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貝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血管瘤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頜面部的血管畸形在臨床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血管性病變,其中有低血流量和高血流量之分。在臨床醫(yī)學中,低血流量是指頜面部血流速度較慢,側枝旁路較少,主要是由于毛細血管后靜脈的空腔導致,在醫(yī)學上又稱之為靜脈性頜面部血管畸形;高血流量與低血流量恰為相反之意,患者的頜面部血流速度較快,且有著明顯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以及側枝旁路多等特點。其中的特征是管壁厚度不一,類似于動靜脈的血管腔構成,在臨床醫(yī)學中又稱之為動脈型畸形。作為人體結構中一個重要部位,頜面部維持著人們正常的面部形態(tài)以及正常的牙齒咬合力。隨著醫(yī)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頜面部血管畸形的手術方法也日趨多樣化,人們對術前術后的護理工作的認識性增強,這就給相應的護理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選取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頜面部血管畸形患者64例進行術前術后護理的療效進行對比研究分析。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頜面部血管畸形患者64例,將64例患者隨機分成護理組與對照組,其中護理組患者的年齡范圍18個月~37歲,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低血流量患者17例,高血流量患者15例;對組患者的年齡范圍12個月~37歲,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低血流量患者18例,高血流量患者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分布、性別比例利以及患者病癥類型沒有顯著性差異,對患者的分組事先已經(jīng)征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同意。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管理方式進行術后的相關治療工作,如對患者進行體溫測試,血壓等檢查工作,檢查工作定時展開,但不對患者進行其他相關性的護理工作,但要時刻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以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傷害。
1.2.2 護理組患者,護理工作主要分為手術前、手術中以及手術后三個階段。本研究只對具有重要意義的術前以及術后進行護理工作的研究。
手術前:首先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手術工作的思想準備,鼓勵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消除心理上對手術的恐懼感;其次,在做好手術前相關的檢查工作,如抗生素的過敏性檢查,MRI等;最后要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保證食物的營養(yǎng),以便順利開展手術工作。
手術后:首先,由于患者在長時間的麻醉后,手術的出血量大且手術創(chuàng)口也較大,很容易會引起患者其他器官的損傷,因此,手術后要對患者的器官進行重點監(jiān)測,比如心電圖等儀器。其次,術后使患者平臥位,觀察患者呼吸道的情況,保持通暢,并給予氧氣吸入,應用霧化吸入以減少呼吸道分泌物的產(chǎn)生;然后,注重引流管的護理,注意引流液的顏色、性質(zhì)、量。最后,注意觀察有無面神經(jīng)的損傷,如口歪眼斜等,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指導患者合理進食,如避免咀嚼太硬的食物,避免牽拉住傷口。
痊愈:患者能夠進行正常人生活自理工作,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好,沒有并發(fā)癥以及手術創(chuàng)口炎癥的發(fā)生;基本痊愈:患者基本可以進行生活自理,手術創(chuàng)口恢復一般,但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護理無效:與同期進行護理工作的患者相比,患者手術創(chuàng)口創(chuàng)面出現(xiàn)炎癥現(xiàn)象,并出現(xiàn)并發(fā)癥現(xiàn)象。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計量資料,因此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0.0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計算出相應的x2值,并計算出相應的P值,若P<0.05,則表明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手術后的療效也發(fā)生了一些明顯性差異,如下表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分析 n(%)
從上表中,可以得出在護理組中,32例頜面部血管畸形患者經(jīng)過手術前以及手術后的護理后,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其中患者的整體恢復到良好水平為93.75%,而采用常規(guī)方式進行術后管理的對照組,患者的恢復效果一般,恢復率為78.12%,兩組患者在進行同樣的手術后,恢復率有著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經(jīng)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護理工作對手術能否順利進行以及手術后患者的恢復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正確科學的護理工作下,患者的身體恢復水平以及手術的成功率都有極大的提升。在本研究中,我們探討了頜面部血管畸形手術的術前術后的護理工作,隨著治療頜面部血管畸形的手術方法多樣化,對相應的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則從護理工作的角度觀察了兩組患者的術后的恢復效果,最終得出了經(jīng)過護理工作的護理組,患者手術后的恢復率與對照組患者有著顯著性差異,因此,在實際醫(yī)學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人員要積極開展該項手術的護理,幫助患者盡快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但是本研究在研究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如研究指標較少,患者數(shù)較少且沒有普遍性,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并以此為基礎,對相應的實驗工作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