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榮輝 陶燕霞 茅曉平
人都是需要獲得贊美的,學生更是如此。作為教師在每日與學生的接觸中,總會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閃光點。如何利用這些閃光點作為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引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因?這讓教師要做的事充滿著教育的藝術性。
案例:
周日筆者去文具店把答應好獎勵給單某某同學的“一本寫上老師贈言的本子”選好了。關于“贈言”,思考甚久,太簡單了怕太凡俗,太復雜了怕太深奧。最終,決定借用最近剛和他們一起看過的一部電影《奇跡男孩》里的一句令人感觸最深的話送給他:如果要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選擇善良。并附上自己的贈言:希望你永遠——心向陽。
今早,一路上掩掩藏藏帶到辦公室,生怕遇到學校班里的同學提前把這“驚喜”透露給他。和以往一樣,早讀課不是語文,筆者會早早來到班級檢查常規(guī)、批改作業(yè)。趁同學們打完籃球回到教室前趕緊“溜之大吉”,以免碰上他那期待的小眼神和其他同學的“友情提醒”。
第二節(jié)是筆者的語文課,可能是天氣悶熱的原因,一做完操,所有人都回到座位上休息了,剛好距離上課還有幾分鐘,時機成熟!
“咳……現(xiàn)在老師來兌現(xiàn)承諾,上周五答應好你們的,兩位同學已經換好座位了,也給張某某同學家長打過電話了,現(xiàn)在還剩下最后一位——單同學本子還沒有給他?!惫?,教室里突然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齊刷刷看過來。
“單同學,來吧,這本寫有老師贈言的本子送給你?!?/p>
他走過來后愣了幾秒,“哇!這么厚!這么好看!真的是送給我的嗎?”
“當然了!”
“哇塞!太值了!”他歡呼雀躍,抱著本子滿心歡喜回到了座位,小心翼翼打開本子看了看贈言,臉上堆滿了笑。
這時,筆者看到了其他同學羨慕的眼神,便趁熱打鐵,說道:“這只是開始,只要表現(xiàn)好,每一位同學都可以獲得屬于自己的獎勵。這周繼續(xù)看你們的表現(xiàn)!可以嗎?”
“可以!”剛剛的垂頭喪氣立馬煙消云散,留下的只有一鼓作氣的向上勁兒……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短短的幾分鐘,筆者做到了朝前邁進一小步。
與筆者單位臨近的幾所學校的老師自愿自覺地成立了“鄉(xiāng)村教師自治共同體”,它是鄉(xiāng)村教師自覺、自愿、自發(fā)的指向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協(xié)同發(fā)展、精神發(fā)展的一種“民間”組織。老師們通過共讀名著、共研課堂、共寫敘事,從而共同發(fā)展。以上案例,讓筆者想到了“自治共同體”一位老師的做法。作業(yè)中累計十顆星或五個笑臉或三個大拇指的同學可以任選以下一種獎勵:
1.當一天班長;
2.給全班學生布置一次語文家庭作業(yè);
3.給全班學生講一個故事;
4.讓老師給家長打表揚電話;
5.排隊時站在最前面;
6.免做一次抄寫作業(yè);
7.讓老師為你講個故事或唱支歌;
8.從家里帶一本書,讓老師讀給大家聽;
9.讓老師帶你到學校圖書館借一次書;
10.按自己的意愿換一次座位;
11.在黑板上畫一幅畫;
12.讓老師摸摸你的頭;
13.向老師提一個合理的要求;
14.一本老師寫有贈言的本子;
15.在班級微信群里公開表揚一次;
16.和老師合影一次;
17.幫助他完成一個微心愿;
……
其實,不僅是作業(yè)中的點點進步,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任何閃光點,作為教師都要留意觀察并合理“利用”。因為每個孩子都喜歡被表揚,不管哪個學生,他們總有著這樣那樣的愿望。只要老師善于發(fā)現(xiàn),總能找到學生們內心的需求。當教師滿足了他們內心的一種特別需求,他們就會朝著教師所期望的目標前進。
明代教育家顏元主張:“數(shù)子十過,莫如獎子一長?!豹剟钍菗P長教育,是激勵教育。但愿孩子們在這些不一般“獎品”的 “誘惑”下,能夠好學上進,越來越優(yōu)秀。
特級教師俞正強認為:提高教學水平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術”,另一條路是“術”下面的“道”,這才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讓學生友教師、愛教師,讓教師值得學生友和愛,有了這些,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教師的這些不一般的“獎品”就是“術”下面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