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妹
摘 要:語文是高中教學中較為重要的基礎性科目,文章的閱讀更是占據(jù)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大多數(shù)時間。高中語文課文涵蓋類型廣泛,有說明文、議論文、人物傳記、散文等多種文體類型,其中散文幾乎占據(jù)了高中語文教材的半壁江山,因此散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但近年來,語文教學課堂越來越程式化,學生對散文的閱讀興趣隨之減小,使教學質量以及學生閱讀水平得不到明顯提高。因此,對現(xiàn)存的問題做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對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散文閱讀;高中語文;教學
從一定角度來講,散文是與小說以及詩歌等并列的文體,但又與普通的議論文、說明文等文體有所區(qū)別。散文形式靈活、自由,記錄并表達了作者在生活中最為真實的情感。高質量的散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將學生帶入作者的情感當中,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散文情感主線。此外,散文閱讀可以使學生的思想以及其看待世界、事物的價值觀得到升華。但在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影響閱讀教學的因素,由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問題所在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提高語文散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一、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
1.散文閱讀教學存在盲目性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所改變,很多高中學校緊跟改革步伐,開始實施一些所謂的“新”教學措施,忽略了在教學改革中存在的盲目性。例如,在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盲目設置更多的問題來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教師對語文教材中的散文提出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反而割裂了教與學。這樣不僅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閱讀思路,而且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及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起到反作用。在教學中,教與學是不可分割的,教學中存在盲目性,使部分基礎差、閱讀量少的同學得不到發(fā)展,進而也影響了教學質量。
2.散文閱讀教學模式太過程式化
所謂教學模式程式化,就是在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太過于講究原則性,教學模式死板,忽略了散文本身的自由與靈活。很多教師認為教學就是主要通過講課來傳授給學生知識,但在散文閱讀教學中這樣循規(guī)蹈矩的教學方式并不適用,更不符合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要求。太過程式化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對散文的理解產(chǎn)生干擾,不能自主地對散文所要表達的情感進行體會,局限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對促進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的提高產(chǎn)生消極影響,同時使教學氛圍、學習環(huán)境相對枯燥,導致教學質量較低。
3.學生缺乏散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前影響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學生缺乏對散文閱讀的興趣。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的原因有很多,諸如教師忽略學生在散文閱讀中的個性發(fā)展,盲目的教學改革不適合學生發(fā)展以及教師為了擴大學生閱讀量減少教材文章閱讀,一味地讓學生閱讀大量課外文章等。學生閱讀興趣缺乏,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都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影響了學生在語文散文閱讀方面的發(fā)展,散文閱讀的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高。
二、增強散文閱讀教學的措施
1.尊重學生在散文閱讀中的個性發(fā)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集體的發(fā)展,而且也要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其個性發(fā)展。在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前,教師要認真準備教案,要在保證集體學習質量的前提下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如在課堂最后留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性地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并與大家分享心得,這種策略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促進了學生之間的融洽交流,而且可以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2.創(chuàng)建符合散文背景的學習情境
散文不同于其他文體的最大特點在于抒發(fā)了作者的真實情感。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如PPT、視頻、音樂等創(chuàng)建與散文感情背景相符合的教學情境,營造感情氛圍。這樣的策略使教學模式變得更加靈活,不僅可以調動學生閱讀散文的積極性,而且將學生置身于作者的感情與意境中,加強了學生對散文所表達情感的理解,從而提高語文散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3.將學生當作教學主體,合理引導學生閱讀
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死板地教,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如何理清散文的情感思路,如何辨別抒情的寫作手法,指導學生在閱讀時要注意勾畫出關鍵詞句,并注重對優(yōu)美語句的積累,從而引導學生高效閱讀。在高中語文散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摒棄老套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散文閱讀教學變得豐富有趣,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在學會如何閱讀與鑒賞文章的同時提高寫作
能力。
散文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學會有技巧的閱讀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形式多樣、靈活的教學手段,摒棄老套的教育方法,正確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情感主線,注重文章的思想表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散文閱讀能力,同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完善的
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年軍.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散文閱讀的開展方法[J].學周刊,2018(16):123-124.
[2]嵇云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中國教育學刊,2015(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