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對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基于此,新時期我國小學教育要提高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并改進其中所存在的問題,以保證其取得實質性成效。以新時期小學德育所面臨的德育缺乏實踐性、德育教育體系過于分散等問題為出發(fā)點,有針對性地給出了解決對策,希望可以為更多小學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德育;教育體系
小學作為兒童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既是其道德素質、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最佳階段,更是教師幫助他們樹立正確思想觀念的重要時間點。特別是在新時期復雜的社會形勢下,各種新舊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的思維意識。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各學校必須根據(jù)其所處的德育環(huán)境,從根本上增強德育工作,以此來確保德育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佳。
一、新時期小學德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時期小學德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首先,德育缺乏實踐性,德育以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為根本教學目標,重點是要學生“做”,而不只是“學”,但很多小學所開展德育課程過于空泛,理論性太強卻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實踐課程,這不但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反而會使其對德育產生厭煩感,對之后的德育教學將十分不利;其次,德育體系過于分散,小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因此德育工作離不開家庭的幫助,學生的道德品質更離不開家庭的熏陶和影響。但很多學校在開展德育時往往忽視家庭的作用,只要求學生在學校時遵守道德規(guī)范,卻忽視其課外表現(xiàn),這種德育方式自然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1]。
二、新時期小學德育所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強化思想品德課程作用
思想品德課是當前大多數(shù)小學開展德育的最主要途徑,其發(fā)揮著基礎性德育功能,因此,新時期為了提升小學德育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強化思想品德課程的作用,以促使其德育功效在最大程度上得到發(fā)揮,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思想品德課程應培養(yǎng)小學生以下五種基本道德品質:熱愛祖國、關心集體、遵守紀律、誠實節(jié)儉、文明禮貌。這就需要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利用好教材內容,將教材中所體現(xiàn)出的道德觀念和理論傳遞給學生,使其在腦海中形成良好的辨別善惡和美丑的能力,幫助其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2)盡管思想品德課程發(fā)揮著重要的德育作用,但只依靠其開展德育在時間上是遠遠不夠的。對此,小學思想品德教師應加強與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共同找出在各學科中可以滲透德育的機會,例如:A小學三年級某班思想品德教師,為了更好地在學生中貫徹愛國思想,與語文教師合作,讓其在講解《一面五星紅旗》一課時向學生傳達了“五星紅旗代表著我們的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為它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思想觀念,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愛國思想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努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
德育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為了使德育真正發(fā)揮出實質性效果,各小學應努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各小學可以定期組織開展以“提高思想品德”為主題的班級實踐活動,活動可以在校園中進行,由思想品德教師或班干部組織,形式上可以從打掃校園衛(wèi)生、維護校園秩序、感恩老師等入手,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關懷集體的良好品質?;顒右部梢赃M一步延伸到校外開展,需要由思想品德教師或班主任帶領,形式上可以從扶老人過馬路、向路人散發(fā)文明出行傳單、清掃路面積雪等入手,這也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這一類實踐活動應該每學期至少開展兩次,一次校內、一次校外,相互配合來使其德育效果發(fā)揮到最佳;(2)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校園集體活動的機會來滲透德育,例如:在組織全校學生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滲透遵守交通規(guī)則、維護集體紀律的重要性,而學生也將通過活動領悟這些德育內容,并由此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實踐習慣。
(三)構建全方位的德育體系
德育只依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各學校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家庭所可能發(fā)揮出的德育作用,構建起學?!彝ヂ?lián)動的全方位德育體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小學班主任或思想品德教師應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其家庭的實際生活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接下來的德育教學計劃。尤其是對于一些在思想品德上有所欠缺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利用家訪的機會找出使其出現(xiàn)道德問題的原因所在,并聯(lián)合其家長進行解決。例如:某農村小學針對本校學生留守兒童多,所導致的學生家庭德育不足問題,在申請教育部門批準和家長同意后,將學校改成了寄宿制形式,使所有留守兒童學生都能在一起形成一個集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家庭關系缺失問題得到了彌補,并使其獨立生存能力得到鍛煉,效果十分顯著;(2)此外,針對很多家庭開展德育時所存在的專業(yè)性不足問題,教師應利用家訪機會向家長傳達正確的德育方法,糾正其教育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家庭、學校的雙重德育體系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2]。
綜上所述,本文以新時期小學德育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出發(fā)點,集中研究了其解決對策,認為新時期若想使小學德育取得實質性成果,只有通過強化思想品德課程作用、努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構建全方位的德育體系才能實現(xiàn)。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幫助更多小學教師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以此為各小學學生道德素質獲得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田國英.新時期小學德育面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赤子(中旬),2014(2):268.
[2]朱文束.新時期小學德育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4):22-23.
作者簡介:張育元(1979.1—),男,廣東梅州人,本科,一級教師,小學德育方向。