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瑋
摘要:高校學生喜歡乒乓球運動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認為乒乓球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體育運動項目,但是高校學生對乒乓球課卻不是很熱衷,原因何在呢?經過很長時間的探討與觀察,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不喜歡上乒乓球課的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基本都是固定的幾個動作重復訓練,導致學生對乒乓球課很反感,都覺得上體育課完全比不上自己跟朋友打比賽有趣。
關鍵詞:乒乓球教學 教學問題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8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6-0154-02
單一、重復的乒乓球訓練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失去興趣,這嚴重影響了乒乓球課訓練的實用性和效率。學生更喜歡跟自己的朋友去打比賽,因為乒乓球比賽更具有競賽性、游戲性。所以,改善乒乓球教學方式,讓高校體育課變得有趣,有助于學生在一種心情愉悅的狀況下進行訓練和學習。
一、高校乒乓球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單一
當今高校體育課教學實行學生自主選課,在選擇課程時,學生處于一個懵懂的狀態(tài),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甚至有些都沒聽說過,這就使學生在學習某項體育項目時有一定的難度。而且雖然種類上來了,但教學時間仍很短,學生無法在短時時間內掌握體育技巧。再加上老師對于乒乓球課的教學還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做、學生學的地步,學生的學習方式仍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而且文化課學習任務的繁重,影響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乒乓球課上老師的興致也隨之降低,漸漸地老師的教學目標也不是那么明確,最終使得乒乓球課名存實亡,學生的身體素質也不能得到提高。
高校乒乓球課教材中對運用技巧的講解比較多,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乒乓球技術。但是傳統(tǒng)的高校乒乓球課教學,教師只是將課本的內容傳輸給學生,是一種嚴重的“照搬”現象,這對高校學生學習乒乓球技術是極其不利的。教師必須摒棄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課堂教學將課本中內容進行深化,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地去講解乒乓球技巧,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逐漸形成熱愛乒乓球運動、積極進取、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堅強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
(二)乒乓球體育觀念的錯誤性
當今很多大學生都對乒乓球課的開展沒有太多關心,他們只會去關注乒乓球課最后的成績,至于平時上課的狀態(tài),他們不感興趣也不會問及。大部分學生認為乒乓球課就是跑跑跳跳,聊聊天,認為乒乓球課沒有實際的教學作用,因此平時的乒乓球課大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課下對乒乓球課的教學內容更是無人問津。再加上學校對于體育課又沒有很明確的要求,使得整個學校對于乒乓球課比較漠視。從整個社會層面上看,人們評價一個學校的依據主要是教學質量、教學水平以及考研率的高低,因此目前大學將更多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學科研水平上。從家長這個角度去看,他們也大多認為乒乓球課是一種娛樂性質的課程,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學能多學習專業(yè)課知識,而不是將時間放在與專業(yè)毫無關系的乒乓球課上面。無論是從學生、學校還是社會來說,人們對于乒乓球課的觀念都有一定的錯誤性,這就使得學生不能真正從乒乓球課中受益,使學校的乒乓球課程處于一個尷尬的局面。
(三)成績評測方法的片面性
當今高校對于乒乓球課開設的目的不是很明確,只要完成一個學期的體育教學,讓學生順利拿到學分就完成任務了,對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并不關心,這與乒乓球課開設的初衷嚴重不符。在上課過程中,學生也只是為了拿到學分而上課,對于自己終身體育、終身受益的宗旨沒有正確理解,甚至將體育鍛煉看作一種折磨,一個拿學分的障礙。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很多體育老師都將乒乓球課最終成績評判的標準書面化,通過答題回答相關專業(yè)乒乓球知識進行評分,千篇一律的題目嚴重限制了學生體育天性的發(fā)揮,也忽視了不同學生對于體育有不同理解這一問題,有些同學更喜歡在實踐中學習乒乓球,通過練習、比賽去獲得體育的快樂,這是書面作業(yè)所不能帶來的。針對這一現狀,老師要根據學生不同情況、不同能力,分別對學生進行測評,改變原先的評價體制,讓學生更有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內容的單一化
當前高校乒乓球課的教學內容太過單一,上學期學習擊球技術,下學期進行教學比賽,整個學期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乒乓球技巧上,這對于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提高作用不大。乒乓球帶給大學生的不僅僅是熟悉了某種體育項目,更是通過乒乓球來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從目前來看,現代高校公共體育的設置情況存在問題,沒能把乒乓球的理念及教育目的與專業(yè)知識相結合,沒能把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與乒乓球相結合,這種單一的傳統(tǒng)的乒乓球教學使得許多同學因此喪失了乒乓球學習的興趣,降低了他們的熱情,在教學目標上也僅僅是將該課程基本內容講完為止,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沒有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也不能通過平時的教學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五)教學資金的短缺化
