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
摘要:普通話作為我國溝通交流的主要語言交際工具,在當今高等院校語文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它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寫作與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對語言鑒賞能力等提升。然而,現階段高等院校中大學生缺乏對語言能力及普通話水平重要性的認知,使其語言表達不準確、普通話水平不標準等,阻礙著大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將依據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普通話水平提升的意義,分析了當前高等院校中的教學現狀,以此提出大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高路徑,進而有效培養(yǎng)出高技能的語文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普通話水平;提升路徑
在人與人交流中主要溝通是依靠語言,而語言表達能力中普通話水平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想要在人際交往中為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就要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普通話應用水平。但是,現階段在高等院校語文教育中,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不足,常常帶有地方性的口語性質。同時,其自身普通話發(fā)音與語調都不標準,其嚴重影響著教師、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大學生在校園中的生活與學習。針對上述現象,深入研究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普通話水平的提升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高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普通話水平的意義
(一)是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現代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多樣化,其交流工具更加高效、快捷,由此促使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人際交流中的地位日漸重要。此外,普通話水平已經成為現代復合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語文教育是高等院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都是通過語文學習得到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現階段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基礎,更是現代社會企業(yè)招聘的主要標準之一。同時,普通話在我國已逐漸融入到高等教育體系中,成為大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語言以及口語的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二)豐富自身知識儲備與語言庫存
現階段,在高等院校語文教育體系中,著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應用水平,它可以幫助大學生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使其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減少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弱,出現溝通不協(xié)調等現象。同時,高等院校中學生來自五湖四海,針對大學生普通話水平提升,能夠有效解決大學生之間因地方以及外省語言不通,難以溝通現狀,并且大學生完善自身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豐富自身文化底蘊,開拓視野等。由此可見,大學生努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是提升語文綜合能力以及豐富自身知識的主要手段與途徑。
二、當前大學生缺乏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的表現
(一)語言與普通話表述模糊
近年來,由于學外語的熱潮以及教學中重理輕文的現象,導致語文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嚴重下降,以至于我國傳統(tǒng)語言遭受巨大沖擊。同時,當前高等院校中多數大學生嚴重缺乏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應用水平的訓練,以此出現了語言與普通話表述模糊,阻礙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有效性。例如,大學生在溝通時對其交流內容不能有效表達,使其交流內容的含義極容易造成對方誤解,并且大學生普通話的口語表述不清,導致對方根本不能清除明了,由此丟失了語言表達最基本的含義。因此,大學生不能有效提升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阻礙語文能力與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二)語言表達不準確,普通話不標準
大學生的語言表達不準確,普通話發(fā)音不標準都是直接影響其表達內容、意義的主要因素。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目前一些高等院校中只有少數人進行普通話報名考試,并且其普通話測試水平也不夠理想,很多大學生都未能達到合格的分數線。此種結果只會影響大學生在今后的就業(yè)中不能滿足企業(yè)招聘的基本要求,且與他人之間的交流亦不能提升有效性。同時,大學生普通話水平不高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語言表達能力,并降低語文學習質量。例如,在語文寫作中不能正確的使用其語言結構,使其他人在閱讀其文章時出現閱讀障礙;在進行人際交往時,不能夠正確進行語音、語義的表達,故而影響到社交活動,由此限制了大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
三、提升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普通話水平的有效路徑
(一)轉變自我認知,注重實用性
想要提升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首要實施目標就是轉變大學生自我認知意識,注重其語文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由此提高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用性,促進大學生實現終身發(fā)展的目標。對此,在課堂上加強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鍛煉尤為重要,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進行講解、訓練。例如,普通話注重語言、詞匯、語句等,并重點對說話時音調、停頓等進行培訓。同時,在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中,要在普通話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對文章以及語句的表達理解,要使其大學生真正的理解每個詞匯與語句意思。此外,可以進行跨文化知識教學,鼓勵大學生多積累豐厚知識,與不同地區(qū)的大學生進行文化交流等工作,進而在溝通交流過程中提升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習興趣
現階段,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對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普通話水平提升的要求。為此,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激發(fā)大學生對高等語文學科,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學習的興趣,促使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以此有效提升其學習質量,促進語文綜合應用能力與身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诂F代信息技術發(fā)展背景下,教師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其教學手段,從而進行多樣化教學。同時,教師可根據大學生身心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分組訓練,引導其興趣教學,突出大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由此可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創(chuàng)新其教學模式,提升大學生學習興趣,使其通過小組討論與自主探索學習模式提升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主要教育手段與路徑。
(三)完善教學內容,拓寬語言訓練空間
培養(yǎng)大學生普通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直是高等語文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語文素養(yǎng)以及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使其與現代社會企業(yè)招聘目標相統(tǒng)一的主要路徑。因此,針對當前高等院校大學生學習普通話語言表達能力現狀,積極豐富其教學內容、完善其教育體系,是現階段高等院校首要教育目標。為此,在拓寬大學生普通話的語言訓練空間上,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模式,使其大學生在課后利用網絡平臺尋找其學習資源,并且可以根據教師制作微視頻進行反復鍛煉與學習,尋找自身不足問題且加以改正,有效提升其學習成效。此外,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大學生自我展現機會,能夠極大限度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從而能夠促使其教學成效提高,就此良好實現高等院校語文教育中,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普通話水平提升的理想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中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普通話水平教學,是語文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幫助大學生提升寫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并且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有效的溝通交流。為此,針對當前高等院校對大學生教育的現狀,應積極尋找提升大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普通話應用水平的有效路徑。因此,轉變大學生對其重要性的認知和注重實用性。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其教學模式,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興趣,以此完善教學內容,拓寬其語言訓練空間,進而能夠有效提升其語言與普通話能力,促進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爽.如何提升高校普通話測試水平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 (12):20.
[2]劉傳清,戴子卉.基于普通話測試的大學生普通話口語表達流暢度研究[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5 (06):64-67.
[3]楊博.淺析大學生普通話口語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J].河南教育(高教),2015 (0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