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兵,陳麗敏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人民醫(yī)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骨質(zhì)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VCF)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達40%[1]。OVCF會導致慢性疼痛、肢體活動受限、脊柱后凸畸形等,嚴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2]。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shù)(PKP)是臨床治療OVCF的常用術(shù)式,安全性高,止痛明顯,并能最大程度減少保守治療及開放手術(shù)帶來的并發(fā)癥[3]。但隨著臨床的廣泛應用,發(fā)現(xiàn)有部分患者在PKP術(shù)后仍會殘留腰背疼痛癥狀,影響術(shù)后的功能恢復及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用補腎活血湯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PKP術(shù)后殘留腰背疼痛效果較好,總結(jié)如下。
共62例,均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就診的骨質(zhì)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PKP術(shù)后存在殘余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1例。觀察組男13例,女18例;年齡51~63歲,平均(58.5±6.4)歲;病程2~6天,平均(4.4±0.6)天;骨折受累椎體為:T127例,L118例,L29例,累及椎體數(shù)量為:單節(jié)12例,2節(jié)5例,3節(jié)3例。對照組男14例,女17例;年齡52~65歲,平均(57.2±7.1)歲;病程2~7天,平均(4.1±0.7)天;骨折受累椎體為T126例,L119例,L210例,受累椎體數(shù)量為單節(jié)13例,2節(jié)6例,3節(jié)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骨折受累椎體及受累椎體數(shù)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骨質(zhì)疏松的診斷標準參照2014年版中國人骨質(zhì)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4]制定。T≤-2SD或骨量丟失≥25%;②經(jīng)X線,CT或MRI等影像學手段確診為胸腰椎壓縮性骨折。
納入標準:①符合OVCF的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50~65歲,男女不限;③術(shù)后殘留腰背疼痛癥狀;④文化程度小學以上,并能配合完成量表評估;⑤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腫瘤等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骨折或者代謝性骨質(zhì)疏松癥;②既往有胸腰段骨折或行胸腰段手術(shù)的;③由椎間盤突出或肌肉勞損等引起的腰背疼痛;④脊柱畸形或合并影響腰背功能的神經(jīng)性疾病;⑤對所用藥物過敏的。
對照組:鮭魚降鈣素注射液 50IU,日1次,皮下注射;碳酸鈣D3片600mg,日1次,口服。
觀察組:用補腎活血湯。熟地黃15g,補骨脂10g,菟絲子10g,杜仲6g,枸杞子6g,山茱萸6g,肉蓯蓉6g,當歸尾6g,沒藥6g,獨活6g,紅花3g。加水400mL浸泡0.5h,后煮取150mL,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兩組療程均為4周。
觀察兩組治療前,治療2周及治療4周疼痛癥狀、椎體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情況。疼痛癥狀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5]評定,其中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癥狀越重;椎體功能采用改良 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shù)(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量表評定,本量表共10個項目,共50分,分值越高說明椎體功能越差;生活質(zhì)量采用Barthel指數(shù)(the Barthel index of ADL, BI)[7]計分法進行評定,量表共10個項目,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能力越強。
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及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一時間點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4周觀察組 31 6.5±0.9 3.2±0.6*△ 1.3±0.3*△對照組 31 6.3±1.2 4.4±0.7* 2.9±0.5*
兩組治療前后改良ODI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改良ODI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改良ODI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一時間點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4周觀察組 31 29.6±5.3 13.1±4.9*△ 7.7±1.5*△對照組 31 28.3±6.7 19.6±5.2* 14.4±2.8*
兩組治療前后BI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I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I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一時間點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周 治療4周觀察組 31 29.3±11.8 52.6±10.4*△ 66.1±14.8*△對照組 31 30.5±12.2 44.1±13.7* 54.7±11.5*
骨質(zhì)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PKP術(shù)后殘余痛的臨床表現(xiàn)來看,中醫(yī)“骨痿”、“骨折病”、“痹證”等范疇。病機為腎精虧虛合并氣滯血瘀,其中腎精虧虛為本,氣滯血瘀為標。腎藏精主骨,腎精不足,骨軟無力,易致骨折;骨折筋傷,損傷絡(luò)脈,血液外溢,氣機受阻,經(jīng)絡(luò)不通,不通則痛。治療應補腎益精、理氣活血,尤以理氣活血為要。補腎活血湯出自《傷科大成》,具有補腎強筋,活血止痛之功。年老之人,傷后易虛,宜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品。方中熟地黃、補骨脂、菟絲子、杜仲、枸杞子、山茱萸、肉蓯蓉補腎益肝,填精養(yǎng)血,強筋壯骨;同時,傷后兼瘀,需理氣活血之藥,方中配以當歸尾、沒藥、獨活、紅花活血化瘀、祛濕通絡(luò)、理氣止痛。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類中藥具有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調(diào)節(jié)血流動力學異常,抑制組織異常增生等多種作用[8]。胡勁濤等[9]研究指出,補腎活血方能夠兔脛骨延長區(qū)的骨密度,促進成骨作用和骨的礦化,有助于骨折的愈合。錢亞芳等[10]采用補腎活血方中親脂性組分SFEⅠ和SFEⅡ誘導成骨細胞分化實驗,指出其能提高成骨細胞的分化活性,效果優(yōu)于醇水提取物。同時補腎活血湯可抑制兔BMSCs成脂分化,促進其成骨分化,且作用效果與補腎活血湯劑量成正比[11]。臨床上,運用補腎活血類方劑治療骨質(zhì)疏松及其相關(guān)病癥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劉維等[12]用補腎活血法治療老年骨質(zhì)疏松100例,發(fā)現(xiàn)其能改善臨床癥狀,提高骨密度,調(diào)節(jié)骨代謝平衡,效果優(yōu)于阿侖膦酸鈉片結(jié)合碳酸鈣D3片。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治療2周及4周后兩組VAS評分、改良ODI評分較本組治療前均下降, BI評分較本組治療前均升高,提示兩種方法均能減輕PKP術(shù)后殘余腰背痛,改善椎體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組間治療后同一時間點比較,觀察組VAS評分、改良ODI評分及BI評分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補腎活血湯治療PKP術(shù)后殘余痛的療效優(yōu)于鮭魚降鈣素皮下注射結(jié)合碳酸鈣D3片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