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艷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更因其內涵深刻、意存高遠而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的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有的描繪山水充滿畫意,有的寄情于景,有的托物言志……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睆男≌b讀古詩詞,不僅能促進幼兒口語發(fā)展,增強幼兒的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幼兒想象力,更能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幼兒人格,浸潤幼兒的心靈,在幼小的心靈上打下鮮明的文化烙印。然而由于古詩詞中所描寫的景物、事件、人物與幼兒生活相距較遠,幼兒對于詩中所描繪的意境、表達情感的理解上存在困難。因此,幼兒園古詩詞教學活動必須考慮幼兒的需求,適應時代的需求,適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適應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與摸索,我們逐步探尋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教學經驗。
一、注重古詩詞內容的選擇,貼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發(fā)展水平
1.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古詩詞。
我國的古詩詞工于韻律,講究意境,對幼兒來說,在理解上確實存在困難,所以我們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詩篇。例如《詠鵝》,描寫的是幼兒感興趣的小動物,全詩短小精練,文字淺顯;《憫農》寓意明了、明白如話。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啟發(fā),讓幼兒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想象去挖掘、理解詩的內在寓意。
2. 選擇內容與幼兒生活接近的古詩詞。
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古詩詞更容易被幼兒接受,幼兒也更容易理解。如《春曉》這首詩,其中描述的“鳥”“雨”“花”的畫面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比較熟悉的。這種描述內容讓幼兒有熟悉感的古詩詞能夠增加幼兒對古詩的印象,便于理解和記憶。又如《靜夜思》,以“床前”“月光”“明月”幾個幼兒熟悉的意象勾勒出夜晚孤寂清冷的畫面,幼兒容易理解作者望月思鄉(xiāng)之情。
與幼兒實際生活相接近不僅指詩中內容是幼兒所熟悉的物體或景色,也包括幼兒有親身體驗的季節(jié)、節(jié)日等。如春天的《春夜喜雨》《惠崇春江晚景》,夏天的《小池》,秋天的《楓橋夜泊》《山行》,冬天的《江雪》《梅花》等,這些古詩詞讓幼兒了解的四季又多了幾分色彩和流動感,引起幼兒強烈的情感共鳴?!对铡贰肚迕鳌返裙旁娮層變簩⑸鐣顚嶋H與詩詞聯(lián)系起來,進一步品味詩中之景,詩中之情,更好地理解古詩內容。
3. 選取意象特征比較明顯的古詩詞。
我們要引導幼兒體會古詩詞中“形”之美。對幼兒而言,抽象的事物對他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我們在選擇古詩詞時應盡量選取意象特征比較明顯的詩歌。這樣古詩詞的意境可以通過形象的意象展現(xiàn)出來。在實際生活中,幼兒對這些意象有可能接觸過,即使沒有見過,我們對此的解釋也會是輕而易舉的。如賀知章的《詠柳》,詩人托物言志,以絲帶做比描繪柳條的輕柔之美,以“不知細葉誰裁出”突出柳葉的精巧細致,形象生動地描寫出春天柳樹的姿態(tài),進而謳歌贊美了春天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
4. 選擇語義淺顯、用字自然、感染力強的古詩詞。
選擇一些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的作品,可以使幼兒欣賞到一幅幅富有色彩和流動感的畫面,讓幼兒感受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幼兒情感,初步習得一定的道理。《長歌行》以景寄情,由情入理,突出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顿x得古原草送別》用自然流暢而又工整的語句來描寫景色,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二、探索有效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 借助圖片音樂或課件等現(xiàn)代化電教手段讓幼兒明了詩意。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為了提升幼兒學習古詩詞興趣,更加直觀形象地幫助幼兒理解古詩詞內容,體會其中蘊含的意境,我們通過多種方式,如一張圖片,一段音樂……化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激發(fā)幼兒誦讀的興趣,感受詩詞的意境。例如在學習《登鸛雀樓》時,我們通過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欣賞鸛雀樓上俯瞰黃河的磅礴壯美,讓幼兒仿如身臨其境一般去體會詩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情境。在《題西林壁》一詩的學習過程中,我們?yōu)橛變禾峁┐罅繌]山的圖片,使幼兒以直觀的方式理解詩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陶醉于美景的同時也理解了詩意。
2. 利用故事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古詩詞更易于接受。
故事相對于古詩詞而言是幼兒更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可以將古詩詞教學同通俗易懂的故事相結合,讓幼兒從故事中理解古詩內容。如學習《梅花》時創(chuàng)編《梅花和風兒》的故事情境:寒冷的冬天到了,風魔王要來摧毀百花王國,花園中的牡丹、玫瑰等花都低下了頭,只有梅花勇敢地站了出來,它們不怕寒風,不怕大雪,勇敢地綻放。漸漸的風魔王放棄了,梅花勝利了,它們歡呼著、歌唱著……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3.利用靈活多樣的誦讀方式,讓幼兒在反復誦讀中形成良好氛圍。
古詩詞朗朗上口,彰顯著中華文字的韻律之美。誦讀古詩詞不僅能夠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幼兒理解其內容,體會其情感,就如同古語所說的那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紤]到學齡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我們總結出了節(jié)奏圖誦讀、集體誦讀、個別誦讀、接龍誦讀、快慢讀等多種誦讀方式,用不同的誦讀方式幫助幼兒掌握誦讀時的斷句、重音和節(jié)奏,提升幼兒誦讀的能力和水平,在瑯瑯書聲中形成良好習慣。
