反的量,大家能舉出生活中,與負數(shù)相關的例子嗎?”學生們聽后七嘴八舌地說:“電梯樓層的正反方向算不算?”許多鮮活的例子被學生挖掘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生活中的正負現(xiàn)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對負數(shù)的認識,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可以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關注,設置相關的問題誘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大大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遷移能力的運用,使數(shù)學真正走向生活,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與意義。
學生是不斷發(fā)展的個體,在教學中,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讓過程,就是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給予學生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理解、看法的空間,掃清知識障礙,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從而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比如,在帶點學生學習“圓錐的體積”時,首先,我請學生想一想“圓錐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學生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教具,通過擺一擺、比一比,發(fā)現(xiàn)圓錐的體積,可以通過圓柱體進行等分之后得出,在得出相關結論后,我請學生回想圓柱體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想一想圓柱體、圓錐體的體積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學生在經過思考之后說:“老師,當我們在計算圓錐體的體積時,可不可以借用圓柱體的體積,將圓錐看作是一個圓柱,當求出圓柱體的體積之后乘以三分之一就是圓錐體的體積呢?”這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猜想,調整預訂好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論證這個想法是不是正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在汲取知識的同時開動腦筋,培養(yǎng)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將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提出較為復雜且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品質,形成思維風格。
總而言之,開展讓學引思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與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思考,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習數(shù)學成為一件趣味無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