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wèi)紅/江蘇省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
事件一:2016年9月9日,周五下午三點學生放學后,學校教師在報告廳參加慶祝教師節(jié)活動。下午三點半左右來自徐州的以盧某為核心的睢寧學生和以高某某為核心的豐縣學生在校外學生街相約打群架。據(jù)了解,兩個地方的學生互相看不慣對方。2016年9月8日,盧某提出和平單挑,高某某因為聽說盧某練過散打,不肯單挑,提出9月9日放學后去外邊打,并說:如果不去,睢寧的都是孬種,是孫子。2016年9月9日下午三點學校放學后,雙方到校外。高某某糾集了豐縣、沛縣的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盧某也約了睢寧老鄉(xiāng)一同前往。雙方動手,后因其他學生及時報警才未造成嚴重后果。但盧某和高某某等人受到了學校的嚴肅處理。
事件二:2015年10月20日學生錢某某和隔壁學校沈某某在QQ聊天時產生矛盾,據(jù)了解,雙方矛盾是因為一個女生陸某某引起的,兩人都認為陸某某是自己的女朋友,互不相讓,后錢喊上本班一名同學以及其他學校多名同學前往沈所在學校,準備給沈“一點顏色看看”。幸虧沈所在學校老師發(fā)現(xiàn)及時,打架才未遂。
(1)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尚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等職業(yè)學校普遍招生比較困難,為了招到學生,中職校甚至不考慮學生的中考成績,這導致生源質量明顯下降,整體素質偏低。有些學生甚至初中都沒有念完,更有甚者是在初中學校因打架等行為而輟學的。這些學生有的“哥們義氣”思想比較重,事不關己,但卻為了哥們挺身而出;有的因“談戀愛”爭風吃醋而“火拼”。這些都表明他們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學校管理防范措施不到位,教師重技能輕德育、重管理輕教育。很多中職校在“就業(yè)為導向”的理念下,重視學生技能的練習和提高,忽視看不出明顯效果的德育。校園安保、宿舍管理等工作中存在漏洞,不能及時制止、預防校園暴力的發(fā)生。有些教師在教育管理學生的時候比較簡單粗暴,平時不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一旦學生發(fā)生什么問題,就在德育量化考核中進行扣分,缺乏師生間的相互探討和情感交流,忽視中職生的個性,造成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隔閡。
學校要擺正德育和技能的關系,落實德育地位。同時要嚴格學校的懲戒制度,不能因為學生是未成年人而一味進行“說服教育”,如果學生違紀了,學校處罰不到位,等于是在姑息和縱容違紀行為。學校只有嚴格懲戒制度,才能有效降低校園暴力的發(fā)生。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培養(yǎng),往往比課程教學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它對學生的知情意行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中職學校應當營造優(yōu)良的校風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建設美化、凈化、綠化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優(yōu)美、恬靜、整潔的校園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情趣、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理。在校園文化中注入企業(yè)文化的元素,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奉獻敬業(yè)。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和消除學生的暴力傾向。雖然目前有些學校已經(jīng)開設了心理健康咨詢室,但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一種擺設。學校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安排心理輔導教師,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提高學生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從而預防和避免學生暴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3)強化法制教育,提高學生守法、護法的意識。中職學校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究其根源還在于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缺乏,不懂得用法去約束自己。學校應增設法制課,邀請法制副校長等以校園暴力案例說法,達到教育、告誡、指導與約束學生。同時學校要組織法律知識競賽以及組織學生參觀少管所、旁聽庭審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利用法律解決矛盾沖突的道理,提高守法、護法意識,從而預防校園暴力的發(fā)生。
(1)榜樣示范法。中職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的關鍵時期,中職生往往有從眾傾向,尤其容易受關系親密的同伴的影響。同伴的影響是近距離的,不可替代的,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最有效的,最深遠的。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培養(yǎng),通過樹立正面典型,構建道德榜樣。
(2)開展關愛教育。中職生基本都是中考的失利者。中職教師要多去肯定和賞識學生,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在愛的關注下遠離校園暴力。
(3)加強責任感教育。暴力行為是一種自私、無責任的行為,教師應該加強對中職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通過落實學生職責,樹立榜樣、推行愛心等形式培養(yǎng)中職生的責任感,從而減少暴力行為的發(fā)生。
(4)把理解和溝通作為有效德育的前提和條件。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學生和老師之間不進行有效溝通,相互不理解,學生不信任老師,則學生遇到問題就不愿和老師溝通,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這就增加校園暴力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