4.在游戲化的學習活動中,用中華古典文化的快樂滋養(yǎng)幼兒的心田。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依循幼兒的天性,將古詩詞的學習活動同游戲有機融合起來,利用游戲化的活動方式使幼兒在玩中學,讓中華古典文化滋養(yǎng)幼兒的心田。
* 將古詩詞內容同游戲相結合。在表演區(qū)或語言區(qū)中投放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指偶、手偶、頭飾等道具,讓幼兒在有趣的表演中理解古詩,誦讀古詩。如《江南》一詩,我們投放了荷花、荷葉、小魚頭飾等道具,幼兒扮成一條條快樂的小魚在荷葉間游來游去,體會“魚戲蓮葉間”的輕松快樂情緒?!稘O歌子》我們運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請幼兒扮演漁夫,借此幫助幼兒理解詩中詳細描繪的漁夫垂釣的情景。
* 大班幼兒的競賽意識很強,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識。我們常常開展個人或小組的競賽,通過“我是古詩大王”“古詩接龍”的游戲活動看看誰誦讀的古詩多,看誰的反應快,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既鍛煉了幼兒的聽說能力,提高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競爭意識,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huán)境。
5.多領域的滲透讓古詩詞的誦讀更加豐富有趣。
經典古詩文一般富有音韻美和意境美,可讀、可唱、可畫,還可表演。在語言活動中,幼兒可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與表現(xiàn)古詩文;在繪畫活動中,幼兒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造用多種藝術表現(xiàn)方式表達自己對古詩文意境的理解;在音樂活動中,許多古詩詞又可以用歌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把古詩詞的學習同表演、繪畫等領域相結合,既增強了幼兒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記憶,又提高了幼兒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使幼兒更快樂主動地去學習。
6.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將古詩詞學習延伸到家庭。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庇變簣@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優(yōu)勢。我們應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家園合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育的作用。為了贏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們通過宣傳海報、微信群、家長會等多種方式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了解活動的任務和目標以及活動的意義,取得家長的支持,同時也給家長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以便家長更好地配合。在古詩詞活動中,家長和幼兒一起朗讀、背誦古詩詞,和孩子比賽,一起查找相關的資料。很多家長主動向我們詢問如何在家中引導幼兒學習古詩詞,如何引導幼兒閱讀,如何激發(fā)幼兒興趣等。此外,我們還有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各種延伸活動,從不同的角度帶動幼兒與家長來走進古詩詞,走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古詩詞為主題的家長開放活動中,幼兒通過歌曲、舞蹈等形式向家長展現(xiàn)出自己的學習成果;封面狂想、親子圖書制作活動讓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自己對于古詩詞的理解。
結合在實際工作中總結出的一系列經驗,我們將其總結、完善、整合,編寫成一套系統(tǒng)的,具有幼兒園特色的古詩詞園本教材。教材分為幼兒讀本和教師讀本兩部分,著重從不同的角度為幼兒古詩詞的學習活動提供參考。幼兒讀本中,我們將誦讀作為重點,向幼兒介紹了接龍誦讀、節(jié)奏圖誦讀、用不同節(jié)奏讀、親子共讀等誦讀方法,引導幼兒掌握不同的誦讀方法,從而愛上誦讀古詩詞,并在誦讀中理解詩意、感受詩情。在教師讀本中,我們從古詩詞的注釋、譯文、簡析等知識背景入手,設計出層次清晰、重點明確、符合幼兒年齡和學習特點的教學設計,為教師的古詩詞教學活動提供參考,讓幼兒園的古詩詞教學活動更加系統(tǒng)化,更加科學、有效。
環(huán)境對幼兒的作用可以稱得上是“潤物細無聲”的。因此,我們在教室主題墻面,班級門前的宣傳版面以及學年主題板上以古詩詞為主題進行環(huán)境布置,如:每周一詩、古詩長廊、跟我讀古詩等多種主題活動環(huán)創(chuàng)內容,讓幼兒置身于古風古韻中,通過與墻面的互動交流,隨時接觸、感受古詩詞的深邃魅力,在不知不覺中時時沉浸在優(yōu)美的詩海中。同物質環(huán)境一樣,精神環(huán)境對幼兒的學習活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敖處煹膽B(tài)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這些都明確地指出了良好的精神氛圍對幼兒成長中的重要意義。因而,在誦讀活動中,教師也應始終給予幼兒真誠的關愛和鼓勵,營造溫暖、寬松、快樂的活動氛圍,讓幼兒覺得學習古詩詞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使幼兒愿意與老師、同伴一起欣賞、誦讀。幼兒的任何微小進步教師都能夠及時捕捉,及時肯定,并創(chuàng)設更多的機會讓幼兒大膽表現(xiàn)……這種信任和支持會使幼兒興趣盎然,自然而然地愛上古詩詞。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園被一種濃濃的古詩文化所包圍,幼兒身臨其中,受益匪淺。幼兒的學習態(tài)度、記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由于誦讀活動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們都更加活潑大膽了,更加有自信了,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典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在幼兒園開展古詩詞教學活動對于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意義非凡的。我們將繼續(xù)在實踐中探索、研究、反思、總結,使我園成為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