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厚明
在筆者的倡導主持下,我校從2008年起開始推行使用語文讀書筆記本。9年多來,我們咬定語文讀書筆記不放松,堅持以“小本子”撬動“大閱讀”,取得了一定成效。
早在新課程改革推進之初,我們就認識到課外閱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課外閱讀的硬性規(guī)定要求,我們積極倡導樹立“大閱讀觀”,努力引導師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然而,在實施課外閱讀工程的最初幾年,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和障礙:首先,由于“功利性閱讀”盛行,學生的課外閱讀普遍存在偽閱讀、淺閱讀、窄閱讀等現(xiàn)象,從“做題郎”到“讀書郎”的轉(zhuǎn)變非常困難;其次,語文教師雖然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但到了具體實施時會有意無意地抵觸、淡化甚至疏忽課外閱讀,將其作為可有可無的“軟任務”;在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督查方面,因為缺少有效的“抓手”,達成率也因人而異,參差不齊。
如何使課外閱讀從“現(xiàn)實的茍且”走向“詩和遠方”?如何使“真閱讀”在校園落地生根?我們萌生了使用語文讀書筆記本的想法,并在學校全面鋪開。
經(jīng)過前后8年多時間的打磨、修訂、改版,最終形成了較為定型的語文讀書筆記本。其主要構成如下:
封面和封底均為彩色印刷,主色調(diào)采用清新的淡綠色,喻示讀書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生機和希望。
封面圖案由兩部分組成,上面是一群鴿子展翅翱翔,飛向遠方,下面是一本打開的書。主體則包括“語文讀書筆記”6個醒目的漢字及其拼音,以及學校、班級、學號、姓名、指導老師和學年度(學期)等備寫欄目。封底中間系本地教育部門(學校單位)的徽標,下面則是一片無垠的芳草地。
封二設置“語文讀書名言”,精選古今中外名人論述讀書的名言十句,讓學生加深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感知了解有關讀書的方法和注意點。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歐陽修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朱熹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陸游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程端禮
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學誠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苦禪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
——(英國)培根
封三設置“校長寄語”和“老師寄語”兩個小板塊,對學生進行詩意告誡與提醒。
校長寄語:讀書,是最美好的生命舉止。走進經(jīng)典,是為了讓書里的那些思想光線和美學營養(yǎng)照亮我們,提升我們的心靈視力,塑造和修正我們的心靈長相,滋養(yǎng)和愉悅我們的人生;走進經(jīng)典,我們就不會單薄、不會孤獨,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讓自己飽滿和敞亮起來。
老師寄語:愛讀書的孩子是美麗的,愛讀書的家庭是溫馨的,愛讀書的校園是迷人的。書中有美麗的風景,書中有奇妙的故事;書中有高貴的靈魂,書中有博大的思想。讓我們在每一天,都與好書相伴,與好書為友,盡情享受讀書的快樂吧!
語文讀書筆記內(nèi)頁正文采取表格設計,分正反兩面。
(1)正面。
正面表格最上方設有“__年__月__日”“星期__”和“第__篇”字樣,以備學生注明筆記撰寫的日期和篇數(shù)。
正面表格內(nèi)部計分為五欄。第一欄細分為三小列,依次包括“書名篇名”“作者”和“出處”。第二欄為“雅詞積累”。要求學生從所讀書目(文章)中尋覓雅致的詞語,進行識記積累。所選詞語以優(yōu)美的動詞、形容詞為主,二字詞語和四字詞語兼顧。第三欄為“佳句積累”。要求學生從所讀書目(文章)中篩選絕佳的語句,進行理解積累。語句篩選時應重點關注書(文)中的主旨句、中心句、過渡句、精警句、生動句和疑難句等“非?!闭Z句。第四欄為“精段積累”。要求學生從所讀書目(文章)中聚焦精妙的語段,進行誦讀積累。所聚焦語段應為書(文)中意蘊豐富深刻、語言凝練優(yōu)美、所含手法多樣的重要語段。第五欄為“內(nèi)容梗概”。要求學生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所讀書目(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明確其“寫什么”。
(2)背面。
背面表格內(nèi)部由兩欄組成。第一欄(約占整頁的五分之四)為“閱讀感悟”。要求學生針對所讀書目(文章),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感觸點”,聯(lián)系實際暢談閱讀感悟。在表述方面,可以參照一般“讀后感”的體式,大致按照“引—議—聯(lián)—結”的思路展開。第二欄(約占整頁的五分之一)為“教師評價”。教師對該篇讀書筆記完成情況做出評判。在評價方式上,既可以采取等級打分制,也可以采取評語對話式,亦可二者兼而有之。
我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確保語文讀書筆記本的有效施行:
1.強化宣傳督導。在如今“功利性”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如果缺少家長的支持和師生的悅納,語文讀書筆記本的強制施行會成為“空中樓閣”?;诖?,我們堅持利用學生會、家長會等場合,借助公眾號、微信(QQ)等媒介,不斷宣傳“真閱讀”的意義,以及施行語文讀書筆記本的價值所在,使家長理解此項舉措的必要性。另外,我們對全校語文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引導他們認識推行讀書筆記本的重要性,并將讀書筆記本的指導批閱情況納入教師的教學常規(guī)檢查之中,使教師逐步形成一種“教學自覺”。上述宣傳督導,為語文讀書筆記本的施行構建了一個和諧的校內(nèi)外“軟環(huán)境”。
