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這幾年,閱讀經典名著日見重視,小學經典閱讀的方法正呈多樣化,“閱名著、誦經典”的理念在各學校也為之勃然大興。確實,在高年級中開展“閑讀經典”的閱讀活動,是激發(fā)小學高段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廣度;厚度;閑讀;習慣
低段教學語文閱讀時,很喜歡——“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是史斯克蘭·吉利蘭的詩,是美國人民最喜歡的詩歌。孩子在教師、媽媽的指導閱讀下語文知識逐漸豐厚起來,如今孩子升上高年級,我更喜歡用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這句話來激勵孩子學習:我能成為今天的我,一定和名著有關。是呀,成功與經典絕不是陌路人。著名作家畢淑敏談兒時的名著閱讀讓她受益匪淺,“那時的閱讀給了我一生重大的影響,有點像你們吃進去所有食物,然后化為你們身體成長的養(yǎng)料一樣。我們心靈也需要成長,也需要養(yǎng)料,所以,我們需要去讀那些被千百萬雙眼睛甄選過的,已經流傳了幾百年的,被證明是當之無愧的經典?!贝_實,經典作品猶如一棵棵繁茂的大樹,過濾著浮躁、喧囂、虛無的沙塵,深茂的根系汲取著宏大、高尚、開闊的精神營養(yǎng),讀經典名著不僅有效提高語文素養(yǎng),更能提升自我,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據此,這幾年,閱讀經典名著日見重視,小學經典閱讀的方法正呈多樣化,“閱名著、誦經典”的理念在各學校也為之勃然大興。確實,在高年級中開展“閑讀經典”的閱讀活動,是激發(fā)小學高段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育孩子成為終身的閱讀者就是我們?yōu)閹熣咦畲蟮呢熑巍D敲丛趯⒆拥慕浀涿喿x教育中我們該如何引領?如何讓他們“閱成習慣”呢?
一、 廣度閱讀,讀出厚度
眾所周知,小學高段語文教材編排了許多名著閱讀,目的就是讓小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廣泛閱讀,增強語感,豐富語文涵養(yǎng),最終提高讀寫能力。讀名著,對于快頻道的網絡時代,別說小孩,就是大人也會感覺生澀。所以,引導上一定要遵循三個原則:“易”讀,“趣”引,“厚”讀。讀名著,要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五年級學生剛剛比較系統(tǒng)地接觸經典名著,內容多,篇幅長,加上難以理解的一些文言文話語,如果要求他們閱讀原版著作,勢必挫傷積極性。所以,起初,教師應向孩子們推薦完全是白話文的作品,而且選擇一個一個故事類的作品,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后方與原著進行對比閱讀。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一點的閱讀基礎,讀書僅僅是停留在理解內容上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厚”度。經典名著之所以在歲月的洗禮中仍熠熠生輝,是因為他的宏大,豐厚而精華、妙趣,名著中呈現(xiàn)出的廣博知識是無窮的。教學中,不妨多策劃一些閱讀小活動。下面是我談談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名著富有實效性的實踐做法。
(一) 聽經典故事
著名評書藝術家田芳播講的《三國演義》形象生動,比如“曹操割須棄袍”,將一代奸雄曹操如喪家之犬的狼狽形象刻畫得精彩幽默,我播放給學生聽,大家忍俊不禁,特別愛聽。有空的時候,舉行個名著小小故事會,學生上臺講故事,臺下學生聆聽,聆聽者有時候又補充敘講,大家爭先恐后領略精彩場景,這形成了名著加油站。
(二) 說名著中的成語
四大名著中積聚了我國古典文化中的精髓,包含著許多成語。如“鞠躬盡瘁”一個成語就來自故事《出師表》,這個詞表現(xiàn)諸葛亮為蜀國殫精竭慮的高風亮節(jié)?,F(xiàn)在用這個詞歌頌為人民事業(yè)無私奉獻的人。如出自《水滸傳》的成語:半斤八兩、不打不相識、不成器等。出自《三國演義》的樂不思蜀、望梅止渴等,在閱讀中收集成語故事,同學們也就樂不思蜀了。
(三) 猜名著中的歇后語
學生最喜歡名著中的歇后語,我常常讓學生收集背誦,鼓勵他們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上去,增強作文的感染力,獲得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度龂萘x》形成很多由著名故事和人物構成的歇后語。例如,“火燒赤壁”中的苦肉計: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端疂G傳》的林沖誤闖白虎堂——單刀直入。學生習作中正確運用到歇后語的,我都給予表揚鼓勵。
(四) 賞名著中的人物
名著中都有別具一格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魯濱孫的智慧樂觀,頑強生存,孫悟空的高強本領、除妖降魔,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據統(tǒng)計,《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的人物達1200多人,我們耳熟能詳的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孫權等都過目不忘。我引導學生讀自己喜歡的人物描寫片段,隱去人物姓名,讓其他學生猜一猜人物姓甚名誰。讓學生分別說說自己最欣賞的人物,為什么欣賞,特別欣賞他的哪一點,作者是怎樣寫出他的這個特點的。這樣,有些學生可以對書中人物如數家珍了。
二、 閑讀經典 閱成習慣
一直欣賞林文寶教授對閱讀的那一段獨到詮釋:“閱讀的本質是一種互動,一種休閑和游戲,是一種盲人摸象式的探索與嘗試,更是一種終身的本能行為或閱讀習慣?!奔毤氀心チ纸淌谶@段感言,我們不難得出,兒童的閱讀其關鍵在于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或者說兒童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閱讀方法的嫻熟、閱讀時間的把握,要靠“大人”來引領。
閱讀就要保證閱讀時間,教師引導家中利用課余假期有計劃步驟開展讀書活動。語文教師每周抽一節(jié)課時間。帶學生去圖書館開展課外名著閱讀。
其實,當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具備了一定的鑒別和選擇能力時,我們往往清楚這并非意味著他們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還有必要在學生日常的課外閱讀指導中,通過一定的“強制”,使學生達到“知行合一”。
指導我們的孩子閑來讀經典,讓閱讀名著成為他們畢生的好習慣,這是我們每一位教育者致力要做的。我相信,伴隨著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在書的海洋中感悟到更多的人生故事。
作者簡介:
黃鏝儒,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廣西百色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