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李新麗 但曉宇 趙啟波
摘要 目的:檢測呼吸道疾病患者血液中肺炎支原體與肺炎衣原體感染情況,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體分布情況。方法: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3385例,分別采用被動凝集法檢測肺炎支原體抗體,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肺炎衣原體抗體。結果:肺部感染患者與非肺部感染患者相比,均以肺炎支原體陽性感染率最高。兩組比較,肺炎支原體陽性率與肺炎衣原體陽性率以及同時感染兩者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是呼吸道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尤其在肺部感染包括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檢出率較高,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率高于肺炎衣原體。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臨床醫(yī)生早期鑒別診斷肺部感染,特別是這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提供有意義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呼吸道到感染;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
呼吸道感染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常常可南多種病原體引起。肺炎支原體(MP)和肺炎衣原體(CP)作為主要的病原體,常常引起肺部感染,包括非典型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文回顧了本院過去1年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通過對肺部感染患者和非肺部感染患者MP和CP檢測陽性率的統(tǒng)計,探討呼吸道疾病中MP與CP的感染分布情況。
資料與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3385例,對其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試劑與方法:采用經(jīng)典的明膠顆粒凝集法原理檢測MP。利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CP。各項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者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MP與CP感染情況統(tǒng)計:338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陽性446例(13.2%),CP陽性122例(3.6%),MP和CP同時陽性74例(2.2%)。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陽性感染率最高。
肺部感染患者(包括支氣管肺炎,左肺及右肺肺炎)MP與CP感染情況統(tǒng)計:3 385例患者中診斷為肺部感染患者1287例,其中MP陽性319例(24.8%),其中CP陽性96例(7.5%),MP和CP原體同時檢測陽性60例(4.7%)。
非肺部感染患者(包括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等)MP與CP感染情況統(tǒng)計:3 385例患者中診斷為非肺部感染患者2098例,其中MP陽性127例(6.1%),其中CP陽性26例(1.2%),MP和CP同時檢測陽性14例(0.7%)。
肺部感染患者與非肺部感染患者相比,均以MP陽性感染率最高。兩組人群比較,MP陽性率與CP陽性率以及同時感染兩者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汁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MP是人類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肺炎支原體的感染近年來呈現(xiàn)上升趨勢,已超過了傳統(tǒng)的典型性病原體(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MP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引起以肺間質(zhì)病變?yōu)橹鞯募毙苑尾扛腥?,是非典型肺炎的只要病原體之一,尤其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率可占到小兒肺炎病例的10%~20%[1],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MP感染無季節(jié)流行性特征,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在流行高峰時,MP引起的肺炎可占到所有肺炎病例的70%~ 80%。
感染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其主要特點是起病較慢,有頭痛、發(fā)熱、咽喉疼痛以及最典型的于咳等癥狀。這些癥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癥狀混淆,靠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往往難以明確診斷,容易誤診,同時也增加了抗生素的濫用。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和胸部X線檢查并不具特征性,若要明確診斷,需要進行病原體的檢查。診斷方法包括病原體培養(yǎng)、核酸檢測等,MP的分離培養(yǎng)是支原體鑒定的金標準,但因培養(yǎng)要求高,生長緩慢,臨床難以常規(guī)開展實驗[2]。核酸檢測對實驗室要求較高。目前國內(nèi)支原體肺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測。
MP感染主要的易感對象為兒童和年輕人,但近年來發(fā)現(xiàn)> 65歲的老年人群發(fā)生的肺部感染,尤其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中有15%是MP引起的,且<5歲的人群也可發(fā)生感染。一般成人感染者癥狀輕微或無癥狀,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MP常引起嚴重的感染,且?guī)Ь鸂顟B(tài)可持續(xù)時間較長。所以在呼吸道感染尤其肺部感染時要特別重視MP感染的檢測。
CP是一種特異性寄生在細胞內(nèi)的病原微生物,能夠引起急性感染,也能導致多種慢性炎癥疾病,也是引起肺部感染,尤其是CAP的重要病原體之一,主要引起非典型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CP是5~15歲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病原微生物,<5歲兒童較少感染CP,但是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CP在<5歲的兒童中下呼吸道感染中也較常見。其感染除與咽喉炎、支氣管炎、哮喘急性發(fā)作等有關,也與急性胸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3]。CP感染呈逐年上升趨勢,流行沒有性別和地域差異性,且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具有散發(fā)和流行交替出現(xiàn)的周期性。感染單純依靠癥狀或者胸片檢測不能做出明確診斷[4]。
CAP發(fā)病率和致死率較高,引起CAP的病原普分布廣泛,南于地域、人種不同,檢出率有所差異。近年來,MP與CP在肺部感染,尤其CAP患者中的檢出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呼吸道感染,尤其肺部感染明顯的患者,盡早明確MP與CP感染,對于臨床診斷疾病,有針對地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我們也看到非典型肺炎中,除了MP和CP感染,還存在一部分病例南其他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為了明確診斷,還可考慮多方法、多病原的聯(lián)合檢測。例如,實驗室現(xiàn)今采用的間接免疫熒光法可以檢測包含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多種病原體的抗體譜,從而更加全面地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80.
[2]Yamazaki T,Narita M,Sasaki N,et al.Com-parison of PCR for sputum samples ohtained by induces cough and serological tests for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J].Clin Vaccine Immunol,2006,13(6):708-710.
[3]Craston JT, Camphell LA, Kuo CC,et al.A new respiratory tract pathogen:Chlamydia pneumoruae.Strain TWAR[J].Infect Dis,1990,161:618.
[4]尹嘉寧,成煥吉,劉麗,等.小兒肺炎衣原體下呼吸道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3):5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