2.提供有關保障。首先是閱讀材料保障。為解決“讀什么”的問題,學校投入專項經(jīng)費,不僅配齊了“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所有必讀名著,還購置了海量的選讀圖書期刊,并在各班設立“圖書角”,通過“圖書漂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讀好書,賞好文”。其次,閱讀時空保障。為避免增加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我們不僅硬性規(guī)定了語文讀書筆記完成的基本數(shù)量(每周不少于兩篇),而且在語文教師中叫響一個口號——“少講授,多閱讀;少做練習講義,多寫讀書筆記”。要求教師騰出一定的課內(nèi)時空,給學生自主閱讀并完成讀書筆記。最后,閱讀方法保障。各班語文教師每學期都會開設一定數(shù)量的名著閱讀指導課,對學生進行讀前、讀中、讀后的方法指導,讓他們掌握閱讀策略,形成閱讀技能。
3.多元交流應用。我們非常注重讀書筆記的交流應用:在交流方面,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和媒介對優(yōu)秀讀書筆記進行互動展示——小組、班級的流動傳閱,班級板報、學校櫥窗的復印張貼,以及QQ群、微信群的拍照上傳等。在應用方面,一是以“考”促讀,將語文讀書筆記內(nèi)容納入日常語文質(zhì)量調(diào)研檢測之中,融入例行的閱讀考級之中。二是以“編”促讀,定期進行“悅讀”主題手抄報評比,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語文讀書筆記內(nèi)容編入手抄報之中“發(fā)布”。三是以“寫”促讀,指導學生將讀書筆記中的材料“轉(zhuǎn)化”成讀后感或小型文學評論,積極參加各級讀書征文評比,向有關報刊投稿。通過以上渠道的多元交流應用,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完成語文讀書筆記的內(nèi)驅(qū)力。
為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撰寫讀書筆記的積極性,促進讀書筆記質(zhì)量的提升,我們擬定了語文讀書筆記評分標準(見下述附表),對所有學生每學期的讀書筆記本進行量化評判。
語文讀書筆記評分標準
讀書筆記干凈整潔,字跡清楚,字體規(guī)范美觀得滿分,亂畫亂涂每1處扣1分,書寫質(zhì)量過差整體酌情扣分讀書筆記在內(nèi)容或形式上有特色、有新意,或有家長參與可酌情加分,最高不超過10分書寫工整15分特色鮮明(加分項)10分
該評分標準每學期初由語文教師在班級進行宣講闡釋,每學期末供每位學生對照自評,語文教師進行復評。在此基礎上,教師報送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讀書筆記本參加校級評比。學校教導處每學期組織一次優(yōu)秀讀書筆記本評比活動,給獲獎學生頒發(fā)證書和圖書獎品。結合學期讀書筆記評比結果,評出年度學生“閱讀之星”和優(yōu)秀“閱讀導師”。
多年實踐表明,語文讀書筆記本的堅持使用,帶來了以下幾方面的良性效應:
通過堅持完成讀書筆記,學生在“海量閱讀”的過程中提升了閱讀能力——不僅養(yǎng)成了“動筆墨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而且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策略,獲得了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另外,在完成讀書筆記的過程中,通過以讀導寫,以寫促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近年來,我校中考語文成績一直居于全市上游;學校榮獲市級閱讀大賽團體優(yōu)勝獎;有一百多位學生先后在各級閱讀、寫作大賽中獲獎,獲獎等次和數(shù)量居于全市前茅。
我們倡導“師生共讀,教師領讀”,力求以教師的閱讀情懷和閱讀示范,引領帶動學生的閱讀。對語文教師而言,在閱讀內(nèi)容方面,首先必須將課標規(guī)定學生閱讀的書目讀完讀透,求得與學生的“同頻共振”,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其次,必須進行專業(yè)閱讀,選讀語文教育教學方面的著作報刊,并完成規(guī)定數(shù)量的讀書筆記、教育隨筆等。在閱讀策略方面,則須堅持進行閱讀專題研究,積極進行閱讀干預指導,以有效回應學生在完成讀書筆記過程中的種種“關切”。以上做法,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近年來,僅有12名成員的語文組中,1人被評為江蘇省教學名師,1人被評為市級教學能手,1人榮獲“一師一優(yōu)課”省優(yōu)獎,5人榮獲市級基本功、優(yōu)質(zhì)課競賽一等獎,數(shù)十人次先后榮獲各級閱讀大賽、作文大賽(日記評比)指導教師獎,語文組教師撰寫的數(shù)十篇教學論文先后公開發(fā)表(獲獎)。
讀書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課外閱讀,不僅應成為師生的文化自覺,更應成為師生的行走方式。在以語文讀書筆記為依托推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注重以讀“化”人——力求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其審美情趣和人文修養(yǎng),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注重以讀“育”人——借助精選精編的校本教材讀物(如鄉(xiāng)土文化、國學經(jīng)典等),施行養(yǎng)成教育,引導學生在理想信念、思想情感、修德求知、文明禮儀、遵紀守法、珍愛生命等方面養(yǎng)成良好品行和習慣。以上做法,使得“爭當書香少年,齊做儒雅新人”的理念根植于學生心靈之中,進一步推動了學?!叭逖拧毙@文化建設,提升了學校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