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命題,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gòu)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有機統(tǒng)一,共同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吧鐣髁x,無論從社會理想、社會運動還是社會制度來說,都象征著一種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關的價值訴求,是一種有別于資本主義的價值選擇,有著自己獨特的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nèi)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統(tǒng)攝和支配地位?!?/p>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核和最高抽象,體現(xiàn)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zhì),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方向,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gòu)。在我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價值觀,才能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深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始終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統(tǒng)籌推進學科建設,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德的關系:“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薄皣业牡隆薄吧鐣牡隆薄皞€人的德”,從三個層面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重大問題。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內(nèi)在要求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第一位教育貫徹高校教育教學始終。
美國學者德懷特·艾倫就指出,高等教育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要使學生變得聰明;一個是要使學生做有道德的人。如果我們使學生變得聰明而未使他們具有道德,那么,我們就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危害。”這里,“聰明”說的是專業(yè)知識,“道德”則包括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在德懷特·艾倫看來,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尤為重要,缺失了這一方面的教育,就會給社會帶來危害。這一觀點表明重不重視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個別性的問題,而是涉及辦學方向的本質(zhì)問題。當然,這里說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的具體內(nèi)容與我們所講的不同,但就教育的一般原則而言,這些觀點還是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教育事關“辦什么學”“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培養(yǎng)的人跟誰走”的問題,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始終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高等教育辦學理念,要求高校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核心價值觀成為他們的基本遵循,形成優(yōu)良的校風和學風。
深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首先要落實好、履行好首要責任人的責任。其次要豐富教育形式,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突出主題教育活動重點。近年來,全省高校緊緊抓住抗震救災、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和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重大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nèi)涵和精神實質(zhì)的教育。
加強文化引領,切實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水平發(fā)揮校園文化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培育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成果。近年來,我省高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創(chuàng)新載體、打造品牌,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優(yōu)秀成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大力加強校園網(wǎng)絡文化建設。鼓勵和支持創(chuàng)作具有正能量的校園網(wǎng)絡文化作品,鼓勵班主任、輔導員、德育課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開通微博微信,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網(wǎng)絡工作。加強對校園網(wǎng)管理,引導學生文明上網(wǎng)、依法上網(wǎng),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網(wǎng)絡文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