由于許多高校連年擴招,或者出現學校擴建的情況,學校資金本來就很緊張,再加上大部分學校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不高,使得體育建設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有些學校因為擴建而沒有乒乓球教學場地,有些學校的乒乓球臺已經銹跡斑斑。由于體育對實踐要求很高,因此場地的需求就比較嚴格,而上述問題的存在勢必導致乒乓球教學任務的拖延。
二、改善乒乓球教學問題的有效性策略
(一)更新乒乓球教學觀念
高校要改變原來對乒乓球課程的態(tài)度,提高重視程度,切實地改變乒乓球課的設置方式,通過提高教學質量、豐富和深化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積極參加乒乓球活動,乒乓球課的教學質量對其他課程的學習有重要影響,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更是有很大作用,因此,對于不同學生,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設置課程,提高學生對乒乓球課的喜愛程度,堅持以學生為主,并加強對學生乒乓球知識及乒乓球意識的教育,使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對乒乓球的看法,了解乒乓球在學習及今后工作中發(fā)揮的作用。學校也應該將乒乓球教學成果作為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的一個重要項目,督促教師們加深對乒乓球教學的重視程度。
(二)調整乒乓球課教學內容
對于高校中的乒乓球隊員而言,他們更多的是對技術水平的訓練,對乒乓球成績以及名次的要求。而對于大多數的非乒乓球專業(yè)的學生,他們的要求就比乒乓球專業(yè)的學生要低一些,對于他們來說,乒乓球課的最大意義是在掌握某個乒乓球技術的基礎上,增強身體素質,以更健康、更有活力的面貌來面對其他課程的學習,在今后參加工作時能通過乒乓球的鍛煉來排解壓力。大多數非乒乓球專業(yè)的學生在將來不會從事乒乓球項目的工作,因此,對于學生乒乓球課程內容的安排,可以教幾個簡單易學,能夠被大多數人掌握的乒乓球技術,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學到乒乓球技術,又能真正體會到乒乓球帶給自己的樂趣。精簡乒乓球課程,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選擇。
(三)改變乒乓球教學方式
改變以往教學中老師占主體地位的模式,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小主人,要真正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讓老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拋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根據學生的能力與興趣,為不同學生安排不同課程,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提高對乒乓球課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能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養(yǎng)成終身受益的乒乓球健身習慣,即便在他們畢業(yè)之后,乒乓球項目也會是他們娛樂消遣時的首選。高校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已經廣泛地被高校認可,學生家長也開始注重讓孩子自己選擇的發(fā)展方向,乒乓球運動就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式。個性體現在高校學生的各個方面,主要是學生性格和處事態(tài)度。在一場乒乓球比賽當中,不僅有讓人眼花繚亂的技戰(zhàn)術比拼,也包含著心理戰(zhàn)術的抗衡,每一次的比賽對球員來說都是一次歷練,對自身個性的養(yǎng)成也起著巨大的影響作用。
(四)完善課程測評方法
高校乒乓球的評價方式不應該單一死板,靠著幾個動作要領來給學生打分,乒乓球學習真正需要關心的是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乒乓球運動有充足的興趣時,不用老師催,他們就會自覺地去完成。但一旦失去了興趣,上課就會心不在焉,沒有上課的動力。而目前僅僅考動作要領的方式確實讓學生慢慢失去了興趣,而且這一機械化的測試模式也使乒乓球學習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乒乓球學習不是學會幾個動作就萬事大吉,而是要讓它在學生今后生活中發(fā)揮作用,根據這一點,老師應當豐富評價的因素,讓學生從各個方面去學習乒乓球,根據學生情況,制定不同的考核機制。
教育制度的改革,使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能力高低與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才是教育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意識。往更高層次上去說,這是國家能否迅速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相反,如果學生連表達自己的想法都不敢,一直被禁錮在體育老師自己的那一套教學方式中,這對于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乒乓球測評方式,應用多元化的方法,使學生各方面得到提高,達到全面發(fā)展乒乓球課程的最終目的。
三、結語
素質教育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各大高校應當加大對高校乒乓球教學的改革力度,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乒乓球習慣,讓乒乓球這項運動能陪伴學生一生。高校乒乓球教學改革的路還很長,還有許多阻力存在,教師和專家都應該獻計獻策,在原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讓乒乓球教學回到其最初的設置目的,使高校大學生都能夠從乒乓球運動中受益。
參考文獻:
[1]于洋.我國乒乓球后備人才“體教結合”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與評價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2]李穎,宋紹興,張蕾.河北省高校乒乓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51-53.
[3]蔡玉軍,姚淑平.上海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選項課的開展現狀與發(fā)展[J].體育科研,2007(3):90-9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