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霞
摘要 目的:探究手術室護理層級管理在臨床實踐應用中的效果。方法:選取在醫(yī)院工作的護理人員26名,隨機平分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護理層級管理,觀察并比較效果。結果:觀察組理論知識評分和操作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醫(yī)生、患者和護理人員自身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手術室護理層級管理措施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可以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操作能力,對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層級管理;臨床實踐
手術室是醫(yī)院為患者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yī)院中重要的技術部門[1]。本次研究以我院手術室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對比常規(guī)護理管理措施與護理層級管理措施在手術室護理人員臨床實踐應用中的效果,現在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7年3 -11月選取護理人員26名,本科17名,大專9名;年齡24~ 45歲,45歲2名,40~ 43歲2名,30~ 38歲2名,24~ 29歲20名;男7名,女19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3名。對照組男4名,女9名;年齡24~ 45歲,平均(30.4±3.5)歲;本科8名,大專學歷5名。觀察組男3名,女10名;年齡24~45歲,平均(29.7±3.7)歲;本科9名,大專學歷4名。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和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管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護理層級管理措施:①要以護士長為核心,建立護士長一責任組長一專科組長的3級管理體系,在護士長定期檢查的基礎上施行責任組長、??平M長抽查制度。②應當由責任組長帶領??平M長對護理人員進行檢查,并將在檢查中發(fā)現的安全隱患進行記錄,在進行分析、整理后統(tǒng)一交給護士長,在共同進行分析后制定相應的對策。③在對策制定后,應當在每周的早會上向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傳達,并監(jiān)督其落實程度,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以督促護理人員能夠以較高的質量完成護理工作。
觀察指標:①理論知識水平:采用自制的理論知識考卷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考核,考卷的內容以手術室護理相關知識為主,共10項,每項10分,分數越高表示理論知識水平越高。②實踐操作水平:南護士長根據兩組研究對象的日常表現進行評分,采用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實踐操作水平越高。③護理滿意度:采用不記名問卷的形式對醫(yī)生、患者和護理人員自身進行問卷調查,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種評定指標。
統(tǒng)計學方法:基于統(tǒng)計軟件(版本:SPSS 19.0),建立試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例(n)、率(%),通過X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通過(x±s)的形式表達,組間比較基于t檢驗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理論知識和操作評分比較:觀察組的理論知識評分和實踐操作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醫(yī)生、患者和護理人員自身對護理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層級管理是指在管理的過程中,對每名成員的職責、權利進行明確規(guī)定,使所有成員都能夠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嚴格按照組織程序進行工作的管理模式[2]。
本研究結果的原因在于,常規(guī)的管理模式中各級人員需要兼顧多種職責,工作類型繁雜且不科學,這就導致了護理人員要顧及的方面很多,嚴重分散了護理人員的精力,從而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而護理層級管理能夠綜合各級護理人員的優(yōu)勢,顯著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使其能夠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身的作用,以達到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最佳效果[3]。
綜上所述,利用手術室護理層級管理措施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可以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操作能力,且對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臨床實踐應用效果較好,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黃履芳.分層級護理管理在基層醫(yī)院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7,38(6):739-740.
[2]董雪蘇.開展層級管理對提高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40.
[3]柴艷紅.手術室專科組長負責制在護士層級管理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5):21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