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羅銘恩
國門,祖國的門戶。
莊嚴偉岸的滿洲里第五代國門,坐落在西郊的灘地,那是中俄兩國鐵路的連接點。在中方一側(cè)的這道國門,與昔日的蘇聯(lián)國門相對應(yīng)。
國門呀,你有歷史的回眸嗎?清朝末期,中東鐵路西部線建成后,滿洲里站成為俄國進入東北地區(qū)的首站。經(jīng)過歷史的風風雨雨,這個站依然年輕迷人。
中方的國門呈“門”字型,體現(xiàn)出后工業(yè)時代的風格。開放的門戶,涌進了蒙古國草原的綠浪,走過了俄羅斯雪原的憧憬。
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而第五代國門則是中國陸路口岸最大的國門。這寬廣博大的國門呀,彌漫著中俄蒙三國的氣息,容納過環(huán)球江河湖海的風景。
摩肩接踵的游客,每天從這個國門進進出出。這些來去匆匆的過客,常常一只手挽著蒙古國的草原,另一只手拉著俄羅斯的農(nóng)莊。
威嚴的國門呵,對于朋友來說,你永遠是一道敞開的門戶。
界碑,一個國家邊界的劃定,一個國家尊嚴的象征。
在滿洲里國門與俄羅斯國門之間,有一座第41號界碑,這座界碑面向中方一側(cè),神圣而莊嚴。
往昔,界碑的位置是中俄兩國貿(mào)易往來的通道。后來,這條狹窄的通道消失了,走到另址變成一個新型的公路口岸。
1994年8月,中俄兩國重新勘定邊界,決定在中俄邊境線原來的貿(mào)易通道上,建立第41號界碑。界碑為雙方共同認可的國界標志。
于是,往日的繁忙在這兒失去了蹤影,往日的喧鬧也開始了移情別戀。界碑,從建立之日起就有了別樣的風景,那就是孤零零地屹立在邊界線上,讓孤獨陪伴著自己的一生。
這又有什么呢?界碑生就一種倔強的性格,它不怕孤單,不怕寂寞,不怕烈日酷暑,不怕風霜雨雪。它那花崗石造就的身軀,經(jīng)受得住任何嚴峻的考驗。
周邊喧嘩的人群,不會分散它的注意力;遠方美麗的風景,不會轉(zhuǎn)移它的視線;匆匆而過的少男少女,不會迷惑它的眼神。
啊,第41號界碑,永遠筆直地站立著。它站在日月星辰之間,站在蒼茫大地之中,站在神圣的邊界線上。
套娃,美侖美奐的俄羅斯傳統(tǒng)工藝品。
滿洲里俄羅斯套娃廣場,是中國唯一的以俄羅斯套娃為主題的藝術(shù)廣場。幾十萬平方米的廣場衍生出一個個風姿綽約的蒼原少女。
套娃,是一種穿越邊界的美麗,是一種歲月不老的青春。主題廣場上的主體建筑,是一個30米高的大套娃。而大套娃的周圍,又是錯落有致的大大小小的俄羅斯套娃。
廣場里的套娃活起來了,一群穿著俄羅斯民族服飾的姑娘,在盛大的節(jié)日里跳起歡樂的民間舞蹈。那柔和的樂曲,為她們送上古典的夢幻。
人群中有幾對異國情侶,一方是中國人,一方是俄羅斯人,或者一方是中國人,一方是蒙古國人。他們常常在漫步中停下來擁抱,在陽光下演繹著浪漫的愛情故事。
這些異國情侶,多想像套娃那樣,永遠留在廣場里,留在微笑里,留在青春的時光里。
啊,邊境線上的套娃廣場,你是一首抒情詩,一支歡快的民間樂曲,也是一個催生愛情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